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吾腰千錢》教案及練習
二. 學習目標:
1. 基礎知識目標
生字:曛xūn 渭wèi 浥yì 氓méng 怠dài 遂suì 溺nì
多音字:
形似字:
正音字:頃qǐng,不讀qīng 且qiě,不讀qiè
作者:
高適:字達夫,唐代詩人。近50歲時科舉及第,官至左散騎常侍。他熟悉邊疆的自然環(huán)境和軍事生活,寫了許多優(yōu)美的邊塞詩,是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詩名與岑參齊名。
王維:字摩詰,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王維的詩意境高遠,詩中有畫,其中五律、五絕成就最高。王維在書法、繪畫上也頗有造詣。
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東人(今山西永濟)。柳宗元20歲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主張革新,后遭貶。著作有《河東先生集》。
2. 能力目標
理解詩文大意并熟練背誦默寫。
3. 思想情感目標
理解兩首古詩中所表達的真摯的感情。寓言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熟讀及背誦,掌握詩文內(nèi)容。
難點:詩中的真摯別情,文中道理的普遍意義。
四. 課文分析:
1. 《古詩二首》:
先補充一些注釋:
董大:是當時的著名音樂家,董庭蘭,行大,稱行序而不稱名是唐代的一種風俗,這種風俗延用至今。黃云:形容塵土彌漫如云。曛:日光昏暗。前路:即將前去的地方。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即好朋友。君:你,指董大。
元二:王維的朋友,具體情況不詳。使:赴。安西:唐代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在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庫車縣境內(nèi)。渭城:即咸陽故城,在今天陜西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的雨。浥:沾濕,濕潤。浥輕塵:雨后塵土被沾濕,不再飛揚。客舍:旅店,這里指送別的地方。盡:光。故人:老朋友。陽關(guān):在今天甘肅敦煌西南,是出塞要道。
《別董大》是一首送別詩。自古詩人傷離別,所以說,明確了這一點就初步了解了本詩的抒情基調(diào)。
一、二兩句是寫別時的景色:天空布滿黃云,白日西沉,而且有些昏暗。凄寒的北風勁吹,雁陣凌空,雪花紛紛吹落。這是一幅凄涼卻又雄渾壯闊的景象。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渲染送別時的氣氛,而且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既傷悲又雄壯。
三、四兩句是叮囑,更是勸慰。是寫詩人的心語。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響亮而又有力,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特別是最后一句,讓人頓覺心胸開朗、豁亮,語氣雄壯,給人以力量和鼓舞,讓人覺得詩人胸懷無比開闊,放達而又樂觀。評論中抒情,情感昂揚向上,達到頂峰。
總之,這首詩寫的很別致,沒有一點傷離別的小家子氣,讀后讓人深受鼓舞,讓人昂揚奮進,是“送別詩”的精品。
《送元二使安西》也是一首送別詩。這首詩在當時就被譜成曲子廣為傳唱,名叫“陽關(guān)三疊”,后來把“陽關(guān)三疊”當作送別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