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樂園二
2.師簡介一下“寒食”及創作背景。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天或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節那天,詩人韓翃在長安街頭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游玩到暮色降臨。晚上,皇宮里閃出一團團燭光,亮亮堂堂的。而宮外卻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韓翃感慨萬分,提筆寫下《寒食》。
3.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想想詩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來。
4.交流對詩的理解。全詩的大意是:春天的長安城中,熱鬧繁華,處處飛花,寒食節春風吹拂著御柳。傍晚漢宮傳送燭火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五侯的家中。
5.采用全班朗讀、同桌對讀、小組讀等方式將詩讀熟。
6.練習背誦這首古詩。
第二、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黃果樹聽瀑,領略了青海湖迷人的風光,觀賞了法國宏偉壯觀的凡爾賽宮,今天,我們要拿起手中的筆,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處景物寫下來。
二、回顧本單元課文的寫作特點
1.按一定的順序寫。
2.抓住景物特點,突出重點。
3.運用了打比方、擬人、聯想等表達方法。
4.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三、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1.請同學們認真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2.交流、指導。
(1)介紹一個地方,可以是風景名勝、紀念場館,也可以是一個村莊、集鎮、城市,還可以介紹學校、院落、住房等。
(2)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可以是時間順序,也可以是地點變化的順序,還可以按方位和布局來寫。
(3)印象深刻,有特點的地方多寫一些,寫具體。
(4)可以使用表示時間、地點的詞句,使人容易明白。
(5)除了寫眼前看到的,還可以寫跟這些地方有關的事情,可以是你聽來的,從書報上看到的。
四、小組討論交流
先讓學生組成小組,在組內說說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個地方。要求:
1.要具體說出景物的美,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盡可能說全。
2.要求按一定的順序說,比如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體到局部。
3.要說出景物的特點。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根據三點要求在小組內互評,欣賞說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