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歌教案(第二課時)
一、齊讀兩節最后4行詩句
二、細讀第一節,理解詩意
1、思考:該以怎樣的語氣讀第一節?自由朗讀第一節。
2、指名朗讀第一節,同學評議。
3、四人小組討論各自讀懂之處。
4、出示:“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思考:(1)“你”指誰?為什么用第二人稱?
(2)“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說明了什么?長江的發源地、入海口分別是哪兒?
(3)“春潮是你的風采”“驚濤是你的氣概”讓你懂得了什么?
5、討論、交流
(1)第二人稱顯得親切
(2) 發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東海。
(3)長江充滿生機,氣勢磅礴。
6、你從這節哪里感受到了長江“無窮的源泉”、“母親的情懷”?
師: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流向祖國的最東部,說明她是無窮的源泉。長江像母親一樣“哺育各族兒女”,又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挽在胸前,讓它們緊密聯系在一起,永不分離,說明她有母親的情懷。
7、練讀第一節
⑴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⑵“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應怎樣讀好它?
小結:第一節主要從地理特點的角度描寫長江,歌頌長江一瀉千里,滋潤兩岸的氣概。人們生活在江邊,一切都靠他。現在,開發、利用長江 ,他給了我們無窮的資源,所以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有母親的情懷。這首抒情詩,詩人用高度的藝術概括,采用形象、凝練的語言,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長江如同黃河一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
三、細讀第二節,理解詩意
1、各自有感情朗讀第二節
2、四人小組討論各自讀懂之處。
3、出示:“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走去,濤聲回蕩在天外。”
思考:①你從“你從遠古走來” “你向未來走去”中明白了什么?
②“巨浪蕩滌著塵埃”中的“塵埃”指什么?
③你從“濤聲回蕩在天外”中體會到什么?
4、討論、交流
①“遠古”是指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②這塵埃指的是歲月的塵埃。能舉例說明嗎?(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間的絕對服從禮制,……)
師:正是淘汰了這些不適應社會發展的塵埃,才使得新的社會、新的時代不斷產生。社會在更新,時代在發展,這一切,長江一一見證了。
③長江充滿力量,無所畏懼地勇往直前。大家聯系第1節,長江的這種精神、這種力量也就是長江的 風采、氣概
5、現在你明白“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的意思嗎?長江氣勢宏偉,勇往直前,勢不可擋。它能推動一個時代嗎?怎樣推動?
師:寬闊的長江波浪滔天,向東滾滾流去,經過我國十一個省市流入東海。大江兩岸矗立著一座座現代化的建筑,像武漢、重慶、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國特大型城市。是啊,在長江的孕育下有了華夏文明,在長江的滋潤下,祖國面貌日新月異。長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無窮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