天游峰的掃路人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天游峰的險、高,感受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感受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
1、啟發談活,揭題設疑
板書:天游峰 同學們,剛才我們欣賞的圖片就是天游峰,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老師再寫一個詞:掃路人,在你的心目中大街上的掃路人怎樣?如果在“天游峰”和“掃路人”之間加個“的”,你會感覺這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啊,本文的左掌章武去游覽天游峰時,就對這位掃路人情有獨鐘,今天我們就來走近這位掃路人。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寫了哪兩方面內容?
2、認讀三組詞語,說說讀了三組詞語發現了什么。帶著感覺讀這三組詞語。
3、課文洋洋灑灑幾百字,寫了哪兩方面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險”。
1、剛才通過預習和認讀詞語,我們初步感受了天游峰,現在我們跟隨作者來細細游覽一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文中寫天游峰的語句,讀讀這些語句,想一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帶問題默讀課文,自讀自畫自悟,師巡回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
3、交流:(指名說,相機出示第2節、第7節(第7節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點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天游峰的高、險)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險)“九百多級石梯”,(高,臺階多)“銀絲”、“拋”、“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險)。
②“終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來反襯天游峰的高和險,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會“好不得意”)
③“頂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臺階多,要登上去很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險)
④指導看圖體會。
4、整體出示第2、7兩節(第7節最后一句不出示)。聽課文配樂朗讀,體會天游峰的高、險。
5、齊讀這兩節。
6、天游峰如此高大險峻,臺階如此之多,可是有一位老人卻要天天掃這些臺階——(紅色顯示第7節最后一句)
①齊讀。
②我為什么要倒抽一口氣?(因為天游峰又高又險,老人的工作量很大,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掃路人這樣不怕危險,不顧勞累地掃石階,感到很驚訝!很佩服!)
7、過渡:天游峰很高很險,游人登上山都會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這位老人卻要每天重復做著這樣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老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