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4》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3、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4、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5、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準備:帶調的6個單韻母和學過的10個聲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讀。
1、打亂順序認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卡片,看誰讀得又快又準。(集體讀)
2、按順序連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區分字母不同的發音方法。
(二)第二題:我會寫。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體認讀,再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可用順口區別。
2、對比抄寫,邊抄寫邊小聲念字母。
3、游戲:給聲母找朋友
把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的卡片分別貼在16個同學的胸前,這些同學依次走上臺,問:“誰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學胸前貼著可以與之相拼的韻母,就要立即走上講臺,站在他的左側,并大聲讀所拼出的音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2、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3、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看看讀讀。
1、看看圖上畫著哪些東西,你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音節: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3、讀音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二)第四題:我會連。
1、看看圖上畫著哪幾種動物?
2、拼讀音節,指一指音節所說的動物在哪里?
3、畫線把動物和相應的音節連起來。
(三)第五題:我會認。
1、打亂順序,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大、土、米、我、馬、地、爸爸、媽媽。(指名讀、開火車、齊讀)
2、給生字擴詞,看誰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詞語說一句話。
3、游戲: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發給學生,教師或請學生來組詞,說出一個詞語時,拿著詞語中所帶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臺來,并拿著卡片領著同學讀,如:“大,大家的大”。
《復習4》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
1、復習復韻母,能夠正確區分形近的復韻母。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并與相對應的圖片連接起來。
3、復習所學的詞語,并能選詞造句。
4、拼讀兒歌《拼一拼》,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想一想,三個圓圈和三條直線還能拼成什么圖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能夠正確區分形近的復韻母。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并與相對應的圖片連接起來。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讀。
1、卡片認讀單韻母:i e u r
2、你能把這些單韻母組成復韻母嗎?讀一讀。
3、讀:ie——ei iu——ui ei——er,說一說每一組復韻母有什么區別。
(二)第二題:我會連。
1、拼讀音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自己試著把音節和圖片連接起來。
(三)擴展活動。
1、比一比,看誰能認讀。
2、同桌的兩位同學輪流認讀卡片上的復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互相糾正。
3、拼拼讀讀,看誰拼得又準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所學的詞語,并能選詞造句。
2、拼讀兒歌《拼一拼》,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想一想,三個圓圈和三條直線還能拼成什么圖案。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我會認。
1、打亂順序,卡片認讀詞語。
2、誰能用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
3、這些詞語你能給它歸歸類嗎?說說你歸類的理由。(人稱、動物、動作)
(二)第四題:讀讀拼拼。
1、出示兒歌《拼一拼》,自由拼讀兒歌。
2、朗讀兒歌。(指名讀、齊讀)
3、拿出學生自己準備的三個圓圈和三條直線,拼拼小鴨和小兔。
4、小組合作:用圓圈和直線拼拼其它的圖案,看哪一小組拼出的圖案最多,最有趣。
《復習4》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3、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4、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5、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準備:帶調的6個單韻母和學過的10個聲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讀。
1、打亂順序認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卡片,看誰讀得又快又準。(集體讀)
2、按順序連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區分字母不同的發音方法。
(二)第二題:我會寫。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體認讀,再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可用順口區別。
2、對比抄寫,邊抄寫邊小聲念字母。
3、游戲:給聲母找朋友
把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的卡片分別貼在16個同學的胸前,這些同學依次走上臺,問:“誰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學胸前貼著可以與之相拼的韻母,就要立即走上講臺,站在他的左側,并大聲讀所拼出的音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2、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3、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看看讀讀。
1、看看圖上畫著哪些東西,你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音節: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3、讀音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二)第四題:我會連。
1、看看圖上畫著哪幾種動物?
2、拼讀音節,指一指音節所說的動物在哪里?
3、畫線把動物和相應的音節連起來。
(三)第五題:我會認。
1、打亂順序,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大、土、米、我、馬、地、爸爸、媽媽。(指名讀、開火車、齊讀)
2、給生字擴詞,看誰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詞語說一句話。
3、游戲: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發給學生,教師或請學生來組詞,說出一個詞語時,拿著詞語中所帶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臺來,并拿著卡片領著同學讀,如:“大,大家的大”。
《復習4》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4、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5、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6、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連。
1、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講清方法:從聲母b開始,按順序連線,學生用鉛筆試連。
3、問:你是怎么連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連)
4、連成了什么動物圖形。(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查。)
(二)第二題:我會擺。
1、看圖,猜猜圖上擺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學著他的樣子,擺擺我們已經學過的字母嗎?(鼓勵發揮想象)
3、讀一讀擺出的字母,可背順口溜。
(三)第三題:我會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學們的名字嗎?
2、師:每個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個字,如:……,但也有兩個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說說自己的姓和名嗎?同學的呢?
4、認讀聲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學的姓里有這些字母。
5、游戲,老師報同學的名字,大家立即說出姓的聲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2、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3、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教學過程 :
(一)第四題:我會讀。
1、以組為單位出示音節,指名讀。
2、說說每組音節有什么區別?讀和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領讀、帶讀、開火車讀、齊讀音節。
(二)第五題:讀讀連連。
1、自由拼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正音,強調沒有標聲調的,讀輕聲,要讀得又輕又短。
2、看看書上連線的一組詞語,為什么把它們連在一起?
3、學生試著自己連接剩下的詞語,并說說理由,教師校對。
4、說話練習:我把bō luó和yā lí連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屬于水果。
(三)第六題:我會認。
1、做摘蘋果游戲:一張貼有生字的蘋果樹插圖,請學生認認這些生字,會念的大聲念出來,并把這個帶生字的蘋果送給學生。
2、領讀、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3、誰能給這些蘋果找找朋友?
《復習4》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3、正確拼讀音節,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4、能夠根據音節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5、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6、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7、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描描讀讀。
1、先讀韻母卡片,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
2、按虛線描韻母,一邊描一邊想想這個韻母的讀音。
3、描完了再按順序讀一讀。
4、擴展活動,做游戲“找朋友”。
一部分同學舉聲母卡片,一部分同學舉韻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組成什么音節?然后一起拼讀一遍,若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不能拼成音節,說明朋友找錯了。
(二)第二題:我會連。
1、聽老師模仿動物的叫聲,猜猜是什么動物。
2、再讀一讀,圖下的音節。(要注意三拼音的讀法)
3、做“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說說自己喜歡哪種動物,找出這個動物名稱的音節,把他們連起來。
4、校對答案。
5、擴展活動:拼讀下面的音節。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2、能夠根據音節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3、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讀讀畫畫。
1、出示音節,拼讀音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什么時候要帶上這些東西?師:秋游快到了,讀幼兒園時要去秋游了,總是爸爸媽媽幫小朋友們理書包。現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書包該怎么理呢?要帶些什么東西呢?書上就告訴我們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3、這些東西只是給大家一個建議,你可以選擇,還可以帶些你認為有用的可這里又沒有提到的東西。請大家把你在秋游時想帶的東西用簡筆畫畫下來。
4、交流,并說說帶上這些東西的理由。
(二)第四題:我會講。
1、出示插圖,認讀圖中的兩個音節詞。了解獨木橋的特點。
2、小組合作,看清圖意,說說這幅圖講了什么?你能編一個小故事嗎?
3、小組匯報,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兒干什么?它們怎樣才能到達目的地?會發生什么事情?
4、自己練習講故事、指名講、同學點評。
5、假設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搶先過獨木橋,會造成什么結果?(適時地進行互相謙讓的教育。)
(三)第五題:我會讀。
1、卡片抽讀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你能選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
3、小組合作,選用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2、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
(一)第六題:讀讀背背。
1、出示詩歌《秋葉飄飄》,請學生自己試著拼讀,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會拼讀哪些音節,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3、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以詞語為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想象秋葉飛舞時還像什么?秋姑娘還會發來什么電報?(了解秋天的特點)
5、誰能試著背背這首優美的詩歌。
(二)第七題:我會讀。(系統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復習23個聲母。
(1)讀、背聲母。
(2)區別形近字母: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讀、背聲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復習24個韻母。
(1)分組讀:單韻母6個、復韻母9個、前鼻韻母5個、后鼻韻母4個。(重點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的連讀方法)
(2)對比讀: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連起來熟讀、記憶。
3、復習16個整體認讀音節。
(1)分類讀。
翹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個;跟韻母讀音相同;用大y帶頭的有8個;還有一個wu。
(2)熟讀,記憶。
《復習4》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內容及分析
本單元復習內容為人教版七年級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運用情態動詞談論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能力。整個單元的內容是圍繞情態動詞 can 展開的。通過本單元的復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情態動詞can 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才能,談論自己的喜好與意愿,能夠自薦或參加各種課外俱樂部,并制作海報,而且學會寫出招聘廣告.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和使用目標語,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多方面才能及團隊精神。第一課時引導歸納第十單元的基本知識要點,第二課時在掌握基礎上進行能力訓練。利用檢測習題,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提高。本單元復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學生掌握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運用句型進行交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及應用中,復習鞏固以前所學知識,并加以創新,并用到實踐中。把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通過伙伴交流,師生問答的形式,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運用情態動詞can談論能力,通過對目標語言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備的才能;通過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培養一種群體意識。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行為動作的表達法,而教學“談論能力”只是將情態動詞can用于這些表達中;情態動詞can在肯定旬、否定句和疑問句中的構成,和學生已經學過的be動詞的結構有相同的地方,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結構的異同以加強記憶。同時引導學生采用repeating和cooperating的學習策略,學習一些新詞匯,掌握一些重點句型,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精神并學會感謝人。
三、單元整體目標分析
1) 知識目標:
a學習重點詞匯:dance, swim,sing,play,chess paint,speakjapanese, play the guitar, art music, guitar, drum,piano,,trumpet,violin
b掌握情態動詞 can 的肯定句和否定句、情態動詞can 的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及肯否定回答;
c學會制作招聘廣告
2) 能力目標:
a學會運用情態動詞談論自己的喜好與意愿;
b運用情態動詞can 談論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備的才能;
c成立同學們自己喜愛的各種俱樂部并為其制作海報。
3) 情感目標:
通過實踐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并能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通過小組活動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指導學習積極與他人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團隊精神。
四、復習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i.復習詞匯:can,play,want
2.詞匯:guitar, dance, swim,sing, chess, speak, drum,trumpet,violin,play the guitar
3.句型:can you/he/she/you dance?
yes,i/he/she/we can./no,i/he/she/we can’t.
can bill play the guitar?
yes,he can,but he can’t sing. 語法重點:情態動詞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及肯定與否定回答、特殊疑問句的構成.
五、教法選擇、學法指導
教法選擇:
本課主要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利用教學圖片和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展開課堂pair 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談論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模仿操練;詞匯教學:演示講解、情景操練、反復使用;口語教學: 互相操練、對話練習、交際活動;閱讀教學:補充對話和填寫價格標簽;聽力教學:圖文配對和聽寫;寫作教學:聽寫詞句、模仿寫作;語法教學:總結規律、模仿操練。
學法指導:
1、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本節課將在課堂活動中把學生分成兩人一小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著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展他們的能力。
2、創設情景和有意義的任務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概括和推理能力,發揮他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六、課時及教學內容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教法選擇 資源準備 教學評價
unit 10 period 1 任務型教學、聽說法、認知法、討論法. 多媒體
音響 通過大量的圖片展示訓練,讓學生應用本節重點知識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知識點。
單元檢測 period 2
七、課時教案
教學內容 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 sectiona1a-2c)
課時 period 1 教學對象 學生 設計者 劉萍
教學過程
教學任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task 1
greeting and leading-in
(2’)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each other.
free talk 熱身和導入新課。
ppt
。
task 2
learning aims
(1’) 1、 showing the learning aims.
2、 ask ss to read it together. read the aims together. 通過讀目標,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掌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task 3
review the words(10’) 1、ask som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review the words .
2、ask them to make the sentences to practice “can\ can’t”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review the words .
2、make the sentences with “can\can’t”
3、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 利用圖片,通過大量的訓練讓學生再現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
task 4
talk about the clubs.(7’) 1. let them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ke the conversations.
2.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ke the conversations.
2、practice 根據圖片內容練習重點句型,重復操練一下這三組句型,以培養他們的運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task 5
writing (7’) 1、give the information ,then let ss write a poster .
2. ss write the poster.
3. show their poster to their classmates, then find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1、 use the information to write a poster.
2、show the poster in front of the clas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
3、read and remember the poster . 根據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引導學生完成本單元的寫作訓練,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能提高其寫作的能力和水平。
task 6
revision the important points 1、guide ss to 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this unit .
2、let them take the notes and remember the points . 1、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this unit.
2、take notes and remember it . 歸納小結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并引導學生記憶和掌握知識要點。
task 7
do the exercise 1、show the exercise ,then let them do it .
2、check the answers and explain. 1、do the exercises by themselves .
2、check the answers . 多途徑,多渠道聯系所學重點知識,檢測鞏固本節課所復習的內容。
task 6
homework 小結本課內容,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七、板書設計
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八、總結和幫助(反思及改進)
《復習4》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句子的組合要求和方式,明確使用語句銜接連貫在交際中的積極意義。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通過理解句間關系準確領會句群所表達的意思。
3、德育目標:在寫作中通過合理安排句群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掌握句子銜接的解題原則,能準確答題。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做句子連貫題大多憑靠語感,能夠從語法、結構和內容方面思考的學生較少。雖然在講解句子連貫習題時已經滲透方法和解題思路,但是學生的練習不夠到位,方法思路使用不熟練,因此需要通過復習課加強認。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語言銜接,是指句子與句子之間銜接自然、連貫,合乎人們的思維規律。語句的連貫是中學生語言運用方面的一個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所以經常在中考語文中出現。
二、句子銜接題的解題原則
(一)保持陳述對象的一致,話題的統一。
一個文意連貫的語段往往緊扣一個中心內容,所以各句的陳述對象也要求保持一致。
例1:橫線上應填入的一項是:
命運,其實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條鮮為人知的補償原則,它青睞
不斷拼搏的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獲也最多。
A、強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強者盡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雖然生活讓強者失去太多
D、讓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強者
【解析】:一般情況下,在一句話中要保持主語不變,這樣可以避免句意混亂現象的發生,會使句子更連貫。例句就一句話,它的主語是“命運”,這個主語應貫穿語句始終。A、B主語是“強者”,C主語的“生活”,只有D主語才是“命運”。
例2:根據表達需要填入橫線上恰當的一句是:
沙暴像魔鬼,它無情地摧毀前進道路上的所有東西;但它又是一個獨具匠心的“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驚嘆不已。
A、一些巖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
B、各種各樣“藝術”形態的巖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
C、常把一些巖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
D、常把一些巖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的是沙暴。
【解析】以上選項只有C句的主語“沙暴”與語段前句的陳述對象相同,因此填入C句后可使語段連貫,中心集中。
(二)、看前后是否照應
例3:根據文意,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須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鉆研,仔細揣摩。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A、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必須咀嚼揣摩。
B、有的書必須咀嚼揣摩,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
C、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
D、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有的書需要鉆研、咀嚼。
【解析】:語句要前后照應,上遞下接。這段話前兩句分別講了對待不同知識的兩種態度,后兩句應與這兩種態度相照應。所以,橫線上填的應對應第一句,比較分析選項可知應選C。
例4:與下面的話銜接最順當的一句是
生產襯衫的關鍵工序是上領子和上袖子。二廠和三廠這兩家襯衫廠各有所長,
A、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三廠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B、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好,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C、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好,二廠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D、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解析】要做好此題,就是緊扣關鍵詞“各有所長”和“二廠和三廠”。從順序一致性來看,應先寫“二廠”,再寫“三廠”,由此可以排除B、C兩項。而D項又不能跟“各有所長‘呼應,也要排除。只有A項先講“二廠”再講“三廠”,又突出“各有所長”。為正確答案。
(三)、看句式是否整齊,結構是否一致
例5:根據上下文,填寫在橫線上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少男少女們從我的身邊走過。飄動的黑發,_________,仿佛整個世界都洋溢著他們的歌聲和笑語……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輕盈的腳步,腮邊的紅暈像兩朵花
B、鹿一般輕盈的腳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紅暈
C、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紅暈,鹿一般輕盈的腳步
D、花一般清新的紅暈,鹿一般輕盈的腳步,清澈的眼神
【解析】:要注意前后語言表達的特點,盡量在句式上保持整齊和諧,以使語句更加連貫緊湊。“飄動的黑發”是偏正短語,觀察選項可知緊跟其后的應是偏正短語“眼神的清澈”,這樣排除了B、D。前面的句式一致,后面的句式也應一致,這樣就知道應選C。
例6:從上下文連貫的要求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于積累,________,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細小的石子雖不現眼,卻能鋪千里路。
B、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現眼的石子。
C、不現眼的細小的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現眼的石子。
【解析】該語段橫線后的句式為“雖……卻……”的轉折形式,選項只有A句與此句句式一致,填入后能使句式整齊,文意通暢。
(四)看語意是否連貫
例7: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電磁波輻射的最大危害在于這種時時刻刻圍繞我們的殺手是無形的。____。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電器帶來的低強度電磁波輻射,這種輻射污染不像農藥中毒、噪音污染那樣立竿見影,而是在不知不覺中緩慢地損害著人體。
A、一般說來,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多
B、既然如此,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多
C、一般說來,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少
D、既然如此,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少
【解析】:上下句語意要保持連貫性。首句說的是電磁波輻射是無形的,而后一句說的是過量的電磁波強輻射,前后并無承接關系,用“既然如此”顯然不銜接。這樣排除了B、D,再根據后邊說的低強度電磁波輻射大量存在,可知應選A才能保持前后語意連貫銜接。
(五)看邏輯是否合理
例8:下面語段橫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閣。瞧那遼闊、深邃汪洋似的的林海,______,橫亙在眼前,那情調是多么粗獷。
A、每一棵樹木都挺拔昂揚,一個勁地拼命向上長,閃爍著生命的光芒
B、莽莽蒼蒼,層層疊疊,涌著無垠的綠濤
C、濃綠的松柏,淡綠的楊柳,大葉的楊樹,小葉的槐樹,成行成列
D、橫如帳幔的林墻,邃如深淵的林窟,密如樁柱的林干
【解析】:語段有時在內容上還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即邏輯思維上應合理。語段寫的是登上峰頂所見之景,放眼望去看到的是遼闊、深邃的林海,這樣的景色是面上的景色,而不應是點上的,所以不能細寫某一棵樹、某一種樹或某一部分情狀。答案應選B。
例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相聲的關鍵在于創作。現在專門進行相聲創作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市場變化造成的。隨著文藝的多元化發展,其他藝術門類規模逐漸變大,相聲創作人員卻在分流,________________
A、因為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遠遠多于看相聲的,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寫小品了,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
B、因為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所以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有的寫小品了。
C、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有的寫小品了,因為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
D、有的改行寫小品了,有的寫電視劇了,因為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
【解析】空白處的前一個詞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適;“因為”后的兩個原因中,“看電視劇和小品”與上文的“寫電視劇、小品”聯系緊密,所以應放在前邊,而且“相聲創作酬金低”也是一個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題應選C。它體現了“現象—原因”和“主—次”的邏輯順序。
(六)看句意是否緊扣中心
對于某些試題,如不能從形式上加以選擇,可先從內容方面概括段意,提煉中心,然后再分析比較。
例10:與下面句子銜接起來最為連貫的一句是:
__________。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發明炸藥的諾貝爾,出版過詩集《兄弟們》和《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常常從數學王國到文學王國漫步,寫出了許多優美的散文。
A、說起科學家,就不能不聯想到文學家
B、文學作品并不都是文學家創作的,卓越的科學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學家
C、凡是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有文學方面的傳世之作
D、卓越的科學家,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學造詣
【解析】此題實際上是要求選擇一句能概括本段內容的中心句。語段中所列舉的科學家的共同點是具有文學才華,其著眼點是“一些科學家文學水平高”,而并非都是“文學家”或有“傳世之作”,所以根據材料提煉中心之后,只有D句準確概括了本段內容。
(七)看語句語境是否一致。
例11:為劃線處選句子,使上下文銜接。
__________,崖壁下有幾處墳地,墳前立著石碑,許多已經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伏在江里的石頭有的已經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A、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的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陽的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對岸。
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射在對岸的峭壁上。
【解析】題中“墳地”“殘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種凄涼的氣氛。A項“夕陽”“烘炙”“五彩”渲染的是一種熱烈的氛圍;D項“透明”格調清新,也與原文不諧,故A、D項要排除。C項雖也有“枯草”“落葉”之凄涼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對岸”,那“字跡模糊”就顯得不合情理了,不能做答案。只有B項,“冷”“萎落”“瘦削‘含凄涼感,與原文氣氛一致,為正確答案。
三、小結:
1、教師總結:句子銜接與連貫題要符合以下規律。保持陳述主體的一致性保持句子結構的一致性保持句子內容的相承性符合句序的邏輯性
2、針對規律,強化習題訓練
3、分析試題,歸納解題思路。
小結:關注五要點,巧做連貫題陳述主體防暗換。內容結構要對應。內在邏輯看句序。句式關注要統一。關聯詞語巧應用
《復習4》教學設計 篇8
第一單元復習教學設計示例
一.目標點擊
1.知識目標
(1)掌握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基礎知識。
(2)了解本單元四篇課文的有關內容。
2.能力目標
(1)學習鑒賞科技說明文、科技論文的一些方法。
(2)學習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寫作特色。
二.要點回放
1.有關作者
(1)《數學與文化》
齊民友,1930年生,安徽蕪湖人,數學教授,曾任武漢大學校長。
(2)《熵:一種新的世界觀》里夫金和霍華德:是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
(3)《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
梁思成(1901—1972),中國現代建筑學家,建筑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廣東省新會縣人。1923年畢業于清華學校,1924--192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27—1928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回國后從事建筑教育研究工作,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創辦清華大學建筑系并擔任系主任直到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美國耶魯大學兼任教授、聯合國總部大廈設計委員會成員。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他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研究,為中國建筑史的研究做了開創性的工作。1943年寫成《中國建筑史》一書。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重要建筑的設計的領導人之一。著作《梁思成文集》。
(4)《宇宙的未來》
斯蒂芬·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學家。1942年出生于英國牛津,自從患了側索硬化癥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失望和沮喪,開始了他的宇宙學研究。他后來在相對論、“大爆炸”和黑洞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宇宙學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30多年中,他一直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研究。現任牛頓曾經擔任過的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
2.常見生字詞
生字:熵 罄 廡 膨 脹 睇
詞語或成語:澤被 嘔心瀝血 絞盡腦汁 深不可測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夷為平地 告罄 無濟于事 萬變不離其宗 悠然自得 千篇一律 左睇右盼 荒謬絕倫 欲揚先抑 雜亂無章 尷尬膨脹……
3.課文內容
(1)《數學與文化》:本文論述了數學作為科學語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數學能夠影響人類精神生活的幾個特點,即數學的確定性、簡單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評價了數學在促進人類思想解放、使人類擺脫宗教迷信、不斷創新的歷史功績,把數學提到文化興亡、民族盛衰的高度來認識。
(2)《熵:一種新的世界觀》:本文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發,將熵的觀念引申到能源、環境等領域,對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問題表示了深深的憂慮。
(3)《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本文以介紹建筑創作為主要內容。建筑是時空藝術,“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指在時間、空間的綜合持續中,建筑創作的重復與變化。重復與變化相互矛盾相互統一。如果只強調重復,作品往往毫無二致;只注重變化,作品往往雜亂無章。一個成功的建筑創作則是重復與變化的辯證統一體。
(4)《宇宙的未來》:這篇講演,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宗教預言,再改動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主要探討了宇宙未來的兩種命運:一是繼續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于坍縮成一個點。膨脹還是收縮,取決于宇宙的平均密度。運用天體物理學理論,對宇宙的未來作出科學的論斷。
4.寫法鑒賞
本單元四篇文章是科技說明文和科技論文,寫得都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這于作者高明的寫法有關,現總結如下。
(1)《數學與文化》
語言品味:①準確,本文語言正像數學那樣邏輯謹嚴。
②生動,力求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來闡釋,使文章通俗易懂。
③流暢,文章充滿激情,筆力雄健,氣勢飛動,縱橫馳騁,無所不宜。
(2)《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論證方法:①引用論證
一是引用權威人士的話,二是引用民間諺語,來增強讀者對科學原理的理解能力。
②概括論證
概括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質,具有簡明扼要的特點。
③分析論證
本文用的最多的就是分析論證法。在簡述一個科學道理或提出一個觀點后,作者往往將問題分解開逐一論證。
(3)《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
分析方法:文章分析嚴謹而辯證,比較詳盡地介紹了一些著名建筑的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的關系,看法準確精當。
(4)《宇宙的未來》
本文體現了演講的特點:①生動的導引,開頭從古代的巫術和近代的宗教預言談起,增加了趣味性,深化了演講的主題——科學地求實精神。
②嚴謹的推理,本文作為一篇科學演講,其最終目的是讓人信服,而嚴謹的推理則能增強說服力,作者沒有對宇宙的未來作明確的預言,正說明演講者嚴謹的科學態度。
③幽默的語言,本篇演講的語言幽默,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使所論述的問題更易于聽眾接受。
三.方法指津
本單元學習的是科技說明文和論文,這些文章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文質兼美,給人以啟迪。學習的方法是提要鉤玄,提要鉤玄是韓愈所倡導的一種閱讀方法,它的意思就是要在閱讀中抓住文章的要點,領會其精神實質。
提要鉤玄的方法,具體有指出重點,剖析難點,概括內容,提煉觀點,分析觀點等,這就需要把閱讀、理解、分析、判斷、概括、推理等能力融合起來,在當代社會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尤其適用。
四、考點例析
[考點]2003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關于現代文閱讀的要求
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析]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題。
人類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挑戰。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向我們描述了氣候變化產生的災難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將使非洲成為受影響最廣大的地區;熱帶流行的瘧疾和寄生蟲病將向北蔓延,使歐洲出現流行病;地中海地區由于嚴重缺水會半沙漠化,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蕩然無存;在英國,肆虐的冬季風暴將變得司空見慣,東部的某些地方可能變得過于干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將大大減少甚至干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昔日繞道而行的臺風將頻頻襲擊日本,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而最為嚴重的影響,將是地球上數以百萬計的人由于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生產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到本世紀末,地球的平均氣溫將比現在升高3℃。這一預測是以近年來地球氣溫升高的現象和溫室效應為依據的。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生的保溫效應。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它可以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使大氣層保持一定的熱能。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直接影響著地表氣溫,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時,地表氣溫就相應升高。科學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環境的演化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全球氣溫將為—40℃,而現在全球平均氣溫為16℃。科學家們預言,人類如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比1850年工業革命時增加一倍。
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工業革命開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量越來越大,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同時,雷擊、蟲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壞也使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綠色植物遭到破壞。所以,要控制全球變暖,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大力植樹造林。有科學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全球我們必須樹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氣環境觀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愛護頭頂的這片藍天。
(2003年全國高考卷第7、9題)
1.下列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指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的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通過減少地表熱量向空中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生的保溫效應。
[分析]
此題重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能否在上下文語境中迅速準確地理解詞語的含義,是閱讀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標志。本文始終圍繞著“全球變暖”這一氣候現象來展開論述。其中涉及“溫室效應”的問題。那么究竟什么是溫室效應,考生對此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此題答案應該選A原文中說:“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生的保溫效應。”這一定義有四個關鍵詞,即“透射陽光”“密閉空間”“熱交換”“保溫效應”。B項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只有“熱交換”一個條件,可以排除。C項也與原文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D項只有“熱交換”和“保溫”兩個條件因而也不是正確選項。而A項保留了全部四個條件,只是前后順序作了調整,“透射”改為“接受”意思基本一樣,所以應選A.
2.下列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各國遲遲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不改變能源結構和大力植樹造林,以致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
B.1850年工業革命以來,大量開采和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結果,大大增加了溫室氣體的含量。
C.由于人類無限制的破壞,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升高。
D.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而人類對此卻束手無策。
[分析]
此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四個選項,都與生態平衡和氣候變化有關,有一定的干擾度要準確選出,就要仔細比照原文,看看哪一項所說的生態變化與人的活動沒有關系。A項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有關信息進行的歸納,顯然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因而是正確的,可以排除B項中的大量開采和燃燒也都是人的活動,也是正確的。C項直接點明是人類無限制的破壞,也是正確的。D項雖然提到人類,但“雷擊”和“蟲害”卻不是人的活動所造成的,所以不正確。因此,只有D項是正確的選項。
五、遷移練習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現在,在加強改善文藝評論的呼吁中,也涉及評論風格的多樣化,無疑,文藝鑒賞該是其中的一種。文藝評論與文藝鑒賞本是密不可分的。文藝評論雖屬于“論”,但必須以藝術現象引起的具體感受為出發點,因而,凡評論必有鑒賞。同時,文藝鑒賞在對于是形象的具體感受中,也必然伴隨著鑒賞者的觀念、傾向、認識、態度,因而,凡鑒賞也必有評論。但兩者在對文藝作品的感受與認識,又有側重不同與深淺之別。鑒賞更多的重感性,帶著主觀的個人喜愛;評論更多的重理性,要求客觀的科學分析。文藝鑒賞只是文藝評論的基礎,而文藝評論則是文藝鑒賞的深入;評論基于鑒賞,又高于鑒賞。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把某些評論拉回去,戴上一頂“鑒賞式”的帽子呢?這是因為,評論只要不停留在個人喜愛的鑒賞性階段,有著應有的客觀性與科學性,那么,它在風格特征上更多地保持著鑒賞的印記,便自有其特殊的魅力。這首先是它的論述比較具體形象。文藝鑒賞是一種由生動的藝術形象引起的精神活動,舍棄具體形象、具體感受的抽象思維和邏輯判斷,也就舍棄了鑒賞。因此評論展示作者的審美判斷呈現位“鑒賞式”時,其行文往往是生動形象、具體感人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風景畫!但它又不只是自然風光的單純描繪,《唐詩鑒賞集》是這樣賞析的:“細柳新綠,這不是春天的色彩嗎?黃鶯唱和,這不是春天的音樂嗎?白鷺從南方飛回,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冰消水漲,遠方的船兒不遠萬里而來,正說明人們已經開始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活動。這一切形象地構成了一個鮮明的主題——春天來了。”這里理性的思考沒有游離生動的形象;相反,正是從生動的形象中引出內含的意蘊。這類評論的論述還比較富有個性色彩。文藝鑒賞并不是消極的接受,而是一種積極的感受。鑒賞者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馳騁想象,對藝術進行再創造。由于鑒賞者的主觀條件不同,這“再創造”也就會呈現出它的差異性,帶著濃厚的主觀色彩,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誠然,文藝評論需要客觀的科學評價,不容主觀偏見;但優秀作品本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評論,鑒賞中的偏愛,往往使評論跳動著作者特有的觀察、感受與體驗,為評論帶來特有的色彩。當然鑒賞式評論僅僅是評論中的一種,而且,它只能用于評論文藝作品,對文藝思潮、文藝流派、文藝運動等文藝現象,它就無能為力了。同時,它還有自己的缺點,就是由于它容易溺于鑒賞者的偏愛,成為偏見,使評論失去公正的態度。所以,評論而為鑒賞式,也只限“式”,戴上一頂富有特征的“帽子”,而不能讓帽子成為自身。
1.對文中加線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抽象思維和邏輯判斷”指鑒賞中的理性思維。
B.“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明莎士比亞并沒有賦予哈姆雷特明確的性格特征。
C.“評論而為鑒賞式,也只限‘式’,戴上一頂富有特征的‘帽子”’中的“式”和“帽子”含義不同。
D.“讓帽子成為自身”意思是以鑒賞代替評論。
2.作者認為鑒賞中的“再創造”會呈現“差異性”,下面不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引得無數人一灑同情之淚,但魯迅說:“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
B.魯迅筆下的“阿Q”,有人認為是階級的典型,有人認為是民族的典型,還有人認為是人類的典型。
C.歌劇《白毛女》中的黃世仁讓人憎恨,喜兒則引人同情。
D.《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達吉亞娜是普希金心目中完美的俄羅斯婦女形象,但在今天的俄羅斯讀者心中卻是褒貶紛紜,莫衷一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評論必須以藝術形象引起的具體感受為出發點,鑒賞也必然伴隨著鑒賞者的觀念傾向認識和態度,這種密不可分的關系就是兩者的辯證關系。
B.鑒賞式評論的“魅力”在于理性的思考伴隨著生動的形象,跳動著作者由鑒賞中的偏愛產生的特有的觀察感受和體驗。
C.“優秀作品本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評論”,強調鑒賞式評論應注意角度的變化和內容的豐富。
D.鑒賞式評論容易溺于偏愛而成為偏見,使評論失去公正的態度,所以只能用于評論文藝作品,對其他文藝現象無能為力。
4.對本文論述的中心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評論與鑒賞的辯證關系
B.鑒賞式評論的短與長
C.文藝鑒賞的性質與特點
D.提倡鑒賞式評論
參考答案:
1.B2.C3.B4.D
《復習4》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的: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區分聲、韻母的字形和讀音,辨認整體認讀音節。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將全班同學分成三大組。
2.教具準備:多媒體、掛圖、錄音、音節卡、字母卡等。
活動時間:4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渲染)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其樂無窮的珍珠樂園游玩。你們高興嗎?不過,要想玩到各種各樣的游戲,可要動動腦筋,闖過一道道難關,才能玩得盡興。有信心戰勝困難嗎?
二、引導自主闖關,達到活動目的。
1.智取入門卷。(出示掛圖、播放錄音)
導游:要進入珍珠樂園,就得闖過兩關,才能獲取入門券:
1)分辨字形。2)讀準字音。
第一關:分辨字形。
導游:(出示一張放大的入門券)瞧,這就是入門券,上面貼著很多小圖片,請大家聽錄音,根據圖片意思找出相應的聲母卡貼上去,并讀出聲母。
參考答案: ná lā tǎ fǔ mǐ nǚ qì pá zhū zú chā cā shān sān
第二關:
導游:祝賀你們順利通過第一關,現在我還要考考你們,請大家自選其中的一個音節說一句完整的話,只要通過了這一關就可以拿到入場券了。
(點評:在活動中通過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對形近、音近的聲母進行區別,實現了拼音幫助識字、表達的功能。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語言,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巧碰快樂車。(發放貼有單韻母的碰碰車頭飾)
導游:樂園里的游戲真多!瞧!快樂碰碰車就在眼前,誰想開?(發頭飾)這六輛車相碰能碰出很多復韻母,若碰錯了,可就有危險了,碰對了,就請大家讀出來。
參考答案: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點評: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能自由表現,再加上老師適時的肯定和鼓勵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
3、勇闖魔鬼屋。(出示多媒體)
導游:快樂的碰碰車真是有驚無險啊!下面還有更驚險的等著我們呢? (電腦出示鬼屋通道)通道上分布著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這些前、后鼻韻母,讀對了,亮綠燈,錯了,就出現怪叫聲。
(點評:刺激有趣的學習,深深吸引了學生,有利于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將讀音容易混淆的前、后鼻韻母區分開來。)
4、漫游百花園。(放錄音、出示掛圖)
導游:闖過了心驚膽戰的的鬼屋,現在我們一起去漫游百花園輕松一下吧!(放錄音、出示百花園圖)你們看,這里有一片綠草地,要想欣賞到色彩艷麗的花朵,就要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從眾多的音節卡(有16個整體認讀音節和一些拼讀的音節)中智取整體認讀音節卡,若取對了,卡片下面會出現一朵朵你喜愛的花。
參考答案:(所有的整體認讀音節)
(點評:學生在認清、讀準音節的基礎上,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分辨,教師再抓住時機,及時糾正訂正,給了學生充分實踐的機會。)
5、喜駕觀光車。(出示列車圖、配樂)
導游:小朋友真聰明,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闖過了一關又一關,現在讓我們乘坐空中觀光列車一覽樂園全景,好不好?(配樂、黑板出示三輛列車。如圖)
請小朋友將聲母卡片、韻母卡、整體認讀音節按順序擺放在指定的列車車廂里,哪一組擺放得又快又正確,列車就能最先開動,你就能最早欣賞到樂園全貌了。
參考答案:按順序排列的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
(點評:在優美明快的音樂聲中,學生似乎找到了知音,學得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鞏固了漢語拼音的排列順序,也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復習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大家表現得也很棒,老師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會比現在更出色。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0
專題一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內容目標
具體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
能力2.1 認識生命形態的多樣性,理解人類生命離不開大自然的哺育。 2.2 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2.6 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到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感受學習的快樂和生命的美麗,養成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意識,提高關愛其他生命、維護生態平衡的覺悟,樹立服務社會和人民的奉獻精神,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學生能夠借助一定的素材資源,再現和再認“生命需要相互關愛”、“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和“珍愛生命,延伸生命的價值”等知識,懂得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處理實際問題。通過情景模擬和課堂訓練,鍛煉學生獲取信息并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資源分析】(一)學情分析1、針對的問題:學生基礎較薄弱,且不重視基礎知識,對時政問題關心程度不夠,也不能將時政材料與課本知識點有機的聯系起來。2、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區分本專題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掌握常考點并學會用課本的知識分析相關的時政材料。(二)考情分析近幾年的中考,此專題知識主要以選擇題為主,問答也有,但難度不大;(三)相關資源鏈接1、《指導書》; 2、廣州市近幾年的中考題;【重難點解答】1、教學重點:肯定生命、尊重生命2、教學難點:怎樣珍愛生命,延伸生命的價值?【學習評價】 1、學習卷 2、課堂學習評價【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方法】 情感激勵法、講授法、講練結合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課前準備】 1、收集近五年中考題及珍愛生命的相關時政材料;2、制作多媒體課件; 3、編寫學習卷【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
復習主題:珍愛生命
通過簡單的自我介紹,引入復習主題
異地教學,要快速拉近與學生距離,導入主題
考點梳理
☆ 生命需要相互關愛
學生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本專題的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網絡并說出這樣設計的理由。
師生合作,梳理本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做好筆記,實現知識的落實;通過師生合作共同構建知識體系,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的距離,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
☆ 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
☆ 珍愛我們的生命,延伸生命價值
走進考題
課堂檢測
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教師邊巡視,邊收集信息、發現問題,作簡單點評并滲透解題技巧。
針對性訓練,鞏固和落實知識,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
時政鏈接
變式訓練
教師展示“保時捷少女”材料,指導學生對材料進行變式訓練。
通過巧妙設疑和變式訓練,鞏固知識,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材料設問變化,熟悉回顧相關內容,令學生既強化做題能力又激發學生思維,收獲大于題目表面所給予的。
情感升華
師生分別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對“生命”的看法(或啟示),并作出“珍愛生命”的倡議。
鞏固知識,升華情感【板書設計】 為什么 (最珍貴、息息相關、意義、價值) 1、生命需要相互關愛 怎么做 (生命觀、生態觀) 是什么 (突出表現、更多表現 ) 2、人的生命具有獨特性 怎么做 (個性、優勢) 3、珍愛我們的生命,延伸生命價值——怎么做 (永不放棄、求生技能、肯定悅納、延伸價值)上課!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我是天河中學的郭嘉輝老師!在這特別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說一個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茫茫的星空中遨游,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登陸”的星球……找著找著,終于發現了這個——“地球”。她的美麗是因為有可愛的長頸鹿,有我最喜歡的蘿崗梅子,有名聞省港澳的蘿崗香雪,有出色的東區中學的學子們,有我們初三( )班可愛的孩子們,當然還有我,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民教師。我們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不分彼此,不分性別,我們的生命都同等重要,都需要大家相互關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復習《指導書》專題一的內容——第一課時《珍愛生命》。請同學們翻開《指導書》p15-16頁“珍愛生命”部分,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本課的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網絡并說出這樣設計的理由。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1
七年級英語(上)unit 8 復習教學設計關口初中:王小麗 一、 復習內容及分析 本單元通過談論出生日期“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 ”以及詢問父母親的生日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 my mother’s birthday is january 9th,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it is…… 以口(筆)頭談論出生日期,詢問了解父母、同學的生日以及了解中國的重要節日(niationary day. children’s day ,women’s day 等)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問答、談話討論等訓練形式完成目標語言輸入。以談論when is your birthday ? when is teacher’s day? when is your school day/english party/art festival?本單元內容符合學生的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達到提高學習興趣的教學總目標。二、單元整體目標分析知識與能力:1.詞匯:a.理解并識記十二個月份的名稱、序數詞1到31的表達法、單詞date happy age old birthday party trip art festival chinese music year,b.掌握speech contest how old basketball game volleyball game school day year old2.句型: (1)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2)when is vera’s birthday? vera’birthday is january 21st.(3)how old are you?i’m thirteen.(4) when is his/her birthday? his/her birthday is… .3. 掌握序數詞的構成和日期 ( 年、月、日 ) 的表達法4. 正確使用 when 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日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口語交際。5. 能夠將所學語言用于寫作。過程與方法 采用任務型復習、合作交流等復習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自主復習,鼓勵學生大膽運用語言,并在語言使用過程中掌握鞏固新知。通過pairwork, free talk反復練習使用,達到熟練使用新句型的目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復習本單元的內容,通過兩人對話、小組活動、查詢一些名人的生日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學習主動性。通過談論父母的生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孝敬父母,三、重點難點 月份、日期的表達,詢問和回答生日和年齡。 四、教法、學法指導 任務型復習教學法、交際法、練習法等。自主復習與小組合作相結合,聽說與讀寫相結合,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相結合。
教學內容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revision) 課時 1課時 教學對象 七年級學生 執教者 王小麗 一、 教材內容分析 復習談論出生日期“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 ”以及詢問父母親的生日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 my mother’s birthday is january 9th,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it is…… 以口(筆)頭談論出生日期,詢問了解父母、同學的生日以及了解中國的重要節日(niationary day. children’s day ,women’s day 等)為本單元的復習目標,問答、談話討論等訓練形式完成目標語言輸入。以談論when is your birthday ? when is teacher’s day? when is your school day/english party/art festival? 本節課重點是復習和鞏固本單元的詞匯和目標語言,能熟練正確的運用于語言實踐中 二、復習目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識與能力: 1) 掌握詞匯 birthday , date , month , january , february , march , april , may , june , july , august , september , october , november , december , date , birth , age , old , speech . contest . trip , party , event , an , festival , pop , concert , chorus , lecture , music ; 2) 掌握序數詞的構成和日期 ( 年、月、日 ) 的表達法,運用詢問和談論日期的目標語言并運用所學知識安排活動。 3) 正確使用 when 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日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口語交際, 能夠將所學語言用于寫作。 2.過程與方法: 運用 summary 和 pairwork, free talk 的學習策略。在復習教學中,運用問答、對話演練與練習,促使學生不斷地使用所學內容,從而提高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部分主要是復習、鞏固 “ 詢問和談論日期 ” 的目標語言。通過互相詢問課內外活動的安排日程,可以使學生學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問,并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和友情。 三、重點、難點 重點: a.掌握詞匯 birthday , date , month , january , february , march , april , may , june , july , august 。 september , october , november , december , speech ,contest, trip , party , event, an , festival , pop , concert , chores , lecture , music ; b.運用詢問和談論日期的目標語言 難點:使用 when 引導的特殊疑問句詢問日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寫作之中 四、教法選擇、學法指導 教法: 問答法 歸納總結法 學法: 聽說法、讀寫法、合作交流 五、資源準備 課件、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任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step 1 show revision contests look and read 讓學生明確復習內容,形成知識框架 step 2 1.show the new words about months: art festival music festival english party chinese contest 2.explain the phrases 1.guess the new words and then read them loudly, spell them. 2.speak and practice 3. pairwork, 復習詞匯,檢查學生詞匯識記情況 step 3 pairwork ask ss work in pairs to ask and answer: eg: ①-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march 2nd. ②-when is her birthday? -her birthday is march 18th. ③ what things can you do at school? a: do you have a school day? b: yes, we do. a: when is it? b: it’s april 19th. a: do you have an art festival. b: no, we don’t. 1. work in pairs and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2. free talk 通過合作交流自由談,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step 4 practice ask ss to practice practice 練習鞏固,掌握語言目標 step5 summary guide ss to summarize the language points we review in this class . summarize the language points we review in this unit. 通過小結,進行歸納和整理 step 6 homework (writing) show homework practice writing 為學生拓展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了展示平臺,培養寫作能力。 七、板書設計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revision) 1.words: birthday , date , months ( january ,february ,….) art festival music festival english party chinese contest 2. sentences: (1) 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2) when is his/her birthday? his/her birthday is… . (3) how old are you?i’m thirteen. (4) do you have….?yes, we do. /no, we don’t. . 八、總結和幫助(反思及改進)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2
一、 掌握說明文的一般知識。
二、 學會閱讀一般的說明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復習說明對象及其特點,說明順序。
一、 指明本課的教學內容:
復習說明對象及其特點,說明順序
二、 用問答式復習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1、什么是說明文?說明文以什么表達方式為主?
說明文是以說明這種表達方式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常見的說明文有幾種類型?本冊課文中有哪幾個單元哪些課文是說明文?
A、事物(形狀、構造,發展變化) B、事理
第一單元1-5課,第三單元10-14課,第五單元19-21課。
3、閱讀說明文一般要抓住幾個方面?
A、 指明說明對象及其特點, B、理清說明的順序,
C、掌握說明的主要方法, D、體會語言的準確性。
三、 復習閱讀說明對象及其特點、說明順序的方法。
1、說明事物必須抓住事物的特點。什么是事物的特點?
事物的特點是事物相互區別的標志。
2、指出《中國石拱橋》、《核舟記》、《隆冬話竹》、《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說明對象及其特點。 A、《中國石拱橋》: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很廣、大小不一、形式多樣。
B、《核舟記》:核舟:體積小、雕刻內容多、技藝巧。
C、《隆冬話竹》:竹子:外形典雅、氣質剛勁。
D、《活板》:活板印刷:活。
E、《宇宙里有些什么》:宇宙:物質的、無窮無盡的、運動發展的。
3、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以《活板》、《動物尾巴的功能》、《隆冬話竹》為例說明。
A、 題目:《活板》:活。
B、 首段:《動物尾巴的功能》:動物的尾巴形狀萬千,妙用無窮。
C、 關鍵詞句:《隆冬話竹》:外形典雅,氣質剛勁。
4、怎樣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說明中心(主要內容)?
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第12—17段(P169—170)的主要內容。
說明宇宙是無窮無盡的。
方法:說明中心=說明對象(宇宙)+特征(無窮無盡)
注意:如果一段說明文將說明對象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說明或列點說明某一對象的特征,概括時不可以偏概全。
如:《向沙漠進軍》第五段(P100)的說明中心。
抵御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培植草皮。
5、我們學過的說明順序有哪幾種?每種還有哪些小類?以學過的課文為例說明。
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如《核舟記》:頭—艙—尾—背。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多在事物的發展變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國石拱橋》:古—今。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的內在聯系。
A、 先總說后分說:總—分:《向沙漠進軍》第4、6段;
分—總:《宇宙里有些什么》第3—6段;
總—分—總:《中國石拱橋》第5段趙州橋,《核舟記》全文,
《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全文。
B、 先主要后次要:《向沙漠進軍》第5段。
C、 先原因后結果:《中國石拱橋》第9段。
D、 由現象到本質:《什么是生態平衡》。
E、 由性能到功用:《隆冬話竹》。
F、 由一般到特殊:《隆冬話竹》第9段竹子的種類。
G、 由整體到局部:《中國石拱橋》第6段盧溝橋。
注意:⑴時間順序:有表示時間的詞語,如:朝代、數字等。
⑵空間順序:有表示方位的詞語,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幾種不同的說明順序,應分別指出。
6、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
⑴把握該段(篇)說明的中心和重點,分析思路。
⑵概括要全面,要抓住重點,語言要簡潔,格式為:說明了什么。
⑶劃分標準要統一,或按時間或按空間或按邏輯。如,總分總結構分三層,總分、分總結構為層。
四、 課外練習。
第二課時
內容:復習說明方法,說明性語言的特點。
一、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及學到的方法,指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復習說明方法,說明性語言的特點。
二、復習說明方法。
1、本冊學過的說明方法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⑴下定義: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如等邊三角形是三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如河系的定義169頁、生態平衡的定義122頁)
⑵舉例子:舉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說明事物或事理。(如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課舉了趙州橋、盧溝橋,《隆冬話竹》第二段,為了說明竹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作者舉了許多巧妙地提到了竹的成語,《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第4-7段。)
⑶分類別:按一定的標準,不能有從屬或交叉關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內容都分完。如人分為男人、女人。(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中第3-5段大、小、中恒星,《向沙漠進軍》中第4段游擊戰、陣地戰,《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第二段分類。)
⑷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辭把抽象、復雜的事物說得深入淺出、具體生動。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虹)《向沙漠進軍》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把風沙比作沙漠逞強施威的武器,把水當作征服沙漠的武器。《宇宙里有些什么》第2、9、12段。
⑸作比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說明的事物相比較,一定有兩個方面。《宇宙里有些什么》密度小:比我們用抽氣機造成的“真空”還要稀薄得多,《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第5、6段。
⑹列數據;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點最準確、最有說服力的方法。
竹子的種類95頁,趙州橋、盧溝橋的長度、寬度,恒星的表面溫度。
⑺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中國石拱橋》中引用張嘉貞、張族的話,《隆冬話竹》引用蘇軾、李白的詩句。
2、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打比方:像、是、當作,就是比喻。
⑸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⑹列數字:數詞,概數、確數。
⑺引言論:引用,標記是引號。
3、這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共同的作用是說明事物的特征,但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如打比方:形象生動;列數字:準確;舉例子、作比較:通俗、具體;引言論:印證;分類別;條理清楚。
注意:說明方法一般用三個字表達,不要與修辭方法、表達方式混淆,表述要規范。
四、復習說明性語言的特點。
1、說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體現在修飾、限制性的語言運用,同義詞的選擇上。如課文104頁第二、三題,172頁第三題。
2、方法:⑴修飾、限制性語言:用刪除法,去掉有什么不好?
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不能刪去,該詞說明了什么,如刪去有什么不好。
⑵同義詞的選擇:用置換法,換了有什么不好?
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茫無涯際)。
辨別同義詞的細微差別,如詞義、搭配、范圍、感情色彩等方面。
五、 說明文的閱讀探究能力。
說明文的閱讀探究主要是對信息的處理。
1、數據分析:《祖國的大豆》運用數據分別說明了什么?
2、圖表閱讀:⑴看清圖表;⑵從圖上找規律;⑶用簡潔的文字表達。
六、課外練習。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3
sbiii units 7~8 a christmas coral &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圣誕頌歌
素材新挖掘
考點1. anyway adv. 無論如何;即使如此
anyway, i suppose i will have to let you have it.
what is an addiction, anyway?
上癮到底是怎么回事?
anyway adv. 無論如何;不管怎樣
anyway adv. 用任何方法、方式
anyway adv. 到底; 究竟
(1)i shall go and see him _____________(無論如何).
(2)she told me to do the job ______________(任何方式)i wanted.
(3)how old are you _______________(到底)?
(4)it may rain, but anyway i shall go out.(替換)________________
(5)無論如何,我必須說出真相。(寫作小練筆: 主謂賓; tru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yway
anyway
anyway
anyhow
anyhow i must tell the truth.
【高考鏈接】
i’m certain david’s told you his business troubles. _______, it’s no secret that he owes a lot of money to the bank.
a. however b. anyway c. therefore d. though
【答案】b。
【解析】anyway得意思是“不管怎樣;無論如何”, 句意為“不管怎么說,他欠銀行很多錢是公開的秘密了”。therefore干擾性很強,但上句并不是下句的原因。
考點2. admit vt.承認;允許……進入(或使用)
but you must admit that it hasn’t, so far!
i must admit that i'm hungry.
我不得不承認的確肚子餓了。
admit vt. & vi. 許可進入;準許進入;接納
admit vt. 承認
admit vt. 容納(同義詞hold, seat)
(1)john has ___________(承認)breaking the window.
(2)i have a ticket that __________(準許進入)a member plus one
guest to the park.
admitted
admits
(3)he ______________(被接納)to the hospital suffering from burns.
(4)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認作了錯事).
(5)他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寫作小練筆: 主謂賓; cr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i must __________, it's more difficult than i thought it would be.
a. object b. apologize c. admit d. regret
c。i must admit可用于插入語。句意是:我必須承認,這比我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高考鏈接】
some parents are just too protective. they want to ______ their kids from every kind of danger, real or imagined. (XX年高考湖北卷)
a. spot b. dismiss c. shelter d. distinguish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動詞辨析。根據上句some parents are just too protective可知下文要說父母們想庇蔭孩子們不受到任何傷害。shelter用作動詞可表示“保護;庇護”。spot“弄臟,認出,發現,定位”,dismiss“開除,使解散”,distinguish“區別”。
was admitted
admitted having done wrong
he admitted his crime.
考點3. occupy vt. 使忙碌;使從事;占有
my business occupies me constantly.
now some trouble occupy my mind.
現在我的腦子里被很多煩惱事占據著。
occupy vt. 使忙碌; 使從事
be occupied in doing 忙于
occupy vt. 占領;占據
(1)the workers were ____________(忙于)building new houses.
(2)the large table____________(占去)most of the room.
(3)he __________(充任)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4)the house next door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直沒人用)
for some months.
(5)這座位有人嗎?(寫作小練筆:主謂(被動); se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ccupied in
occupied
occupies
has not been occupied
is the seat occupied?
考點4. acquire vt. 學到(知識等);獲得
instead we learnt or acquired mother tongue b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people around us.
we must study hard to acquire more knowledge when we are young.
趁著現在還年輕,我們必須刻苦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
acquire vt. 獲得;取得;擁有;得到
acquire vt. 得到
gain vt. 得到
obtain vt. 得到
win vt. 得到
achieve vt. 得到
(1)the collector has ____________(收集到)a fine collection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s.
(2)she _________(獲得)a knowledge of the english by careful study.
(3)some people go back for their education to ________ (獲得)another
degree or diploma to impress the society.
acquired
acquired
acquire
(4)some smoking and alcoholic drinks are an ___________
(后來習得)taste and are not in born.
(5)we must treasure experien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血的代價換來的).
(6)他的財富是怎樣得來的?(寫作小練筆:主謂賓;weal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5. instruct vt.教;指導;指示
we also have textbooks,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to instruct and assist us in the process, and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study methods and skills.
the teacher often takes the trouble to instruct his students.
那位老師經常不厭其煩地去教導他的學生。
instruct vt. 教;教授
instruct sb to do sth 命令
instruction n. 教授;命令
instructor n. 教練
instructions=directions n.(復數) 說明(書)
acquired
acquired at the cost of blood
how did he acquire his wealth?
(1)mr smith __________(教授)a class in history.
(2)she __________(教給)him how to do it.
(3)after having been __________(指令)to drive out of town, i
began to acquire confidence.
(4)children must be instructed in road safety before they are
allowed to ride a bike on the road.(英譯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我得到指示)to wait here until the
lecturer arrives.
(6)這老師教我們的地理課。
(寫作小練筆:主謂賓+介詞;geograph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6. adopt vt. 采納;接受;收養
if we want to becom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we should try to adopt some of the study habits and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above.
instructs
instructed
instructed
必須先教兒童道路安全的知識,才可以讓他們騎自行車上街。
i've been instructed
the teacher instructed us in geography.
he's not our natural son we adopted him when he was three.
他不是我們的親兒子----他三歲時我們領養了他。
adopt vt. 收養
adopt vt. 采取;采用
adopt vt. 生僻義:正式通過
(1)would you give us a brief account about the new practices you
____________(采納)?
(2)the old man _________(收養)a child as his son.
(3)they ____________(采用了)our methods.
(4)the resolution was ___________(通過)by a vote of 180 in favour to
10 against it.
(5)she decided not to adopt her husband’s name after she got
married. (替換)_________
(6)new methods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_________________
(被采納) in this institute.
(7)我們采用了他們的教學方法。(寫作小練筆:主謂賓; teaching, w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ve adopted
adopted
adopted
adopted
use
are adopted
we adopted their teaching ways.
考點7. make sense of弄懂……的意思
and perhaps most puzzling of all, how were we able to make sense of what we heard and distinguish the mistakes and errors from “good” language.
can you make sense of what this novelist writes?
你懂得這位小說家所寫的東西嗎?
make sense of 弄懂……的意思
make sense 有意義
(1)please ________________(弄懂)these marks on the blackboard
immediately.
(2)can you make sense of what this author said? (替換)_________
(3)你看得懂這首詩嗎?(寫作小練筆:主謂賓+介詞;poe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8. if they were not, they would not be ready to experiment with new forms and to make mistakes, both of which contribute to their increased ability to learn.
make sense of
understand
can you make sense of this poem?
如果他們不愿意這么做,他們就不愿去試驗新的形式和去犯錯誤,這兩點都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
this shop sells a wide range of watches, all of which are the best.
這家商店賣的手表都是精品,而且種類還非常多。
both of which引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其結構是:代詞+ of +關系代詞
(1)ann has a lot of books, ________________(其中大多數)he has
not read.
(2)i have seen many discussions on this topic, _______________
(其中沒有)has been particularly satisfactory.
(3)his new job has several advantages, ______________(其中之一)
is a large salary.
(4)the old man has three daughters, ______________(其中全部)
are teachers.
most of which
none of which
one of which
all of whom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小數的認識,能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比較小數的大小,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用小數描述一些簡單的事物,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達標檢測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揭示課題。
孔子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家,他的許多觀點成為了我們后人學習和借鑒的典范,如他的主張:溫故而知新。意思是說溫習已學的知識,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強調了復習的重要性,指引我們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及時的復習。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回顧我們學過的第三單元《認識小數》。(板書課題:認識小數的整理與復習)
二、交流預習。
1.打開課本p44,討論訂正“回顧與整理”的問題。
2.權力大派送:小組長選出你認為最優秀的預習卡。
三、反饋信息。
1.誰來說說本單元你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指名兩位同學說,評價后全班口述,老師板書。
2.下面請各小組長把最優秀的預習卡拿到上面來展示供大家學習和欣賞,讓其中的幾個同學說說為什么選這張。
3.總結。我們同學的預習卡不但做得精美而且內容豐富,把本單元的內容詳細地整理出來了。我建議回到教室把它們粘貼在黑板下方。下面我們深入一些來復習這些內容。
四、深入復習各個知識點。
(一)小數的意義、讀寫和性質。
1.誰來舉例說說什么是小數的意義?
2.小數怎么讀?比如……
3.小數的性質是什么?能舉個例子嗎?
4.打開書本p44—45,馬上做第1、3題,檢測一下自己。
(二)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
1.說到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老師想借用電腦和大家一起回憶,好嗎?
2.電腦隨機出示,全班齊回憶,老師提問:小數和整數的相同點是什么?
(三)比較小數的大小、改寫、求近似數。
1.下面還剩下3個知識點了,你想選哪個內容舉例說說?
2.隨機質疑。如:小數的改寫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求小數的近似數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示幻燈片)
五、質疑。
本單元中你認為哪個知識點最難?學生回答。經過今天的整理,這些問題是否還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呢?下面的補充題是老師給你們量身定做的,做完之后求小數近似數這問題就不難了。
六、鞏固練習,克服難點。
1.幻燈出示習題,學生做題。(不用抄題)
2.小組長做好了,幫老師批改組員的檢測。
3.老師收集各小組的情況,總結評講。
七、達標檢測。
剛才的練習還有些同學有點小錯,不要緊,練多會有進步的,小雛鷹也能搏擊長空,雛鷹們,你們是否愿意到更廣闊的天空去大展身手呢?下面有兩個階梯的題目,階梯一稍微容易些,階梯二難一點,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其中的一個階梯來做。
1.組長做好給老師批改。
2.組長幫組員批改。
八、總結學情。同學們,你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表現怎樣?如果最多能獲五顆“☆”,你認為自己能獲幾顆?用手指來表示?今天同學們的表現讓老師非常滿意,大家積極思考,動作迅速,思維敏捷,構建了一個靈動的課堂。
九、布置部分學生的作業。
選做階梯一的同學回去嘗試做階梯二,不是很難,老師相信你們也能達標。
教后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覺得自己有幾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地方:讓學生提前預習做好預習卡,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自己整理知識,并且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還在課堂中安排了達標檢測。
學知因,教知不足。這節課也留下很多遺憾:
1.在展示優秀預習卡時,如果我也能把自己整理的預習卡拿出來與學生的比對一下,或讓小組長說說為什么選這張,學生評判更有標準。
2.在整理小數時,如果能加強一下它與整數的聯系,能達到新舊知識的融匯更好。
3.學生提出的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師要更著重強調一下。
4.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教師應該多一些激勵的語言,不要怕耽誤進度而讓氣氛沉悶下去而不作為。
5.課前預見性不足。做課本練習沒想到花時太多,而做達標檢測時學生答題那樣迅速,是我忘記本班學
生特點而估計不足,否則有一些學生能當堂完成檢測就顯得課堂完整些。
6.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中部分和整體的關系。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熟練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用這部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和加強,提高學生計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復習分數部分,包括分數的意義、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分數的比較大小、異分母分數的混合運算到分數應用題等內容。
教材設計圖文并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數學不感到枯燥無味。練習題的設計層次分明,有一定的梯度,使學生的學習賦有挑戰性。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在此基礎上本學期又進一步學習了分數意義、分數的基本性質及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等內容。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些內容已經沒有了新鮮感。因此,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就成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所以創設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教學設計
師:我們學習了有關分數的許多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整理、復習本學期有關分數的內容。
(一)理解分數的意義
1、說一說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分數,誰能說出幾個分數?
(設計說明:學生在說的同時,教師把分數寫在黑板上,并請學生說出每個分數代表的意義。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強調“平均分”。)
2、 寫一寫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看來大家對分數的意義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請你觀察下列圖形,你能用分數寫出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嗎?并把它化成小數。
(設計說明: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后,派代表在投影儀下展示,并說出計算順序以及算法,能簡算的要簡算。)
2、 挑戰賽
看誰能最先把其中的三把鎖打開,又能很快地把其余三把鎖的答案寫在鑰匙上。
(三)分析問題
1、星期日小強和爸爸爬香山,進公園后,用20分鐘走了全程的 ,接著又用25分鐘走了全程的一半,最后5分鐘登上了山頂。
(1) 小強前45分時間共走了全程的幾分之幾?
(2) 最后5分鐘到達山頂的路程是全程的幾分之幾?
(設計說明:本題出現了較多的多余信息,所以學生在解答時往往會將多余的信息運用到解題中去,從而造成解答的錯誤。為了較清晰地分析題目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讓學生在解答時畫出線路圖,這樣能比較直觀地分析所給的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有條件的班級,也可以讓學生到操場實際走一走,提供他們一些實際感受的機會。然后請學生先獨立地完成,在此基礎上,用畫圖示范的方法進行講解。)
2、元旦到了,五年級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聯歡會,同學們開始為這個聯歡會做準備。全年級一共有300人。老師讓其中 的學生打掃教室, 的學生布置會場, 的學生外出買獎品。
(1) 全年級共有幾分之幾的同學有自己的任務?
(2) 還剩下幾分之幾的同學沒有自己的任務?
(3)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說明:本題比較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喜歡解決。題中的300人是個多余的信息,有些學生會被它干擾。因此,在進行評講時,要著重幫助學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反思
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而是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為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復習,在組織教學時,應營造一個輕松、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潑愉悅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我表現的機會,擴大發言面,開展多向交流。如分數的意義,圖文并茂,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非常很有意思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計算題,恰如其分地開展擂臺賽和挑戰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問題選用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景,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
六、案例點評
1、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材,既不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職能,要創作性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作為復習課,設計要有新意,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本節課的設計進行了適當的校本化處理,這樣更符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需求。
2、設計有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復習的興奮點,讓學生產生新鮮感,從而主動參與復習,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復習中。單純的計算對學生來說是很枯燥的,教師用了擂臺賽和挑戰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整理、復習知識的積極性。
3、數學問題應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己有知識,使學生在認識、使用和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初步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根據這一理念,本節課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 運用了爬山、元旦聯歡會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載體,意在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的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復習4》教學設計 篇16
一、導入
文言句子翻譯是高考語文考查同學們文言文閱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來備受出題者的青睞。02年高考分值是5分,04年增加到8分,近幾年一直是1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實際情況呢,這道題的得分率并不高。那么,有沒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呢?答案是肯定的。這節課我就帶領同學們共同總結歸納一下文言句子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二、要求和原則
在總結方法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文言句子翻譯的要求和原則。
三、總結方法
同學們拿出學案,我們以提問的方式來總結歸納翻譯的方法。邊提問邊總結邊出示幻燈片邊板書。
板書:留刪換——字詞
調補貫——句子
翻譯句子解析中往往有得分點或關鍵詞的說法,這六字當中,哪兩個最重要呢?(換和調)平時讓大家掌握一些通假、異義、多義、活用、句式,就是為很好地翻譯做準備的。
在翻譯的時候,先抓整體,再看細節,也就是先調語序,再關注每個字詞的意思。
四、課內練習
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下面我們就利用這個方法練習一下。出示幻燈片。
五、課外練習
課內的大家掌握得不錯,課外的如何呢?我們再試一下。出示幻燈片。
六、總結
文言文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只要我們平時多積累一些文言實虛詞,多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多讀多背多思,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就會慢慢走近文言文。當我們走近時會發現,他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指引我們走向善良,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