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冀中的地道戰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平原。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是打擊敵人的重要戰場。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爭進入困難時期,日偽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利用地道與日偽軍進行斗爭。民兵依托地道,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在多次戰斗中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條理。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艱難的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智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1)指名讀,齊讀。
(2)會認字:強調“廁”是平舌音,“棘”不要讀成“辣”。“任”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rén,另一個讀音是rèn。
(3)會寫字:注意“妨”的部首是“女”,不要寫成“纟”;“栓”的部首是“木”,不要寫成“扌”。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自然段)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自然段)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自然段)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