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通用14篇)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發布時間:2023-01-08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通用14篇)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1

  312046 浙江省紹興縣秋瑾小學 劉發建

  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的閱讀教學課堂,就應堅持“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的現代教學理念。立體的課堂結構,就為“學生展開個性化的閱讀活動”創造了有效的時空,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理解《三顧茅廬》,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

  教學目標 :

  1、感受劉備的省心誠意和諸葛亮的妙計試探。

  2、理解“大賢、怏怏、仰慕”等新詞。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教師直接板書“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二、導讀

  1、一讀——大聲朗讀。

  導讀題:劉備那一點吸引了孔明?打動了孔明的心?

  學生大聲的自由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大聲朗讀課文,既給學生一個示范,又體現了教師也是學生學習的伙伴,體現課堂也是教師學習的場所。

  2、學生朗讀課文后,課件出示下列關聯詞:“……之所以……是因為……、……正因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會……”提示學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關聯詞,把自己的讀后感表述的流暢、準確。當然,也要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

  3、對學生的各種表述,教師不作點評,待學生充分表述個人的讀后感之后,再引導學生對剛才的信息進行處理。

  4、雖然大家的說法各不相同,但是每個人的話語中都包含著一個共同的聲音,看誰能夠用一個詞概括。(誠心誠意)培養學生現場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現代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

  5、深入學習課文——默讀。

 。1)諸葛亮作為當今大賢,人人都渴望得到這樣的大賢。也就是說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誠心誠意的邀請過諸葛亮,但是諸葛亮一直都沒有出山。這就說明,劉備的誠心誠意是與眾不同的。那么,劉備的誠心到底有何不同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

  (2)學生默讀課文,課件播放一段古典音樂,同時出示兩個服務性的導讀題:

  劉備用了那些方法使諸葛亮相信自己是誠心誠意的?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劉備的誠心誠意是可信的?

  教師設計的這兩個問題,很有特色。引導學生學習的內容上具有交叉點,而學生在展開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其思維又是多向、多維的,只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立體的認識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及其特點。

  6、小組交流。

  經過剛才充分的默讀思考,每個學生都會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此時的小組交流,要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

  但要提醒學生注意一下幾點:

 。1)發表自己的意見時,不要圍繞某個小問題爭論不休;

  (2)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學會從同學的嘴里獲取信息。

  這是課堂立體結構的進一步拓展,也是由個體學習過渡到小集體學習,個體智慧在謀求集體智慧的主體發展。小組學習,可以達到求同的目的,但是,小組學習絕不是為求同而合作學習,而恰恰是利用他人的智慧和成果來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和促進個體發展。

  7、全班交流。

  經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后,這里的全班交流,不能停留在前面兩個層次上,否則就不能獲得個體有效的發展。這里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協調學生之間的交流,點撥學生不太到位的模糊認識。

  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

 。1)引導學生把自己表述的內容概括成一個詞語,并在黑板上恰當的位置板書出來,做到說要到點;

 。2)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原句,有感情的朗讀好,做到讀要到味。

  8、引導學生整理板書。

  集體的智慧匯聚在一起,加以整理,自然形成立體的認識結果。

  劉備的誠心:

 。1)輕叩柴門——真心;

 。2)巧妙利用天氣——用心;

  (3)不達目的不罷休——恒心;

 。4)斥責張飛——齊心;

 。5)下拜謁見——尊心。

  諸葛亮的妙計:

 。1)利用書童作耳目——觀察;

 。2)故意回避——試探;

  (3)聊天——面試。

  劉備懂得“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以自己的真心和誠心打動諸葛亮的心,諸葛亮也以自己的妙計考察了劉備的誠心。

  9、學了三顧茅廬,將來你作了老總,去招聘人才,或者你是當今大限,對你會有何幫助?

  跳出語文,聯系學生生活,活學活用。真正實踐了把語文學習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和發展之路上。

  三、結課出示教師的對聯

  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給學生以文學的熏陶,知道一種新的讀后感的寫作形式。

  劉備三顧茅廬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創大業

  諸葛臥龍出山幸會明主大展宏圖揚美名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多音字:“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4、通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品味,體會劉備求才若渴的心情。朗讀出劉備虔誠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

  1、板書課題,解題:“茅廬”即“草房子”;“顧”即“拜訪”

  2、你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嗎?說說你搜集到的有關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學習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中的生字,語句。

  2、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字。

  (2)認讀詞語。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朗讀課文。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討論,群體診斷與矯治。

  3、集體朗讀。

 。ǘW習第2自然段。

  1、看多媒體課件。注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

  2、討論:張飛魯莽劉備對諸葛亮敬重

  3、讀課文,同桌討論,課文是怎樣描寫人物的。

  4、討論:群體診斷與矯治

  張飛:嚷、捆

  劉備:第三次拜訪,訓斥張飛

  5、分角色朗讀課文。

 。ㄈ、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群體診斷與矯治。

  環境烘托:

  a、看圖,感受景色宜人,出示比喻句“那天的山岡……臥龍”把什么比作什么?體會諸葛亮的性格及胸才大略。

  b、感情朗讀。

  細節描寫:

  a、從哪些詞看出(諸葛亮是劉備訪求的賢士)劉備對人才的尊重。虔誠。

  (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的走進、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進)

  b、看多媒體課件,進一步感受。

  c、指導朗讀

 。ㄋ模W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劉備聽了……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3、有感情的朗讀。

 。ㄎ澹、學習第5自然段。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我得到……,就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讀。

  四、指導復述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師引述,學生接著往下說。

  2、同桌練說。

  3、指名復述。

  五、課外延伸,發展性診斷。

  你還知道《三國演義》中關于諸葛亮的故事嗎?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3

  徐 華 軍

  設計理念:

  《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依據“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培養創新意識為抓手,打破歷史故事“情節分析+人物特點”的教學模式,將其設計成先讀再編后演的開放性語文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進行全身心的感受,讓學生的個性在生動活潑、自由開放的學習中飛揚。

  教學目標 :

  1、學會生字,隨文理解“仰慕、謁見”等詞語的意思,簡要復述課文。

  2、體會抓住人物言行、環境烘托以及通過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來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

  3、初步學習根據范例合作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時安排:三課時完成教學,每課時的重點分別為讀、編、演。

  教學過程 :

  一、 緊扣“誠意”,質疑導讀

  1、題質疑,初知大意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ǹ赡芴釂枺赫l三顧誰的茅廬?為什么三顧茅廬?結果怎樣?)

  利用多媒體,放錄像,學生思考提出的問題,而后用一句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要求說得完整、連貫、有條理。

  “三顧茅廬”是一個成語,在現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

 。鞔_:泛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由此引出探究重點: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

  2、重點質疑,讀中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用符號在文中畫出表現劉備“誠意”的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些詞句。

 。2) 圍繞“誠意”,品讀明意。哪些詞句體現出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誠意呢?把你的學習成果與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思考后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指導)

  △ 可從劉備的語言方面來探究:

  如稱孔明為“大賢”,自稱“謁見”等,反映出劉備態度謙恭,很有誠意。

  教學時重點抓好朗讀,讓學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讀好劉備的話。

  △ 可從劉備的行動方面來探究:

  “叫人立即備馬”“下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趕緊下拜”等詞句著重表現了劉備的“誠意”。

  △ 可從環境描寫方面加以探究:

  “數九寒天”“冒雪”等詞體現出劉備決心大,心意誠。

  △ 可從張飛的態度方面加以探究:

  張飛的魯莽反襯出劉備的謙恭與誠意。

  教師小結:理解人物形象,不僅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入手分析,還可以從環境描寫、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等方面來理解。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讀讀議議,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真正做到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

  3、 賞讀復述,內化語言

 。1) 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再次感受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誠意。

  (2) 復述課文。

  教師問:如果有人要你講“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可以怎么講?(引導學生討論,教師不作評論。)

  今天我們學習抓重點詞復述故事,你認為應該重點抓住文中的哪幾個詞來講?

  討論后,請學生用上“仰慕、急切詢問、冒著風雪、下馬步行、恭恭敬敬、趕緊下拜、三顧茅廬、輔佐”等詞語,簡要復述。

  4、 總結課文,拓展延伸學了這篇課文,你對劉備和諸葛亮有哪些了解?從這篇課文中,你看出劉備是怎樣一個人呢?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其人其事,課外可以閱讀《三國演義》一書,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并記下你的新發現。

 。ㄔO計點評:教師運用開放性的閱讀教學,長文短教,不僅避免了煩瑣的情節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二、 編寫劇本,重組信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薄皯撟寣W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本文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深受學生喜愛,因此,適于將課文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1、 學習范例,了解寫法教師把自己事先根據課文編寫的課本。ㄈ纭恫荽杓罚┌l給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研究學習,初步了解劇本的基本寫法。教師可從場景的設計、語言的形式(獨白、對白、話外音)、人物的動作表情等方面加以指導。

  2、 分工合作,編寫劇本以大組為單位,以課文為素材,根據課堂探究所得,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編寫課本劇。教師先扶后放,先指導編寫“一顧”,而后舉一反三,重點指導編寫“三顧”?梢詫ⅰ度龂萘x》中“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一回的有關內容編入劇本,也可以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創作。寫完后師生討論評議,修改劇本。而后布置各組成員的課外任務:①選擇合適的音樂配樂,如馬蹄聲、風雪聲、敲門聲、過渡音樂等;②配上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③給演員設計并準備服裝;④設計準備道具。各組安排好導演、演員、劇務,在課余時間進行排演。

 。ㄔO計點評:這一設計可謂巧妙。教師重視發揮學生的潛能,有意識地將課外信息引入課內,又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渠道。學生編寫劇本的過程,也就是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的過程,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三、 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我國著名劇作家曹禺曾說:“學生參加演戲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演戲里的人,就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活潑生動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為訓練語言,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根據小學兒童愛動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齡特征,我利用一節課時間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表演前,教師組織學生對表演細節加以討論,讓學生細心揣摩并把握人物的語氣、神態、動作甚至心理,以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特點。鼓勵學生要大膽創新、大膽表演,看誰演得真實,演得感人。演完后,根據各組的表現,評出“最佳配合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導演”、“最佳演員”等,讓學生在說與動的氣氛中增強技能,品嘗成功的愉悅。(設計點評:課本劇表演將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它可以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發生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ù宋陌l表于2002年第9期《小學教學設計》雜志上)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2

  聽蔣丹芳老師執教《三顧茅廬》

  星期五課聽了蔣丹芳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下冊第8課《三顧茅廬》的第二課時,下面簡要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覺得這堂課的容量大,節奏快,效率高。蔣老師在40分鐘時間內,不僅引導學生解讀了課文內容,揭示了文章的主題思想,而且指導學生進行學習遷移——模仿課文中描寫隆中景色的方式寫一處景色。語文教學的內容多,而實際上課的課時少,加上各學科(尤其是術科)需要均衡發展,使我們語文教師不免感到有些緊張。如何充分利用好課程計劃安排的教學時間,提高第一范文教學的效率,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課題。蔣老師執教的這一堂閱讀教學課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1、這堂課從“劉備到底憑什么打動了諸葛亮?”這個問題入手,緊扣“劉備的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地方?”“劉備為什么要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這兩大問題展開教學。讓學生領悟到劉備的誠心和求賢若渴的心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彼此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抓住要隘,設計好教路,打破逐節逐段分析的傳統教學模式,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關鍵,也是加強語言訓練,確立教學主體的關鍵所在。2、教師在學生思維卡殼時候,總能敏銳地覺察并迅速地作出反應,使得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流暢,節奏明快,教學內容環環相扣。

  每一篇課文都是很好的習作例文,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特點,往往是中年級老師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蔣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讓學生感悟本文寫作上的一些特點。1、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反映人物的心理特點。上路前劉備“生氣”地斥責張飛“你一點兒也不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用去了!”;見面前“下馬步行”、“輕輕敲門”、“恭敬等候”……無不反映出劉備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心理。2、在對比中襯托人物的特點。第三次去邀請諸葛亮,張飛和劉備的態度截然不同,張飛“嚷道”要“把他捆來”,劉備則“生氣”地責備張飛。蔣老師能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讀中感悟,體會張飛和劉備不同的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事的方式。

  蔣老師還能注意語言的積累。1、在理解中內化。本文多次運用打比方的手法,蔣老師不僅讓學生了解這一語言樣式,而且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其思想內涵,在理解中內化語言積累!皠渎犃嗣┤D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可見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可以用——“撥云見天”四個字來概括!拔业玫街T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可見劉備和諸葛先生親密無間的關系,正是——“如魚得水”!同學們不僅認識了打比方這一語言樣式,理解了這樣寫的意義,而且積累了一些語言材料。2、在運用中深化。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運用。課文第三自然段開頭描寫了隆中秀麗宜人的景色,抓住山岡蜿蜒起伏,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見底,竹林青翠欲滴的特點來寫。蔣老師引導學生采用“來到……只見……”的句式仿照寫一處景色,使得這種形式在運用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

  這堂課有許多地方值得借鑒,當然也有些值得商榷,在這就不一一細說。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4、初步感知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國演義》里的一篇文章---《三顧茅廬》。劉備邀請諸葛亮的那份誠意,我們也已有所體會。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第8課(齊讀課題)---《三顧茅廬》。

  二、默讀課文,體會“誠心誠意”

  首先請同學們用心去默讀課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板書:誠心誠意)畫出相關的詞句。找好以后,同桌互相討論,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三、交流體會,感受“誠心誠意”

  預設一:

  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劉備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指名說理由,談體會。

  指導讀書。

  預設二:

  “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板書:下馬步行)

  指名談談自己的體會。

  預設三:

  “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

  指名談體會。(板書:輕輕敲門)

  預設四:

  “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板書:階下等候)

  指名談體會。

  指導讀。

  預設五:

  “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

  指名談體會。

  “半晌”有多久?(半天)

  “一個時辰”呢?(兩個小時)

  諸葛亮睡了半晌工夫,劉備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階下等候了半晌;

  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睡了一個時辰,劉備又恭恭敬敬地站在臺階下等候了一個時辰。

  劉備這么恭恭敬敬地等候,他的誠意不言而喻了。

  大半天工夫過去了,諸葛亮才悠然醒來了。

  “悠然”是什么意思?

  一直恭恭敬敬站在階下等候的劉備做了什么?

  “劉備快步走進草堂,與諸葛亮見面。”(板書:快步走進)

  劉備是胸懷大志的明主,諸葛亮是心懷天下的奇才。他們終于見面了。這就有了隆中對,讀----

  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屏幕出示,指名讀。)

  “群雄紛爭”是什么意思?

  有哪些亂世英雄?

  是的,當時國家一片混亂,孫權獨霸一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一心想光復漢室,統一中國,但卻不知該怎么做,心里像塞滿茅草一樣,聽了諸葛亮的分析、指點,劉備---(屏幕出示)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茅塞頓開”什么意思?

  從這個比喻句中可以體會到什么?

  諸葛亮到底何許人也?可以讓劉備如此恭恭敬敬,茅塞頓開呢?一起看一段視頻。(播放臥龍吟)

  看完了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受?(要刻苦學習;景色美等。)

  隆中的景色豈是一個“美”字可以概括的呀?一起來看文中的描述----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蜿蜒起伏”是什么意思?

  這高低起伏的山岡像什么?(臥龍)

  這臥龍其實是誰?(諸葛亮)

  一切景語皆情語!寫臥龍岡秀麗的景,其實是為了襯托諸葛亮這個人。諸葛亮就是這條臥龍,他在等待賢明君主的召喚。再讀---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再播放《臥龍吟》。

  諸葛亮出山后,劉備還是那樣恭恭敬敬,誠心誠意嗎?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把他當做自己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劉備高興地對關羽、張飛說:‘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屏幕出示比喻句)’”

  自由談體會。

  你知道諸葛亮出山后,幫劉備打過哪些仗嗎?劉備為什么說得到諸葛先生如魚得水呢?

  (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等。)

  “赤壁之戰”以少勝多,“草船借箭”更是巧妙。

  難怪劉備說----(齊讀)“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四、總結全文

  劉備誠心誠意地三顧茅廬,終于請得諸葛亮。在臥龍先生的輔助下,他們建立了蜀漢政權,與孫權、曹操三分天下。“三顧茅廬”的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今天我們常用“三顧茅廬”來比喻尊重人才,誠心誠意地一再邀請。

  五、布置作業

  1、背誦三、四自然段

  2、讀《三國演義》。

  3、仿照文中寫景的方法,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板書:

  8、三顧茅廬

  下馬步行

  誠心誠意       輕輕敲門

  階下等候

  快步走進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6

  作者:魏塘三小 金 鳳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4

  《三顧茅廬》教學設計四

  作者:魏塘三小 金 鳳

  教材分析:

  《三顧茅廬》是第十一冊最后一組教材的第二篇重點講讀課文。本課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的。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這是一篇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發展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能力的好課文。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

  1、揭題解題,介紹課文的時代背景。

  2、初讀課文,以初步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理清文章脈絡,知道劉備是三次拜訪諸葛亮。

  4、學習劉備第一次拜訪諸葛亮。

  二、教學過程 :

 。ㄒ唬┙翌}解題。

  1、解釋“顧”、“茅廬”的意思。

  2、簡介課文時代背景。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要求:(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3)談談你對劉備的初步印象。(小黑板出示)

  2、交流。

  (三)理清文章脈絡。

  可以問: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可能說,我讀懂了劉備是三次拜訪諸葛亮,再問:還有哪些同學也發現了這一點?誰來告訴大家哪三次?以自然而然地理清文章脈絡。

 。ㄋ模⿲W習一顧。

  1、指名讀第一段,其余同學劃出劉備言行的句子。

  2、交流。

  3、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再讀讀第一段。

  4、談談你對一顧中劉備的印象。

 。ㄎ澹┎贾米鳂I :完成作業 本1、2、3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理念:

  1、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探索自主探究的開放的課堂模式。

  2、以語言材料為載體,以課文為“例子”,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樂學、善學。

  二、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分清文章的詳略,讀懂重點句子。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談舉止為突破口,研究劉備等人物形象,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

  3、情感目標——學習劉備的誠心誠意、禮賢下士的品質。

  4、發展性目標——學會學習(自讀自悟)、學會合作(研討交流)、學會做人(尊重他人以誠待人)、學會做事(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三、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

  理解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五、教學過程 :

 。ㄒ唬⿵土晫  ,披文入情。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還深入地學習了“劉備一訪諸葛亮”。

  2、你想進一步研究劉備嗎?研究什么?(略)要研究劉備,還涉及到他的弟弟張飛,那么,我們怎么來研究這兩個人物呢?讓學生說,通過閱讀,抓住人物言行、神態等來理解。

  (二)自主選擇,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人物,深入學習課文,完成填表。(把表格發給學生。)

  一顧 二顧 三顧 怎樣一個人

  劉備(言、行、神態) 問……又問…… 失望而回

  張飛(言、行、神態) 失望而回      

 。1)如果對張飛感興趣,找出描寫張飛的言行的句子填入表格。

 。2)如果對劉備感興趣,找出描寫劉備的言行、神態的句子填入表格。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巡回,了解學情。

  2、研讀劉備、張飛的句子。(按學生回答的順序講)

 。1)研究劉備的同學交流。

  按學生交流的情況分別投影,重點落實字詞,這些句子要具體講,認真讀,讀出感情。隨機板書:斥責張飛、下馬步行、階下恭候、趕緊謁見。

  學生另外找出的有關劉備的句子,讓學生說說讀讀就可以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劉備是個怎樣的人。

 。2)研究張飛的同學交流。

  用同樣的方法投影出示,讀讀議議,可以看出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3)文章主要是寫劉備,但同時也把張飛寫進去了,這是否多余?分小小組討論。

  然后交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點撥,這是一種反襯的寫法,隨機板書:反襯

 。4)對比朗讀,愿意朗讀張飛的讀出他的莽撞無禮,愿意朗讀劉備的讀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ㄈ┱n外延伸,激發興趣。

  引導課外閱讀《三國演義》,尤其是這篇課文的有關章節,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分辨文章的詳略。

  二、出示一篇例文,讓學生分辨詳略,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引導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四、總結全文。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7

  《三顧茅廬》選自名著《三國演義》,對于這類古典小說該怎么教?我想,不外乎四點:

  1.見文:也就是說首先要做到文本文字層面的落實。課文要能讀通順、流利,生字詞的掌握也是必須的,還要讓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見文這個工作我在第一課時就已經達成了目標。

  2.見形:也就是人物形象的感知。很多古典小說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面獲得了成功。在見形這一環節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充分感知人物形象,讓人物形象在孩子頭腦中進行活化。《三顧茅廬》中,劉備作為主角,他的形象只要定位在誠心誠意地邀請諸葛亮出山這一行為上面。

  3.見性:人物性格的體味,在古典小說的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依托文本語言體位人物性格,在課堂上,我就緊扣文本,引導學生通過品析語言來感受劉備的這一形象特點,這樣方能最終實現民族文化密碼的延續和傳承。

  4.見本:語文教材應當成為打開廣袤的語文世界的一道縫隙,成為學生走向自由、廣泛閱讀的一個通道。因此,在課堂最后,我引導、推薦學生閱讀原著《三國演義》,就是將學生的視野放置于更遼闊的語文天地中。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本課重點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4、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重難點:

  1、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2、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中國的四大名著是哪四大著作?你知道《三國演義》里哪些人物的故事?

  2、板書課題,指導寫好“顧”、“茅”,齊讀課題。

  二、質疑導讀,理解詞意。

  1、自由讀文,文與題對照,思考用一句話解釋課題的意思。

  2、指名讀第一節,其他同學思考:這段課文中的哪個詞寫出了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的態度呢?

  3、默讀第二節課文,思考:這段課文中哪個詞寫出了劉備、張飛、關羽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嗎?

  4、張飛是以怎樣的態度邀請諸葛亮的呢?這一節中,作者把張飛與劉備邀請諸葛亮的態度對比著來寫,從這樣的對比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1)指名讀第三節中描寫臥龍山崗景色的部分,體會第一句話的描寫所采用的手法。通過偏旁,引導學生理解“蜿蜒起伏”詞意;通過文中句子,引導學生理解“秀麗宜人”意思。

 。2)學習第三節后面部分課文,其他同學畫出描寫劉備邀請諸葛亮時“誠心誠意”的詞句。通過這些句子,你體會到劉備是個怎樣的人(重點抓住“恭恭敬敬”一詞)?

  6、學生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了云霧見到了青天。”比喻手法的運用。

  7、齊讀最后一節,引導體會“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三、賞讀回歸整體。

  1、自由朗讀全文,再次感受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虔誠態度。

  2、總結延伸:《三顧茅廬》的故事從遙遠的三國走來,走過了千年,多少風流人物已經淹沒在歷史中了,但在這個時代它給我們又留下了什么呢?從而歸納到“尊重人才”這一主題上,最后老師做簡短發言:同學們,要想贏得尊重,從現在起讓我們首先努力做一個人才吧!

  四、作業布置:

  1、把本課生字認真描紅后再每字臨寫兩遍;

  2、練習感情讀文,這篇課文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有改動。課后請把原著找來讀一讀,比較課文與原著的異同,體會原著的語言風格以及編者用意。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9

  一、創設情境  

  上節課,我們通過對本課學習,了解了“三顧茅廬”的故事,也初步感受了劉備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本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三國”,和名著進行扣動心弦的心靈對話,感受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領略隆中鐘靈毓秀的神奇環境,品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二、品讀課文  

  1、感受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1)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簡要評價自己所喜歡的人物形象。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讀出屬于自己真實而獨特的體驗! 

  生甲:我欣賞誠心誠意拜訪人才的劉備! 

  生乙:我佩服韜光養晦、見識非凡的諸葛亮! 

  生丙:我跟他們的理解不一樣,喜歡魯莽粗魯的張飛,雖然這不是什么優點,但他莽撞中不失可愛的一面,而且可以反映出對劉備的忠心。這個人物形象顯得真實自然,不做作。我喜歡! 

  師:你們片言只語,評說三國人物,活畫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老師尤其欣賞的是生丙,他很有悟性,用心品讀人物,讀出屬于自己的獨特見解和體驗。  

 。2)師:老師想接著你們的討論再說幾句,既然有人認為張飛粗魯中不失可愛之處,那么把他和劉備兩相比較,一個粗魯莽撞,一個誠心誠意、彬彬有禮。課文將他們放在一起三顧茅廬,到底有什么深意呢?這是一個頗有難度的問題,當然老師相信你們繼續發揚積極思考的傳統,挑戰自我、創新思維,一定會有讓老師耳目一新的發現! 

  生甲:課文主要內容是寫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可諸葛亮是人中之龍,高手中的高手,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將張飛和劉備安排在一起,似乎是將他和劉備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突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師:我們的同學就是不一般。說三國故事,評三國人物,時有驚人之語,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文中將劉備和張飛這兩個性格對立的人物放在一起,既形成鮮明對比,在寫作上把它稱做反襯,又給“三顧茅廬”增添不少情趣,也生了不少波折! 

  2、領略奇美的環境  

 。1)師:我們知道,小說三要素是人物、情節和環境。能把握三要素,理清三者關系,就算基本讀懂了。剛才同學們妙語連珠的人物評價,讓三國人物變得鮮活豐富、躍然紙上。同學們,你們非常成功地完成第一個學習任務,這可是了不起的成績呢!  

  我們常說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諸葛亮這個集上曉天文,下通地理的智慧于一身的奇人,生活的地方想必也是集日月之精華,充滿靈氣與神奇吧。同學們的眼神告訴老師,你們對這個問題已經躍躍欲試了。不過請不要急于求成,只有深入鉆研課文,才會有真知灼見。(生自由誦讀、思考片刻,陸續舉起迫不及待、急于交流的手。)  

  生1:我發現第3段1、2兩句是寫隆中的環境?矗“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景色秀麗宜人。”好一派迷人的風光。。◣煟核f得多富有詩意啊!)  

  生2:“隆中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的臥龍。”“蜿蜒起伏”傳神地刻畫了山岡的外形特征,“臥龍”用打比方的方法,將山岡的形狀寫得具體形象。(師:他結合課文內容分析得有理有據,恰到好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賞析。)  

  生3:老師,我心中一直有個疑惑。從字面看,“臥龍”是喻“山岡”,這一點也不錯。但我看過《三國演義》,發現諸葛亮的號也是“臥龍”,這是巧合,還是有別的什么深意呢?  

  (2)師:我首先欣賞你很實在,有問題就及時提出來。我們學習就需要這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嗎?老師還要感謝你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我們還是言歸正傳,共同探討這個問題吧。(生面露難色,幾乎將所有的目光盯向了我。)  

 。3)師:你們可真會投機取巧啊!一遇到難題就做“逃兵”。不過也真難為你們了,它確實難度不小。老師就為你們解惑吧。我以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隆中真是鐘靈毓秀之寶地!文中“山岡”喻為“臥龍”,既有其外形蜿蜒起伏之特征,又暗指諸葛亮。他不就是一條心懷天下,胸有治國偉略,一遇 明 君就準備出山的臥龍嗎?而且在文章思路上也由“臥龍”自然地引出諸葛亮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傳奇人物。  

  3、探究跌宕起伏的情節! 

 。1)師:當然“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之所以家喻戶曉,深受人們喜愛。除了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鐘靈毓秀的神奇環境外,就是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說說“三顧茅廬”有哪些波折! 

  生①:劉備第一次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可沒有遇到,真是好事多磨! 

  生②:劉備第二次去還是沒有遇到。劉備高興而來,掃興而歸。前兩次都沒有見著,可以想像他內心失望的心情,但并沒有灰心! 

  生③:第三次,諸葛亮總是在家了,但是諸葛亮卻沒有隨即讓劉備如愿以償,而是在草堂午睡。一個迫不及待,一個不慌不忙,真是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生④:劉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個時辰,可見等的時間之長。但他恭恭敬敬,顯得非常虔誠。我想,這樣寫除了表現情節變化外,還能突出他的誠心誠意吧。  

  (2)師:同學們思維非;钴S,說出了其中波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諸葛亮在半抱琵琶半遮面中,終于和劉備見面了。那么諸葛亮是怎樣為劉備指點江山的呢?請齊讀課文最后兩段,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生a:諸葛亮分析了當時群雄割據的混亂形勢! 

  生b: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勝的策略。  

  生c:老師,我看過名著《三國演義》,知道諸葛亮提出聯吳抗曹的正確方針,這是三分天下的重要前提。但我不理解的是,蜀國因為人才凋零,漸漸衰落,后主劉禪被俘,蜀國滅亡?晌闹袇s說“最后取勝”,這能說明諸葛亮策略的偉大、正確嗎?  

  師:老師很欣賞你很有主見,提出自己的獨到發現和思考。這也是課堂上你們提出的第二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那么,我們怎樣認識這個問題呢?(生陷入沉思,紛紛搖頭,無人作答。)  

 。3)師:還是老師為你們解惑吧。我以為,他結合天下群雄紛爭的現實形勢,提出三分天下,到一統天下的偉大策略。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管他有神機妙算、用兵如神的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心,終因魏蜀集團幼主昏庸,后繼無人,青黃不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大概是他沒有想到的吧。當然這不是我們主要探討的問題。劉備聆聽了諸葛亮的指點,有什么反應,又是怎樣對待諸葛亮的呢?  

  生a: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青天。一下子恍然大悟,大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生b:劉備把他當做自己的老師,兩人同桌吃飯,同榻睡覺,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常聽人說,伴君如伴虎。但是他們雖名為君臣,卻實為情同手足的兄弟、朋友。  

  生c:我得到 諸葛亮 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是啊,魚兒離開水怎么能活呢?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他們和諧、友好的君臣關系! 

 。4)師:同學們,老師發現你們不僅理解獨到,而且語言豐富,成語格言信手拈來,評點三國,有聲有色。真是地地道道的三國通啊。  

  聽了你們精彩紛呈的發言,老師不禁也想說上幾句。最后兩段用了兩個比喻。“撥云見日”形象具體而貼切寫出劉備聆聽以后豁然開朗之感。“魚水”之譬喻,既誠懇地說出他們水乳交 融的 君臣關系,又鄭重地推崇諸葛亮對蜀國立國的核心作用。正是對諸葛亮的如此推崇、信任,所以才有了后來他駕崩前的托孤! 

  三、課堂總結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三國,超越時空,感受了三國人物活靈活現的音容笑貌,暢游了隆中如詩如畫般的奇美環境,還聆聽了諸葛亮流芳百世的隆中對策。老師想感謝同學們尤其你們中的兩位同學,正是你們的精彩發言使得“三顧茅廬”這個故事豐富多彩、熠熠生輝,正是你們的質疑,豐富并拓寬了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今天,《三國演義》這部輝煌巨著已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文學畫廊中一道迷人的風景,世界人民共同喜愛的藝術營養品。老師相信你們課后一定會延續本節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走進“三國”,了解研究“桃園結義”、“火燒赤壁”、“借東風”等引人入勝的故事。老師準備下節課舉行“三國故事擂臺賽”,到時你們八仙過海,同場pk。同學們,努力吧!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10

  一、學習目標

  我從課程目標的三個緯度出發,提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1、憑借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通過讀、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劉備三請渚的誠心誠意。

  2、在讀、說寫等拓展性的言語實踐中,發展語言。

  二、設計思路:

  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目標為綱,尊重文本的價值取向,從學生對劉的“求賢若渴”等的體驗中提煉出“誠”這條主線,在初讀課文中發現成,在反復朗讀中感悟成,表達成,通過引入《出師表》這一拓展資料,讓學生感悟豬這一人所后來回味到留的成,最后讓學生與劉對話,從而來贊美成,升華成。

  設計理念:《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依據“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培養創新意識為抓手,打破歷史故事“情節分析+人物特點”的教學模式,將其設計成先讀再編后演的開放性語文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進行全身心的感受,讓學生的個性在生動活潑、自由開放的學習中飛揚。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隨文理解“仰慕、謁見”等詞語的意思,簡要復述課文。

  2、體會抓住人物言行、環境烘托以及通過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來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

  3、初步學習根據范例合作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時安排:三課時完成教學,每課時的重點分別為讀、編、演。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誠意”,質疑導讀

  1、題質疑,初知大意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質疑。(可能提問:誰三顧誰的茅廬?為什么三顧茅廬?結果怎樣?利用多媒體,放錄像,學生思考提出的問題,而后用一句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要求說得完整、連貫、有條理。“三顧茅廬”是一個成語,在現代生活中常指什么意思呢?(明確:泛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由此引出探究重點: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

  2、重點質疑,讀中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用符號在文中畫出表現劉備“誠意”的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些詞句。

 。2)圍繞“誠意”,品讀明意。哪些詞句體現出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誠意呢?把你的學習成果與同學交流一下。(學生思考后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指導)

  △可從劉備的語言方面來探究:如稱孔明為“大賢”,自稱“謁見”等,反映出劉備態度謙恭,很有誠意。教學時重點抓好朗讀,讓學生用自己的感悟所得讀好劉備的話。

  △可從劉備的行動方面來探究:“叫人立即備馬”“下馬步行”“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門臺階下等孔明醒來”“趕緊下拜”等詞句著重表現了劉備的“誠意”!骺蓮沫h境描寫方面加以探究:“數九寒天”“冒雪”等詞體現出劉備決心大,心意誠。

  △可從張飛的態度方面加以探究:張飛的魯莽反襯出劉備的謙恭與誠意。

  教師小結:理解人物形象,不僅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入手分析,還可以從環境描寫、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等方面來理解。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讀讀議議,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真正做到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

  3、賞讀復述,內化語言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再次感受劉備邀請諸葛亮的誠意。

 。2)復述課文。教師問:如果有人要你講“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可以怎么講?(引導學生討論,教師不作評論。)今天我們學習抓重點詞復述故事,你認為應該重點抓住文中的哪幾個詞來講?討論后,請學生用上“仰慕、急切詢問、冒著風雪、下馬步行、恭恭敬敬、趕緊下拜、三顧茅廬、輔佐”等詞語,簡要復述。

  4、總結課文,拓展延伸學了這篇課文,你對劉備和諸葛亮有哪些了解?從這篇課文中,你看出劉備是怎樣一個人呢?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其人其事,課外可以閱讀《三國演義》一書,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并記下你的新發現。

 。ㄔO計點評:教師運用開放性的閱讀教學,長文短教,不僅避免了煩瑣的情節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二、編寫劇本,重組信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本文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深受學生喜愛,因此,適于將課文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1、學習范例,了解寫法教師把自己事先根據課文編寫的課本。ㄈ纭恫荽杓罚┌l給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研究學習,初步了解劇本的基本寫法。教師可從場景的設計、語言的形式(獨白、對白、話外音)、人物的動作表情等方面加以指導。

  2、分工合作,編寫劇本以大組為單位,以課文為素材,根據課堂探究所得,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編寫課本劇。教師先扶后放,先指導編寫“一顧”,而后舉一反三,重點指導編寫“三顧”?梢詫ⅰ度龂萘x》中“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一回的有關內容編入劇本,也可以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創作。寫完后師生討論評議,修改劇本。而后布置各組成員的課外任務:①選擇合適的音樂配樂,如馬蹄聲、風雪聲、敲門聲、過渡音樂等;②配上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③給演員設計并準備服裝;④設計準備道具。各組安排好導演、演員、劇務,在課余時間進行排演。

  (設計點評:這一設計可謂巧妙。教師重視發揮學生的潛能,有意識地將課外信息引入課內,又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渠道。學生編寫劇本的過程,也就是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的過程,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我國著名劇作家曹禺曾說:“學生參加演戲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演戲里的人,就必須理解他們的思想與感情,要具備活潑生動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為訓練語言,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根據小學兒童愛動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齡特征,我利用一節課時間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表演前,教師組織學生對表演細節加以討論,讓學生細心揣摩并把握人物的語氣、神態、動作甚至心理,以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特點。鼓勵學生要大膽創新、大膽表演,看誰演得真實,演得感人。演完后,根據各組的表現,評出“最佳配合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導演”、“最佳演員”等,讓學生在說與動的氣氛中增強技能,品嘗成功的愉悅。

 。ㄔO計點評:課本劇表演將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它可以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發生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11

  本文略寫了劉備前兩次拜訪,詳寫第三次拜訪。文章特點明顯:

  1、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文中寫張飛和劉備對待諸葛亮截然不同的態度,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張飛嚷著要用繩子捆來,劉備生氣責備。這一對比突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2、精妙的比喻。本課共有三個精妙的比喻句,比喻句的結構大體相似。“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劉備聽了頓時茅塞頓開,像撥開了云霧見到了青天。”“我得到了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反復朗讀,明白比喻句中喻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并從中體會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與劉備之間的親密友情。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注意積累或遷移運用。

  3、本課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三自然段,精彩在哪?其一,是細節描寫。作者按順序娓娓道來,“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進”、……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劉備對人才的敬重與虔誠。精彩之二,環境烘托。本段開頭有一段秀麗的環境描寫。如“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巧妙地襯托了諸葛亮的性格特點。

  一▲

  我認為這一課,對比手法運用較為巧妙,第二自然段張飛的無禮和劉備對諸葛亮的尊重相對比;劉備決定去第三次和關羽、張飛的不同意相對比。這都是明顯的對比。

  此外還有隱含的對比,即人物身份的對比。

  一、張飛與劉備是結拜兄弟,諸葛亮是一位與劉備素未謀面的草民,為了請諸葛亮,劉備竟然斥責自己的結拜兄弟,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二、在理解劉備“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個時辰”時,也可以提醒學生人物身份的對比。劉備是當時漢獻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親國戚,而諸葛亮是一介草民;當時劉備47歲,諸葛亮只有27歲,一個是長輩,一個是晚輩。就這樣,劉備“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個時辰”。從而使學生對劉備的誠心誠意、尊重人才有更深的認識。

  二▲

  第一環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這是一篇歷史題材的文章,它選自中國古典名著,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一定要能激發學生讀名著的欲望,還要能激發學生探究歷史并能從中汲取精神養料的欲望。于是在開頭我作了這樣的設計,通過上學期有一單元表示人才華橫溢的成語的回憶帶領學生認識諸葛亮,并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介紹那個群雄紛爭逐鹿中原的東漢末年,像劉備這樣有著統一大業的雄心大志的主子對人才的渴望。以此來吸引學生眼球,將學生的目光定格在為什么像曹操、孫權、董卓這樣的擁兵數萬,占據險要地段,卻得不到諸葛亮,而沒有一兵一卒,徒有一皇叔虛名的劉備卻能請得諸葛亮是何原因,劉備身上究竟有什么魅力而走進文本。

  第二環節讓學生到文中發現劉備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誠心誠意。然后讓學生和文本進行親密接觸,用心去口味劉備的誠心誠意。

  小結課文時讓小三國迷來談談諸葛亮出山后都為劉備打了哪些勝仗?通過學生自己的介紹來激學生對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興趣。讀史使人明智,再讓學生談談劉備求賢渴、禮賢下士的故事給了我們哪些啟發,學生交流心得體會,并讓他們寫成一句座佑銘,就并告訴他們這可是一條成功秘訣,把他貼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每天讀兩遍提醒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第二環節的操作我設計了兩個語言實踐活動.

  一、想像張飛、關羽的心理活動感悟劉備誠心誠意

  預設:張飛的無理也不是沒有理由,請你們讀讀兩資料(補充他們桃園三結義、兩次去茅廬未見諸葛亮的資料)想像此次三顧茅廬,張飛說這段話時的心情。冬去春來,劉備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結兄弟關羽張飛都不同意。關羽想張飛想張飛嚷道:“這次用不著大哥親自去,他如果不來,我只要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聽聞此言,劉備想于是他生氣地說:“你一點兒也不懂得尊重人才,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他們不是手足親似手足,關羽、張飛的生氣是因為體恤兄長,覺得哥哥降低身份放下架子來請了兩次,這諸葛亮一介村夫也太不識抬舉了。劉備和關羽張飛自桃園結義后,整日形影不離共計大事,而此番卻叫張不要去,可見他真的生氣了。他氣他們的什么?是關羽、張飛的不尊重人才,不能理解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是他們的莽撞性格怕見了諸葛亮惹出亂子,拂了他的一片誠心,因而這里又有一種對兄弟的體貼。因此我補充了兩份材料,這樣對于劉備的認識會更飽滿,他不的尊重人才實際上是一種對人的敬重。對關羽張飛如是,對諸葛亮如是,所以他能赤手空拳打江山,他的部下大多是別人的降將,卻沒有一個人再背叛他。這便是劉備的成功之道,也是學生應該從這節課上能得的至寶。

  二、想像諸葛亮本人在耳聞目睹劉備的所作所為時的心理活動。

  此處通過對諸葛亮心理活動的再現,為下文他君臣二人的親密無間,如影隨形作一個鋪墊。以誠待人,使雙方都敞開心靈,這樣才能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君是名君,臣是賢臣,才使無不兵一卒的劉備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基業,形成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更使劉備尊重人才的美名得以傳揚。

  三▲

  從“劉備”的“誠”入手,似乎能帶動全文。

  1、為什么“誠”?

  2、怎么樣“誠”?

  3、“誠”的結果!

  四▲

  1、務簡求實。環節務“簡”,試想環節過于復雜,連老師聽起來都不甚清楚,何況學生?目標求“實”,這一課主要讓學生學到什么?竊以為:思想來說就是尊重人才,就表現方式來說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特點,此外還有環境描寫對人物特點的烘托。

  2、同意陸老師的看法。我還以為:“三”顧茅廬本身就說明了“誠”,打動諸葛亮的還在于劉備的尊重,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賢臣擇主而侍”所以我以為一要解決“尊重問題”,二要解決“人才問題”。

  3、想象人物心理,我以為甚好,有助于更深入理解“為什么尊重”“尊重的結果如何”。

  4、仿寫要慎重,學生一旦動起筆來,令人心焦,難駕馭。

  5、我的板書:三顧茅廬

  誠心誠意

  劉備------諸葛亮

 。ㄗ鹬兀------(人才)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12

  一、 教材解讀:

  《三顧茅廬》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的。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課文寫劉備三顧茅廬,一次比一次詳細,尤其是第三次拜訪,突出劉備虛心求教禮賢下士的精神。課文用張飛的莽撞、無禮,反襯劉備求賢若渴的態度。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地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物。

  4、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學重難點:

  1、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物。

  2、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8三顧茅廬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學過程:

 。ㄒ唬﹩l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度龂萘x》、群雄紛爭。

  2、板書課題。示范“茅”、“廬”兩字寫法;學生練習寫“茅”、“廬”兩字,寫在課題旁邊。

  3、解題。理解“顧”、“茅廬”意思。

 。ǘ┏踝x課文

  1、范讀。(或聽錄音)

  提問:誰“三顧茅廬”,劉備三顧茅廬干什么?“三顧茅廬”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瀆課文。

 、俳柚匆糇x準生字新詞;

 、谧x熟讀通順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③思考:通過讀課文,你了解到劉備、諸葛亮是什么樣的人?

  3、檢查自瀆情況。

  ①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A.生字卡片;

  諸葛亮 輔助 捆來 尊重 臥龍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時辰 策略 茅塞頓開 同塌 討論

  B.重點字音:

  疏 潺 晌 辰 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要求:不破詞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復讀,不唱讀。邊讀邊評議。

  ③感知文章主要結構:略寫前倆次,詳寫第三次。

 、苡懻摚和ㄟ^讀課文,你了解到劉備、諸葛亮是什么樣的人?

 。ㄈ┳鳂I:

  1、描紅

  2、抄寫生字新詞

  3、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吩(feng fen) 輔(fu fu) 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諸(zhu zu ) 臥(wo wu )

  板書:

  劉備:尊重人才 諸葛亮:雄才大略

  第二課時

  一、 教學內容:8三顧茅廬

  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有條理的復述課文。

  2、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之間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物。

  3、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學過程:

 。ㄒ唬⿵土暀z查

  1、出示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抽讀生字卡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

  思考: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劉備為什么還要去拜訪諸葛亮?

  (2)填空:

  劉備( )前往隆中( )諸葛亮,( )地( )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統一中國大業,但都沒有見著。

 。3)討論填空,理解重點詞語:兩次、拜訪、誠心誠意、邀請,體會劉備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誠態度。

 。4)指導朗讀,體會。

  2、學習第2——4自然段,

  過渡:劉備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第三次來到隆中諸葛亮的茅廬,終于見到了諸葛亮先生,請到了一位智謀過人的軍事,留下一段佳話。下面,我們來學習第2——4自然段。

 。1)小組學習。讀課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劃出劉備有關動作、語言、神態等詞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想一想。

 。2)討論問題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

  要點:

 、俚诙匀欢巍V攸c指導分角色讀張飛、劉備的話,討論,指導朗讀,細細感悟品味劉備對人才的敬重、虔誠;

  ②第三自然段。精讀賞析:“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個時辰、快步走進”等重點詞語的細節描寫;討論,指導朗讀,感悟劉備對人才的敬重、虔誠。

 、鄣谒淖匀欢。同塌睡覺、同桌吃飯等。

 。3)重點句理解。

  3、討論: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倮斫饩渥樱簞渎犃嗣┤D開,象撥開了云霧見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學,什么比做什么?體會比喻句的精妙。

 、 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諸葛先生,就象魚兒得到水一樣!比喻句教學,什么比做什么?體會比喻句的精妙。

 。ㄈ┛偨Y、寫作特點

  劉備、諸葛亮是什么樣的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人物的特點的,指名讀有關的語句。

 。ㄋ模┲笇褪稣n文。

  1、理清課文脈絡。

  兩次拜訪沒見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訪的經過 見面前

  見面后

  劉備、諸葛亮的魚水情

  2、看板書學生自由練說。

  3、指名復述。

 。ㄎ澹┲笇в谩皝淼健灰姟闭f話。

  1、指名讀:“他們來到隆中……秀麗宜人”。

  2、分析:寫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順序寫的?描寫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指導用“來到……只見

  4、自由練說,同桌說,指名說。

  (六)布置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部分作業

  板書設計:

  8三顧茅廬

  兩次拜訪沒見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訪的經過   見面前

  見面后

  劉備、諸葛亮的魚水情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13

  一、說教材

  《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成的,課文講述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文中著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等,贊美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課文第四節通過“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勝的策略”短短一句話,諸葛亮的奇才便可略見一斑。本課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小學生閱讀,細節描寫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環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方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強化寫作技巧的一個很好的素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國演義》里的人物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我們農村的孩子對里面的一些小故事也能略知一、二,但畢竟只是支離破碎的知道一點,不夠全面,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背景了解得更是不夠透徹。根據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結合我們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色,第一課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本課重點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3、 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系。

  4、 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中年級段學生的接受與理解能力的特點,我將目標3、4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思路

  以上教學目標,我將通過如下教學過逐一落實:

  (一)、談話導入,投石問路

  由于農村孩子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家長與老師對孩子課外閱讀的都不是太重視,所以導致孩子課外閱讀材料的匱乏。為了了解孩子課外知識面,我先以“知道中國有哪四大名著嗎?”這一問題引出《三國演義》,從而引入我的課題。這樣,既了解了孩子課外知識的接收信息,又使本課的導入水到渠成。四年級孩子處在中年級的末尾階段,識字教學上強調的是自主識字,所以為落實課標的這一教學目標,我在識字環節上采用的是放手識字:即課題中的“顧”與“茅”是一類生字,板書課題時隨機就完成寫字教學,在檢查讀文中就可了解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這樣,生字教學板塊在老師的扶與放相結合中巧妙完成。

  (二)、質疑導讀,理清文意

  提綱挈領,百毛皆順。文題是文章的眼,緊扣這個文題,展開教學,課堂教學流程就會有一條明晰的流線。故此,我先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解“三顧茅廬”的意思,并要引導學生清楚知道“是誰‘三顧茅廬’?怎么‘顧’的?”由此,為下面劉備誠邀諸葛亮出山的教學埋下伏筆。而且,第二個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由對課題的理解上引入到正文的教學中來。課文中的第一節“誠心誠意”一詞便是回答這一問題的。下面的教學就緊扣“誠心誠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自讀的基礎上自己感悟劉備的這份“誠意”。

  課文的第二、三節內容都是寫劉備邀請諸葛亮“誠意”,尤其是第三段后半部分,我把這一部分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來品味、感悟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這一環節,要注重引導學生讀讀議議,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真正做到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在本節的重點詞句的品讀中,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體會,落實課標中“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與完整!闭蛘Z文的學習在大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以使學生逐步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我們語文教學,尤其是中高年級的語文課教學要給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提供一個語文實踐的場,讓學生有鍛煉語言運用的平臺。那么寫體會、寫感受是學生對語言實踐的最好的鍛煉,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把對重點的詞句的理解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體會,哪怕是一句話都行。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課文的第四節是寫諸葛亮的雄才大略的,第五節寫的是劉備得到諸葛亮這一曠世奇才真是如魚得水,本節教學中只一筆帶過,只要通過這兩節讓學生感受到諸葛亮的是軍事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奇才就行,不必做過多的解釋。

  本課詞語很多,特別是一串又一串的四字詞組,有些詞語可在第一課時解決,如“三顧茅廬”、 “蜿蜒起伏”、“秀麗宜人”;而有些詞語必須得結合課文仔細深入理解如 “恭恭敬敬”“茅塞頓開”、“如魚得水”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切不可一帶而過,需放到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了(為了突出我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于是我把“恭恭敬敬”一詞的理解放在了第一課時)。

  (三)、賞讀拓展延伸:學完全篇課文,為了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明晰的思路,我要求學生再自由讀一遍課文,再次感覺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出輔佐自己成就立國大業誠心誠意的態度。為了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重點有所鞏固,我的作業布置的第一項就是描紅、仿寫生字各兩遍;為有效拓展學生學習空間與知識積累面,我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三國演義》,尤其是把《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找來讀一讀,比較課文與原著的異同,體會原著的語言風格以及編者的用意。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 篇14

  一、 導入設疑,揭示課題

  1. 說到“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謀”這些詞,你首先會想到誰?(諸葛亮)在中國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詞這樣一個曠世奇才為何偏偏選擇了當時尚無立足之地的劉備呢?這里要引出一個感人的故事——“三顧茅廬”

  2. 板書課題,理解關鍵詞:顧——拜訪;茅廬——茅草屋說說課題的意思

  【設計意圖】文中的第一主角無疑是劉備,而開頭偏偏從諸葛亮身上展開話題誰都知道諸葛亮才高八斗,是少有的人才,這樣的稀世之才又怎會被劉備所用的呢?由此設置一個懸念,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

  二、 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 分組出示三組詞語,指名讀,再齊讀

  第一組:劉備 關羽 張飛 諸葛亮

  第二組:群雄紛爭 茅塞頓開 三分天下

  第三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見底 青翠欲滴 秀麗宜人

  你有什么發現?練習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中描寫隆中景色的句子,說說寫了哪些景物?僅僅是寫景物嗎?說說自己的理解

  【設計意圖】這段景物描寫,有一定的獨立性率先品讀這段,為后文感知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好鋪墊,也避免影響品讀劉備言行的整體效果

  2. “三顧茅廬”,顧名思義,快速瀏覽課文,劉備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課文都寫了嗎?(前兩次一帶而過,詳寫第三次)

  三、 三顧茅廬表“誠意”

  1. 師簡要介紹背景及前兩次拜訪的經過

  【設計意圖】課文因篇幅限制,只詳細寫了第三次拜訪的經過,但為了更準確地理解人物情感,有必要讓學生對前兩次的拜訪情況有大致的了解在文本解讀中,既要關注到教材的節選片段,也要對一些情節的來龍去脈有所知曉,這樣才能高屋建瓴地引導學生解讀文本

  2. 讀了本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果用一個字表達,那會是什么字?(板書:誠)

  3. 第1自然段中哪些詞讓你讀出了“誠心”?(兩次前往,都沒見著,但劉備并不灰心,還準備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還沒見著,會怎樣?——也許還會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見到為止)

  【設計意圖】第1自然段內容簡短,光從“兩次”“誠心誠意”還不足以感知劉備的誠意這時,就需要借助教師的引導、補充文本以外的資源,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中,發現誠,感悟誠,表達誠,提煉誠

  四、 察言觀行話“尊重”

  1. 劉備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第三次來到隆中諸葛亮的茅屋,終于見到了諸葛亮下面,我們來讀第24自然段

  2. 小組學習,思考:a.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畫出劉備有關動作、語言、神態等詞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b.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諸葛亮雄才大略?

  3. 重點品讀張飛、劉備的話

  (1) 指名讀張飛的話,一個“嚷”字讓你讀出了什么?(表現出了張飛的性格粗魯,對諸葛亮不屑一顧)

 。2) 再讀劉備的話,你又從中讀出什么?(責怪、生氣,也表現出自己不可動搖的決心)

  (3) 分角色朗讀,對比兩人的不同態度,感受劉備對人才的渴求、尊重

  4. 指名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尊重?

 。1) “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文中兩次用了“輕輕”這個詞,給你什么感覺?(劉備舉手投足都很小心,生怕驚醒了諸葛亮)

 。2) 指導練讀這段話,讀出動作的“輕”,讀出劉備的小心翼翼、讀出劉備的誠心誠意、讀出劉備對人才的敬重與愛惜

 。3) 劉備等了多長時間?(半晌——指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好久;“一個時辰”即現在的兩個小時)

 。4) 這樣算來,劉備至少在臺階下站了兩、三個小時,依然不急不躁,恭恭敬敬地等候這樣的態度讓我們感覺劉備在恭候一位長輩或上級,事實怎樣呢?從年齡上看,劉備那時47歲,諸葛亮才27歲,劉備比諸葛亮年長20歲;從身份來看,劉備出身貴族,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人稱“劉皇叔”;而諸葛亮只是平民百姓一個,隱居山野,以種田為生兩人身份地位、年齡相差如此懸殊,而劉備竟表現得如此虔誠,怎能不讓諸葛亮感動呢?

 。5) 諸葛亮醒來后,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你從“快步走進”讀出了什么?

  5.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劉備的虔誠終于感動了諸葛亮,兩人見面、交談,又是怎樣一幅場景呢?我們下節課再看

  【設計意圖】通過算時間賬、算年齡賬,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劉備的一顆赤誠之心、敬賢之心

語文立體教學設計——《三顧茅廬》(通用14篇) 相關內容:
  • 三顧茅廬 練習設計(精選2篇)

    一、抄寫詞語三顧茅廬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麗宜人群雄紛爭茅塞頓開撥天云霧如魚得水二、照樣子,填詞。例:(輔助)大業()機會()形勢()時機()策略三、課文內容填空。...

  • 《三顧茅廬》優秀教案(通用13篇)

    《三顧茅廬》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歷史故事。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相對于其他段落,這一部分寫得平平淡淡,波瀾不驚,沒有細膩的刻畫,沒有動情的議論,只用了白描的手法寫了劉備的幾個動作:從離諸葛亮住處還有半里路...

  • 《三顧茅廬》練習設計(精選13篇)

    一、 看拼音,寫詞語。sān ɡù máo lú wān yán qǐ fú qīnɡ cuì yù dí xiù lī yí rén qún xiónɡ fēn zhēnɡ máo sè dūn kāi ɡonɡ ɡonɡ jìnɡ jìnɡ zhū ɡě 二、 組詞。...

  • 《三顧茅廬》讓知識內外溝通(精選13篇)

    ——對歷史性題材課文的一次探索無錫市羊尖中心小學 席麗新 《三顧茅廬》是蘇教版第七冊的一篇課文。它取材于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一篇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的文章。...

  • 《三顧茅廬》整體把握細節感悟 課外延伸(通用14篇)

    韓 霞 一、認真預習,搜集信息1.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了解與《三顧茅廬》有關的,但課文中沒有的內容,如故事作者、故事背景,故事的前因、后果,文中人物的其他故事等。...

  • 《三顧茅廬》讀·編·演(精選15篇)

    徐 華 軍 設計理念:《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 《三顧茅廬》簡要教學流程(精選15篇)

    佚名 師板書《三顧茅廬》師:同學們,看來你們都認真預習過課文了,因為我看到很多同學的課本上寫著“已經讀課文三遍,”,“認真讀課文五遍,”。OK,我來檢查一下,已經讀過課文三遍的同學請舉手。...

  • 對比閱讀與目標定位——我讀《三顧茅廬》(通用13篇)

    讀了多遍《三顧茅廬》,問自己:編者把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章節納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課文有承擔著哪些教學目標?課文與原作品之間有哪些異同,各自的價值分別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搭建起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橋梁?對比閱讀把課文、原作品...

  • 三顧茅廬·教學設計(通用15篇)

    班 級 四(1) 上課教師 談俊 教學時間 2011.03.08 教學課題 《三顧茅廬》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經典文學作品的改寫方式,對比較閱讀初步感知; 2、讀懂文中關鍵人物劉備的品質...

  • 《三顧茅廬》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一、教學理念:1、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探索自主探究的開放的課堂模式。2、以語言材料為載體,以課文為例子,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樂學、善學。...

  • 《三顧茅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1、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三顧茅廬》齊讀課題。2、通過昨天的學習,同學們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指名說)(板書:劉備 諸葛亮)二、精讀感悟,體會誠意1、師:劉備帶著兩個義弟去邀請諸葛亮,輔助...

  • 《三顧茅廬》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下面是小學語文課文《三顧茅廬》的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借鑒!篇一:《三顧茅廬》教學反思三顧茅廬是國標本教材四下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羅貫中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第三十七回改編而成的,文章任務人物形象描寫栩栩如生,文字...

  • 語文《三顧茅廬》優秀說課稿(通用14篇)

    說教材:《三顧茅廬》出自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這個單元主要講述的是歷史人物故事,分別是:劉備、祁黃羊、公儀休!度櫭⿵]》是根據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成的。...

  • 重要的是尊重 ——《三顧茅廬》教學談(精選13篇)

    重要的是尊重 (孫惠芳)——《三顧茅廬》教學談《三國演義》對每一位學生來說,應該富有很強的吸引力,其中一個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精彩紛呈,一環扣一環,書中各種人物特性栩栩如生,看了還想看,欲罷不能!...

  • 課文三顧茅廬教案(精選8篇)

    一、教材分析:《三顧茅廬》選自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的。課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在线制服丝袜国产 | 无码AⅤ最新AV无码专区 | 免费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v | 亚洲在线中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四虎影视网 | 欧美成人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精品韩国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风间由美无打码在线观看 | 9999精品免费视频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爱视频免费樱桃 | 免费看黄片毛片 | 亚洲乱妇 | 亚洲人午夜精品免费 | 日韩福利一区二区 | 中文天堂在线www | 成人av网址在线 | 91人成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日本三级美女 | 亚洲清清爽爽AABB | 国产精品麻豆网站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精品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男男网站18禁免费 |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超碰免费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91社区在线?清| 乱码精品一卡二卡无卡 | 初毛初精小男生GV网站 | 亚洲大片精品永久免费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1 | 久久情侣视频 |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太久视频在线观看 | 色多多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