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提煉出人生格言,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
2、在閱讀、交流、想象的過程中理解、積累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用所學的語文來詮釋生活,干預生活。
【教學準備】
ppt課件、林清玄作品。
【教學程序】
一、生活導入
同學們,老師想請大家幫個忙,(愿意嗎?)事情是這樣的,我老家隔壁住著姐弟倆,從小就失去父母。姐姐為了照顧弟弟,很早就工作,賺錢供弟弟上學,生活上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洗腳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他的弟弟現在已經上高一,成績非常棒。可是弟弟除了成績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會,甚至襪子都不會洗,方便面都不會煮,更不愿與人說話。我總想找這位姐姐談談,可一時又不知該怎么跟她說,同學們能幫幫老師嗎?我相信,學了今天的課文,同學們一定能幫我。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種樹人給桃花心木苗澆水時間不一定,澆水的量也不一定,好像沒有一點規律,文中的“我”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去問那位個子很高的種樹人:(學生讀)投影一: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
二、研讀第12、13自然段
1、種樹人是怎么回答的?在課文的──12、13自然段。請大家自由地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2、如果你就是種樹人,老師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問題嗎?別忙,請“各位種樹人”再精心地準備一下。學生個別朗讀。
3、現在,哪位種樹人來解答我的疑問呀?指名回答。
(師問生答,您好,我到您這兒來,頭腦當中裝滿了問號……師從不明白,到有點明白,到還有疑問,到完全明白。請他生說時)
(三個問題一起解決。當學生答到最后一個問題時,強調一下意味深長。)
4、學生評價。教師引導:種樹人是怎么說的呢?
投影二:
文中插圖。請看圖,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種樹人的表情。(笑著說),啊,種樹人為什么要笑著說呢?你們懂他笑的意思嗎?(對問者的有禮貌,寬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種樹技術,自信他的桃花心木一定能成材。)
再看這位種樹人,他悠然地坐在田埂上,看著桃花心木苗,仿佛看到到了什么?
(用一些詞來形容大樹:如枝繁葉茂、參天大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么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總結:看來這一笑,笑出了種樹人的涵養,笑出了種樹人的大肚,也笑出了種樹人成竹在胸的獨到的種樹藝術,這一笑,可謂意味深長啊。
5、你們這些種樹人可以笑著對“我”說嗎?如果再加些動作,你會講得更生動,我一定會聽得更明白。請同桌分別扮演種樹人和文中的“我”練一練。
6、請各位種樹人一起笑著對我說一說好嗎?接讀──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
(學生齊讀。)
7、總結、過渡:
哦,這下我全明白了,難怪你會隔三叉五地給樹澆水,不是沒有規律,而是在模仿老天下雨;起先我還以為你懶呢,原來是為了讓桃花心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起先我還以為你忙哩,原來是想讓桃花心木長成百年的大樹。啊,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種樹人!
投影三:
種樹人與我的對話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聽得清清楚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它們會想些什么呢?會對種樹人說些什么?請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___,我會想:___……(如果我是一棵(茁壯成長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我真高興,我已經學會了在土地里找水源;原來種樹人不是不關心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