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教案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產生探究心理,進一步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要求,學生大聲自讀課文,編小節,學生字,了解主要內容,理解有關詞語意思,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感知課文,產生疑問,激發解決疑問的探究心理。]
三、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再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說說在這件事中,誰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覺得哈爾威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推薦研讀方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劃一劃描寫船長的句子。
(2)自由選擇說一說、議一議等方式體會船長的偉大形象。
(3)可以四人為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同桌合作學習,也可以自己獨立研究。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展示自我的自信心,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四、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詞語,理解詞語
3、摘抄令人感動的句子和片段。
4、讀一讀原著《“諾曼底號”遇難記》
第二課時:(詳案)
一、擴詞導入,奠定基礎
1、誰能用“長(zhang)”擴詞?師相機副板書:市長、軍長、校長、班長、船長……
2、從這串詞中,你們體會出“長”代表了什么?(不僅是一個稱呼,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
[設計意圖:初步明白船長的職責和使命,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圍繞“屹立”,感悟人物
(一)找出文中描寫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船上的兩段話
(二)品讀第一處“屹立”
1、獨立思考:
(1)哈爾威船長下達了哪幾道命令?
(2)他是在什么情況下下達這道命令的?
(3)結果怎樣?
2、小組討論
3、組際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不斷補充,不斷感悟,在自主學習中走進,在合作討論中深入,在探究思辯中升華。]
a、第一次命令
船長的聲音:“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部救出去!”
(1)屏幕顯示第2自然段,突出當時混亂的場面,體會哈爾威是個怎樣的船長?指多名學生朗讀“頃刻間……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從“奔跑著、呼喊著、哭泣著”體會當時的混亂場面,所以船長要下達這道命令。
(2)此時此刻,如果你就在這船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而船長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從中你體會出了什么?(忠于職守)
船上只有60個人嗎?(不是,實際上船上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讀到這里,從中你又體會出了什么?(舍己為人)
(3)指導朗讀(音樂伴奏):語音響亮、語調威嚴、語氣堅決
[設計意圖:創設出一個能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發學生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去體會人們(不僅是船長)的各種表現,從而真正走進文中的世界,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隨著閱讀的逐步深入,船長的英雄形象也必然會在學生心中漸漸高大、豐滿起來。]
b、第二次命令
“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1)作為船長,他的職責是保護乘客的安全,而此時,哈爾威為什么要下這樣的命令?學生回答,出示第5自然段,邊讀邊悟。甲板上出現了什么情況?(秩序混亂,情況危急)你能用哪些成語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