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設計思考: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四組的講讀課文。它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科普作品。課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該課文能引起學生探索與創造的興趣,學習時要求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要注意查閱工具書和收集有關資料;要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做到有資料互相交流,有問題共同探討解決。
這篇課文如果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模式來教學,絕對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把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利用網絡教學,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根據實際自己制定學習目標,自主地發現,通過合作交流互補的協作學習,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3、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師生之間探究研討、合作交流,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感情朗讀課文及學習資料深入體會“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出示課件:這是什么?(地球)對這就是我們的地球母親,是宇航員遨游太空時拍攝照片。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母親與人類是息息相關的。本單元都是關于地球的文章,第一篇課文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事實: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清楚地告訴大家這個事實,再讀。
師:從這幅圖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地球?(地球真美麗。。。
師:可一位遨游太空目睹地球的宇航員卻發出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出示課件:“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把宇航員的感嘆自己讀一讀(學生讀完,然后齊讀)。連用兩個“太”字,注意體會。
師:有什么疑問嗎?
1:宇航員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感嘆?
2: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
3:為什么說地球可愛的同時又說地球容易破碎?
師:同學們真的善于思考發現問題的!這些問題我們課堂上再慢慢解決。下面就請同學們在昨天預習的基礎上輕聲地把課文讀一讀。(出示自讀要求:1、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2、課文寫了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二、交流
(一)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看來同學們回去預習的都很認真老師來檢查一下生字
1、重點提示晶瑩是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資”和“賜”是平舌音。
2、課文寫了地球的哪幾方面的內容?
師:這篇文章段落非常分明,層次非常清楚,隨著作者的介紹我們因此看到了一個美麗的,渺小的,資源有限的,唯一可居的的地球,這也是作者圍繞地球給大家介紹的四個方面。
(二)交流課文中描寫地球可愛的部分
剛才同學們也提出質疑,為什么說地球可愛,同時又容易破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的部分找出來讀一讀,認真體會體會。(教師巡視)
師:宇航員為什么感嘆地球太可愛了,你從那些句子中讀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