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評析:《最大的麥穗》課堂實錄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自儀征漫網(wǎng) 點擊數(shù):103案例評析:《最大的麥穗》課堂實錄
(江蘇銅山 孫建鋒)
師:古希臘堪稱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那里曾誕生過許多世界級的哲學大師,蘇格拉底便是其中一位。讓我們跨越時空的隧道,走近大師,領(lǐng)略他的風采,共享他的智慧。請打開課本,我們一同分享《最大的麥穗》帶給我們的愉快的精神之旅。(板書:“最大的麥穗”)我相信你們經(jīng)過反復練習,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約七八分鐘后,學生自由練習把課文讀了三遍。)
師:請大家推薦一位平時讀書最棒的同學朗讀課文。(一位女同學毛遂自薦,面帶微笑地站起來。)
師:你就是咱們班讀書最棒的?!
生:是呀!(她搖動著兩條羊角辮,顯得信心十足。)
師:你很有自信!現(xiàn)代人就需要充滿自信,自信的本身就是一種實力。相信你一定能把課文讀好。(生讀課文1—5節(jié),讀得有聲有色。)
師:課文的第6節(jié)將留給平時讀書機會較少的同學朗讀。(“唰”地站起來五位同學)
師;你們很誠實,也很勇敢。表面上看來讀書機會是老師給予的,實際上是自己爭取的,希望你們珍惜自己爭取的讀書機會。(站起來的學生都讀得很投入,很賣力氣。)
師:課文還剩最后一節(jié),這次讀書的機會還剩下一次,如果你愿意就請站起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一時間,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站起來,頓時,教室內(nèi)書聲瑯瑯。)
師:經(jīng)過四遍讀書的練習,你們已經(jīng)能夠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下面請你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明白了些什么?(同學們仔細地默讀課文,邊讀書、邊思考、邊圈畫。教師也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讀書活動之中。)
師:請你們自由交流各自的讀書體會,好嗎?
生:我從中體會出一個道理:時間一去不回頭,機會失去難挽留。我們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機會。
師:體會得很準確。
生:課文啟示我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把握住現(xiàn)在,就掌握了未來。
師:好一個“把握住現(xiàn)在,就掌握了未來”,你樸實的話語中蘊涵著深刻的道理。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麥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個最高的理想,猶如在麥地中尋找那一株最大的麥穗。如果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到頭來只會落得兩手空空。
師:你的感受很深刻,語言很流暢!
生:我認為,人的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機會卻是最重要的。因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機會鋪成的。
師:理想是需要的,現(xiàn)實是客觀的,理想和現(xiàn)實的完美結(jié)合才是重要的……
師:讀了幾遍書后,你們基本上明白了文章所講的道理。有時,讀文如看山,“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如果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最大的麥穗》一文,譬如“大學者蘇格拉底教育學生有什么獨到之處?他的弟子如此學習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帶著這樣的問題再次與課文對話,你們肯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獲。(學生一聽,興趣盎然,再次潛心讀書……五分鐘后,師生對話。)
師:大學者蘇格拉底教育學生有哪些獨到之處呢?他的弟子如此學習對人有什么啟發(fā)呢?孫老師愿意分享你們“發(fā)現(xiàn)”的喜悅!
生:一般的上課是在教室里,而蘇格拉底上課是在麥地里;一般的上課用課本,而蘇格拉底卻是用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