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語文復習資料(蘇教版)
5、背誦13、14自然段。
練習3
1、前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當我們的草稿寫好后修改的好方法是放開聲音去讀你的草稿。正如老舍先生說:我寫作中有一個竅門,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給別人聽(聽不聽由他),看念得順不順?準不準?別扭不?邏輯性強不?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頭說說看看。
2、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我國小學生的生命財產、合法權益隨時都國家法律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就是專門為保護我們少年兒童而制定的法律。
3、《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啟示我們:成才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離不
開親人朋友的關心,因此,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12、姥姥的剪紙
1、(心靈手巧、樂于助人)的姥姥
2、表達了“我”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之情。
3、剪紙是我和姥姥之間情感聯結的橋梁。
4、課后第4題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時間長,長年累月的練習使姥姥技藝嫻熟。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只要肯花時間,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5、背誦12、13兩個自然段。
13、牛郎織女
1、《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表達了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四大民間故事:《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
3、民間故事:指群眾集體口頭創作,口頭流傳,并不斷地集體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4、(心地善良)的牛郎 (心靈手巧)的織女
(心狠手辣)的王母 (知恩圖報)的老牛
5、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4、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作家劉成章寫的一篇抒情散文,贊美黃土高原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2、課文按“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的順序呈現出“靜—鬧—靜”的表演過程。
3、“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場面;好在鼓聲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騰騰的擊鼓后生;好在變幻的舞姿。
4、“一聲渺遠的雞啼”表現了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5、背誦課文12-16自然段。
6、課后習題4:“好一個安塞腰鼓”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4次,著力強調,充分感嘆,從強烈與視覺感受,到聲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動作,再到心靈的搏擊,層層深入,寫出了安塞腰鼓的獨特激情。
練習4
1、課外俗語:
(1)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2)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說一方話。
2、當自己被別人誤會時,態度要冷靜、誠懇,要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對方說清楚。解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2)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體部分,要針對誤會說明原委;(3)怎樣解釋,也就是解釋要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時機。
3、背誦俗語及成語(練習四)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贊揚了柳樹偉大的生命力,表現了作者的敬畏和贊頌之情。
2、作者陳忠實,作品有《信任》、《白鹿原》。
3、有關“柳”的詩句: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唐 賀知章《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