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討論,交流:
(1)(第一句)比喻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人生追尋理想,就像弟子們在麥地里選取最大的麥穗一樣。(人生哲理)
(2)(第二句)這里的“麥穗”指的就是出現在眼前的機遇。理解“麥穗”和“時機”的關系,“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及時采摘;“有的人則東張西望”,“錯失良機”。(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
(3)(第三句)重點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
①“最大的追求”指的是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眼前的一穗”指的是前面的“顆粒飽滿的‘麥穗’”,即出現在眼前的機遇。(板書:遠大的理想 眼前的機遇)
②為什么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人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現的機遇,實實在在地完成好當前的任務,這樣就不會錯失良機,一事無成了。)(板書:追求 把握)
③ 誰來聯系生活實際,舉事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正、反兩方面事例)
【本課揭示的是深刻的人生哲理,對于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弱的同學來說,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幫助他們加深理解。】
4.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遠大的理想,但更需要腳踏實地,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做好每一件事。這樣,一穗一穗地積累起來,你一定會有許多收獲。
5.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讓我們記住這段話——讓我們用這段話激勵自己——(學生反復誦讀文章蘊含的道理)
(五)、延續中心,盡情書寫
1.關于機遇,老師這里有兩則名言送給你們,請你讀一讀。
課件出示: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
——達爾文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爾扎克
2. 我看很多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你們肯定也能創作許多有關機遇的名言,快把它寫下來吧!(播放音樂,學生寫)
【凡人凡言,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創作有關機遇的名言,這是一種自己對人生道理的詮釋,一種精神的提升,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經受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兩大洗禮,切切實實地提升了語文素養。】
3.交流,師生評價。
4.大家都說得這么好,可見你們真聰明,個個都是最優秀的。蘇格拉底臨終前曾留下一句名言:最優秀的人其實就是你自己。這句話與同學們共勉。讓我們去尋找心中那一顆——最大的麥穗,做最優秀的自己!
5.課文已經學完,但我們對于機遇的思考仍在繼續,請看課后作業。
課件出示:
學習了《最大的麥穗》后,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將自己的感受用“讀后感”的形式寫下來,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我手寫我心”。學完課文,相信學生對文中所蘊含的道理有了深刻的理解。這個時候,讓他們寫出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個性,這一做法既務實有效,又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