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使學生知道地球是全人類共有的家園,人類的衣食住行和經濟發展的各種需要,都要從地球上索到。
2、使學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和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3、使學生知道地球只有一個,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發展愛護地球,以及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4、使學生知道確定“地球日”是為了宣傳和呼吁保護人類的家園──地球。
【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對等地球。
【教學準備】
1、放大課文一、二幅插圖。
2、“濫伐森林”投影片和“讀一讀”錄音、cai課件。
3、安排學生社會調查:
人口增長過快給我們生活的市、縣帶來哪些社會問題,人口增加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明確目標
1、(板書:猜謎)想猜嗎?請讀謎面:“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自己變,每天能行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評:一猜就準。)
學生板書:
地球2、出示地球圖:這就是咱們腳下的地球,關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小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視、書籍、網絡等都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大家得多和它們交朋友。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剛才講得很多,我們人類的生活、生存離不開地球。地球是我們共有家園。
同學們想不想上太空看一看我們可愛的地球呢?(出示音樂及飛船升空的片段。)
1、師:宇航員在太空看見地球發出怎樣的感嘆?
2、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讀課文,從哪兒能看出地球“可愛”,從哪兒看出來地球容易“破碎”?
4、學生讀課文進行學習。
5、小組匯報:“可愛”部分。
你讀了課文了解到了什么?你給大家匯報下:
⑴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看這披著水蘭色紗衣的球體是什么呢?是的,他就是地球,我們可以看到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遍布它的全身。難道它不美麗,不可愛嗎?(邊說邊看圖)
⑵因為有了地球才有人類和一切生命。因此說地球是“母親”,是“搖籃”。出示課文內容:“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提問學生:這句用了什么方法來形象的說明地球的可愛?
生回答:用了比喻手法,,把什么比著什么?
⑶出示:(地球儀,學生邊說邊指出)“地球的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保ㄗ寣W生體會數字的作用,體會比喻句的好處。)“6300多公里”“51億平方公里”大陸的面積是好多?
6、通過這一部分你們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⑴我體會到了地球太美麗,太壯觀了。
⑵我感覺到地球真是太小了,人類生活的范圍更是小又小,我們應該珍惜它。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地球的2個特點:
是啊,我們是應該好好的愛撫地球,但是有些人卻不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隨意的破壞。引入:
學生匯報“易碎”部分:
你讀了課文了解到了什么?你給大家匯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