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第九課《詞兩首》教學設計
附: 板書設計:
如夢令
日暮 沉醉 愛生活
誤入 藕花深處
驚起 鷗鷺 愛自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學生在理解詞的內容基礎上,在腦海中想象和浮現相關情景,體會詞的意境,感受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唐宋名家名詞導入本課學習。
2、《漁歌子》的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人?
3、簡介作者。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的大意
1、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2、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3、自讀詞,提出疑問。
三、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四、總結升華
1、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熱愛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五、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兩首詞。
附: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教材簡析:
《如夢令》和《漁歌子》都是詞牌名。詞牌是填詞時用的曲調的名稱,它規定某一詞牌的字數、句數、平仄和韻腳。
李清照:南宋第一才女,出生在一個大夫的學者人家,博學多才,精通書畫,擅長寫詞。她的《如夢令》意思是:一次郊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沉醉其中,小船走錯了路,直到了荷塘的深處才發覺。盡管這景色迷人,由于時間很晚,還是急著尋找歸路。慌忙而快速劃船的聲音在靜夜里格外清越,驚動了棲息的沙鷗白鷺,一邊鳴叫,一邊撲騰著翅膀飛起來。這時,人聲,鳥聲,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情趣橫生的意境。請大家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想象一下,夕陽的余暉,清清的池塘,嬌美的荷花,驚飛的鷗鷺,爭渡的船只……可見,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是多么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