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麋鹿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 說說“傳奇”的意思。
(3)為什么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后來竟銷聲匿跡了。第二,1865年后。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 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并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系 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配樂朗讀第二、三段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3、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內容的要點,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教學難點:
1、復述課文。
2、讓學生在了解麋鹿的傳奇經歷的過程中,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二.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河灘涂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插圖說說對在 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為什么說大風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土地廣闊、氣候溫暖、林茂草豐)
4.通過課文的第二、三兩段的描寫,我們對麋鹿已經有了比較全面充分 的了解,作者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的朗讀的一段。
三、課堂練習
1.出示課文后第5題:默讀課文要點,再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 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2.交流復述方法。
(1)結合插圖,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 紹它的體型及生活習性。
(2)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它的經歷。
3.練習復述。
(1)同桌互相復述。
(2)舉行“大風麋鹿自然保護區講解員”選拔賽。
(3)師生評選。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
3、收集國家級保護動物的資料并開展活動。
板書設計: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回歸故土
教學后記:
交流完麋鹿的傳奇經歷,同學們非常激動,有著對清王朝腐敗的痛心、對八國聯軍的憤怒和對現在強盛的中國涌起的自豪。我用上一備的教案:是啊,麋鹿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可是為什么我們花那么多的精力與金錢保護這些動物呢?有什么價值呢?學生們說的很多,鞠夢杰(他是我們班上語文成績最差的)的手也高高地舉了起來,我請他起來說說。他說:“這一切就是為了生態平衡。”多么精練的語言,我情不自禁伸了大拇指,他的臉上有了自信的笑容。我照著一備教案上給的關于生態平衡的話接著補充。我看到了一個個同學憂慮、難過的表情。維護生態平衡已深入他們的心中。此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我們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僅僅是為了教教材。語文是一個大雜燴,有聯系的很多很多,讓語文課堂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才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上課的目標。另外,集體備課還是好處多多啊,感謝一備老師的精心設計,才讓我們借鑒得精彩,連鞠夢杰的表現都讓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