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訓練:燒不壞的手帕
險”。于是,學生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個手帕燒不壞的有趣實驗,是科學知識發揮了神奇作用
。
三、列作文提綱:
1.學習課文習作提示的第二部分,明確提綱的內容和順序;
(按提問題——做實驗——出奇跡——明原因四步來寫)
2.學生列作文提綱。
3.指名交流,全班評議。
4.學生修改提綱,完善提綱。為下節課習作做準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2.部分學生讀自己的作文,然后進行評議,評議后修改作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上節課學生列得比較好的提綱,讓學生討論:這個提綱好在什么地方,寫作時重
點寫什么?
1.出示提綱:(投影片出示)
燒不壞的手帕
第一段:提問題。教師在實驗前提了什么問題?
第二段:做實驗。
①教師實驗準備。
②教師演示實驗(教師的動作、實驗的變化)
②學生觀察實驗(學生的言行、神態及心情變化)
第三段:出現奇跡。實驗結果出現什么奇跡,師生的反應怎樣?
第四段:明原因。師生共同說明原因。
2.學生討論。
3.反饋學生討論情況,師生共評,學生進一步修改提綱。
二、學習“習作提示”的第三部分,明確寫作要求。(不光
寫實驗時的驚奇、詫異、緊張、興奮的心情,還要寫實驗前后老師、同學的動作、語言神
情)
三、放手試寫全文,教師對習作基礎差的同學進行指導。
四、組織交流。
1.指名讀完成的初稿,師生共同講評。
2.引導學生分別就實驗的經過和自己的感受寫具體,就是否寫出師生的言行、神態及心情變
化等方面發表自己的建議。
3.學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見——自己再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