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海》說課設計之二
四、說教學程序:
依據課文內容和要求,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全文。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學字詞;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熟悉內容。
這里我主要說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步:運用錄象,導入新課。
根據大綱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從整體入手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規律,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請觀看錄象,出現怎樣的景象?
從學生的回答中我總結出:“大海是優美的,是洶涌的,是變化多端的,你看過海嗎?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來一同觀賞煙臺的海的別樣景象。這樣的設計,不但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且明確了學習任務。
第二步:問題引入,抓住要點。
要讓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必須先抓住文章的重點。所以,接下來一步我是這樣設計的:上節課大家已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那么誰能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一下課文內容?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按時間來分,文章可以分為幾段?在四季部分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季節內容?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趨向選擇出相應的部分,而這部分之所以美,就是因為作者在文中深入了自己的情感,是文章的重點,所以這樣以來,我用學生對文章的感性認識抓住了文章要點!
第三步:精講細讀,體會情感
這一環節,是教學重點,我準備用感情朗讀法,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情感!凹热淮蠹覍λ募久谰案信d趣,我們就去看看四季的海各是什么樣的?”我指導學生用“讀—思—議—讀”的方法學習:1、指名讀了解內容;2、思:這一段寫出了海怎么樣?文中哪一句話突出海的特點,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海景的?3、議:根據上面問題,學生展開討論,解決問題。4、讀:哪些地方是作者看見的,誰來讀一下,看能不能讀出海的那種氣勢!這樣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讀后我指導總結,在讀中怎樣才能把海的凝重表現出來?哪些字應重讀!而后再讀,要求讀出海的特點,以此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并在反復朗讀中體會寫作特點。在此,我不忘強調:文中為什么要強調“巨浪?”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即時總結:可見作者在描寫中注意處處抓特點。教學這一部分,我依然讓學生朗讀并要從中體會出:冬天的海凝重,春天的海輕盈,夏日的海浪漫,秋天的海忙碌。指導朗讀技巧,要讀出文章的特色,而后指導學生自己總結出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你在寫作上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從而把學與用結合起來。
”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我還讓學生動手勾畫出文中的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借以復習舊知。最后總結:這一部分作者都用了些什么手法?你有什么收獲?從而達到學以致用。最后再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根據上下文,學生自然明白:為了表達喜悅之情。這樣,老師講述不多,學生已從反復朗讀中體會出了文中的情感!
以這樣的方法教學,充分體現了朗讀教學的優越性,不但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也發展了學生思維能力。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重點,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但這一部分內容淺顯,情感易體會,所以我只需抓住中心句“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币龑W生來理解“畫、背景、舞臺”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說什么意思?為什么?到此我再總結:此時此刻,作者看著煙臺的海不同的景象,激發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為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