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下語文教案——16、最大的麥穗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2、學會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雖然……但……"、"即使……也……"造句。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從弟子們在麥地里尋找最大麥穗的動作中去感受弟子們的內心,從弟子們最后一無所獲和蘇格拉底的教導中分析弟子行為的失誤原因。最后去領悟出其中的做人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中設計蘇格拉底的圖片和課文中的相關文字。文字詳見備課中有底紋底句段。
【預習導航】
(1)讀幾遍課文,盡量做到正確通順。 (2)對不理解的詞語可通過查字典等辦法解決,對不理解的句子做個記號。 (3)通過網絡、圖書和請教別人,盡量多了解一些關于蘇格拉底的情況,并概括的寫下來。同時了解一下世界的文明古國有哪些。
【教學過程】
一、凸顯導入趣味點,樂學新知
同學們,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時候,也就是離現在約2400多年的時候,在古希臘,則出現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他被譽為是“人類的導師”。
多媒體出示:蘇格拉底圖片 師: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蘇格拉底,說說他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板書)最大的麥穗,就是講關于蘇格拉底的一個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走近蘇格拉底。
二、突破自學障礙點,順暢閱讀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提高一些朗讀的速度。 2、把自己最喜歡的或感覺自己讀得最好的一段讀給大家聽聽,要求讀得正確通順,其他同學仔細聽,然后發表評價。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順清脈絡
1、引導學生談談初讀后的想法:同學們,這是一個發生在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老的故事,值得慶幸的是,兩千多年以后,老師和大家又讀到了這個故事。老師很想先聽聽你讀了這個古老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想法。
2、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要想深入地理解課文,要想談出自己深刻的感受,必須要能夠提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問題可以將我們的思維引向深入。下面再仔細讀讀課文,看誰能提出真實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3、引導學生提問,并將問題歸類提要式地寫在黑板上。
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1)弟子們尋找最大麥穗時的所作所為到底有沒有可取之處?(2)周圍到處都是大麥穗,弟子們為什么到頭來兩手空空?(3)為什么說最大的一穗就是剛剛摘下的?(4)這個故事,到底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師:同學們,這些問題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讀書、思考、討論,教師的指導等。)其實,真正把課文讀懂,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的。
5、引導劃分課文段落。
四、精讀一部分,品讀感悟
1、蘇格拉底給弟子們提出了什么要求,請讀一讀。其中的要點是什么?(師:我們讀書聽話都要抓住要點)板書:一個、最大、只許……不許……
指導朗讀蘇格拉底說的話(多媒體出示:“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要清楚地表達出其中的要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