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教學設計
第五段(第7節)寫碧螺春以其獨有的特點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5、再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一段朗讀給大家聽。
三、學習課文第一節
1、“碧螺春”這個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把碧螺春的傳說講給同桌聽。
2、學生講述碧螺春的傳說。
3、小結
五、總結課文
今天,我們了解了碧螺春名字的由來,它的采摘、它的制作更有著一道道工藝,要是能親自品嘗一下碧螺春,更是讓人回味無窮。課文同樣以優美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些過程,請大家課后細細品讀課文語言,體會其中的樂趣。
六、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抄寫課后詞語。
七、板書:
17 碧螺春
由來
采摘
焙茶
品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大屏幕播放背景圖,同時播放音樂)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了碧螺春的產地和她的一個美麗的傳說,現在,在這優美的音樂中,你來把這個傳說介紹給大家,好嗎?
2、你從碧螺春的傳說中了解了什么?(香)怪不得古代詩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入出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過渡:碧螺春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香,它的采摘,它的制作,還有一道道嚴格的工序,要是品上一口啊,更是讓人回味無窮,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對碧螺春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二、精讀感悟
1、圖畫再現、走進茶鄉
談話:“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年剛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開始了。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碧螺春的故鄉——蘇州吳縣去旅游一番,看一看碧螺春的生長環境以及它的采摘過程。”(出示錄像剪輯)
。1)“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嗎?你能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來談談你的感受嗎?”
。2)學生匯報。
。3)結合語言材料理解“這是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①從“隨著幾聲嘹亮的雞叫,湖山的早晨醒來了”等語句中感受江南春光的無限美好,指導朗讀。
、趶摹芭快F,踏著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結伴向茶園走去”等語句中體會采茶姑娘的勤勞靈巧和興奮喜悅的心情,練讀。
(4)給這幅圖加上一個名字,并且說說你的理由。
(5)配樂朗讀。
小結:湖山的茶園風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態美、動作美,這一切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江南春光圖。
2、角色扮演、體驗茶藝
過渡:清晨采茶是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入夜制茶更是讓人新奇無比。
。1)自由讀,哪里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根據交流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葉如同一條青龍一下翻飛,煞是好看!保ǔ鍪径嗝襟w課件)
。3)你是不是也能像焙茶手一樣來演一演這些動作,另外請一個同學來為你解說。(學生演示)
(4)從這些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技藝高超)
漸漸地,隨著水分的蒸發,葉芽的顏色變深了,條索纖纖,蜷曲成螺。這時一邊降溫一邊揉捻、搓團,待到茶葉捏攏放開就能自行松散之時,滿屋子已彌漫著濃郁的芳香。引讀:此時的茶葉——(媒體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細而不斷。無怪乎人們稱它為“工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