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2》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3、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4、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5、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準備:帶調的6個單韻母和學過的10個聲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讀。
1、打亂順序認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卡片,看誰讀得又快又準。(集體讀)
2、按順序連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區分字母不同的發音方法。
(二)第二題:我會寫。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體認讀,再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可用順口區別。
2、對比抄寫,邊抄寫邊小聲念字母。
3、游戲:給聲母找朋友
把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的卡片分別貼在16個同學的胸前,這些同學依次走上臺,問:“誰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學胸前貼著可以與之相拼的韻母,就要立即走上講臺,站在他的左側,并大聲讀所拼出的音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2、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3、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看看讀讀。
1、看看圖上畫著哪些東西,你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音節: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3、讀音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二)第四題:我會連。
1、看看圖上畫著哪幾種動物?
2、拼讀音節,指一指音節所說的動物在哪里?
3、畫線把動物和相應的音節連起來。
(三)第五題:我會認。
1、打亂順序,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大、土、米、我、馬、地、爸爸、媽媽。(指名讀、開火車、齊讀)
2、給生字擴詞,看誰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詞語說一句話。
3、游戲: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發給學生,教師或請學生來組詞,說出一個詞語時,拿著詞語中所帶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臺來,并拿著卡片領著同學讀,如:“大,大家的大”。
《復習2》教學設計 篇2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3、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4、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5、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準備:帶調的6個單韻母和學過的10個聲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圖片;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
2、比較并抄寫形近的聲韻母。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讀。
1、打亂順序認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卡片,看誰讀得又快又準。(集體讀)
2、按順序連讀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區分字母不同的發音方法。
(二)第二題:我會寫。
1、出示:b---d f---t n---m u---ü
先集體認讀,再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可用順口區別。
2、對比抄寫,邊抄寫邊小聲念字母。
3、游戲:給聲母找朋友
把6個單韻母和10個聲母的卡片分別貼在16個同學的胸前,這些同學依次走上臺,問:“誰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學胸前貼著可以與之相拼的韻母,就要立即走上講臺,站在他的左側,并大聲讀所拼出的音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看圖說話,拼讀音節。
2、認識事物,把音節和圖正確地連接起來。
3、能認讀本單元所學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看看讀讀。
1、看看圖上畫著哪些東西,你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音節: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
2、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嗎?
3、讀音節。(指名讀、開小火車、齊讀)
(二)第四題:我會連。
1、看看圖上畫著哪幾種動物?
2、拼讀音節,指一指音節所說的動物在哪里?
3、畫線把動物和相應的音節連起來。
(三)第五題:我會認。
1、打亂順序,卡片認讀生字、詞語:大、土、米、我、馬、地、爸爸、媽媽。(指名讀、開火車、齊讀)
2、給生字擴詞,看誰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詞語說一句話。
3、游戲: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發給學生,教師或請學生來組詞,說出一個詞語時,拿著詞語中所帶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臺來,并拿著卡片領著同學讀,如:“大,大家的大”。
《復習2》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
1、復習復韻母,能夠正確區分形近的復韻母。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并與相對應的圖片連接起來。
3、復習所學的詞語,并能選詞造句。
4、拼讀兒歌《拼一拼》,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想一想,三個圓圈和三條直線還能拼成什么圖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能夠正確區分形近的復韻母。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并與相對應的圖片連接起來。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讀。
1、卡片認讀單韻母:i e u r
2、你能把這些單韻母組成復韻母嗎?讀一讀。
3、讀:ie——ei iu——ui ei——er,說一說每一組復韻母有什么區別。
(二)第二題:我會連。
1、拼讀音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自己試著把音節和圖片連接起來。
(三)擴展活動。
1、比一比,看誰能認讀。
2、同桌的兩位同學輪流認讀卡片上的復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互相糾正。
3、拼拼讀讀,看誰拼得又準又快。
cì wei dài shǔ yě tù jiǔ cài dòu jiǎo qié zi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所學的詞語,并能選詞造句。
2、拼讀兒歌《拼一拼》,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想一想,三個圓圈和三條直線還能拼成什么圖案。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我會認。
1、打亂順序,卡片認讀詞語。
2、誰能用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
3、這些詞語你能給它歸歸類嗎?說說你歸類的理由。(人稱、動物、動作)
(二)第四題:讀讀拼拼。
1、出示兒歌《拼一拼》,自由拼讀兒歌。
2、朗讀兒歌。(指名讀、齊讀)
3、拿出學生自己準備的三個圓圈和三條直線,拼拼小鴨和小兔。
4、小組合作:用圓圈和直線拼拼其它的圖案,看哪一小組拼出的圖案最多,最有趣。
《復習2》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4、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5、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6、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我會連。
1、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講清方法:從聲母b開始,按順序連線,學生用鉛筆試連。
3、問:你是怎么連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連)
4、連成了什么動物圖形。(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查。)
(二)第二題:我會擺。
1、看圖,猜猜圖上擺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學著他的樣子,擺擺我們已經學過的字母嗎?(鼓勵發揮想象)
3、讀一讀擺出的字母,可背順口溜。
(三)第三題:我會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學們的名字嗎?
2、師:每個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個字,如:……,但也有兩個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說說自己的姓和名嗎?同學的呢?
4、認讀聲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學的姓里有這些字母。
5、游戲,老師報同學的名字,大家立即說出姓的聲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拼讀音節,區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2、拼讀音節,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3、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教學過程 :
(一)第四題:我會讀。
1、以組為單位出示音節,指名讀。
2、說說每組音節有什么區別?讀和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領讀、帶讀、開火車讀、齊讀音節。
(二)第五題:讀讀連連。
1、自由拼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正音,強調沒有標聲調的,讀輕聲,要讀得又輕又短。
2、看看書上連線的一組詞語,為什么把它們連在一起?
3、學生試著自己連接剩下的詞語,并說說理由,教師校對。
4、說話練習:我把bō luó和yā lí連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屬于水果。
(三)第六題:我會認。
1、做摘蘋果游戲:一張貼有生字的蘋果樹插圖,請學生認認這些生字,會念的大聲念出來,并把這個帶生字的蘋果送給學生。
2、領讀、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3、誰能給這些蘋果找找朋友?
《復習2》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3、正確拼讀音節,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4、能夠根據音節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5、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6、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7、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描描讀讀。
1、先讀韻母卡片,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
2、按虛線描韻母,一邊描一邊想想這個韻母的讀音。
3、描完了再按順序讀一讀。
4、擴展活動,做游戲“找朋友”。
一部分同學舉聲母卡片,一部分同學舉韻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組成什么音節?然后一起拼讀一遍,若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不能拼成音節,說明朋友找錯了。
(二)第二題:我會連。
1、聽老師模仿動物的叫聲,猜猜是什么動物。
2、再讀一讀,圖下的音節。(要注意三拼音的讀法)
3、做“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說說自己喜歡哪種動物,找出這個動物名稱的音節,把他們連起來。
4、校對答案。
5、擴展活動:拼讀下面的音節。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2、能夠根據音節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3、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教學過程 :
(一)第三題:讀讀畫畫。
1、出示音節,拼讀音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什么時候要帶上這些東西?師:秋游快到了,讀幼兒園時要去秋游了,總是爸爸媽媽幫小朋友們理書包。現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書包該怎么理呢?要帶些什么東西呢?書上就告訴我們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3、這些東西只是給大家一個建議,你可以選擇,還可以帶些你認為有用的可這里又沒有提到的東西。請大家把你在秋游時想帶的東西用簡筆畫畫下來。
4、交流,并說說帶上這些東西的理由。
(二)第四題:我會講。
1、出示插圖,認讀圖中的兩個音節詞。了解獨木橋的特點。
2、小組合作,看清圖意,說說這幅圖講了什么?你能編一個小故事嗎?
3、小組匯報,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兒干什么?它們怎樣才能到達目的地?會發生什么事情?
4、自己練習講故事、指名講、同學點評。
5、假設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搶先過獨木橋,會造成什么結果?(適時地進行互相謙讓的教育。)
(三)第五題:我會讀。
1、卡片抽讀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你能選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
3、小組合作,選用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2、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
(一)第六題:讀讀背背。
1、出示詩歌《秋葉飄飄》,請學生自己試著拼讀,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會拼讀哪些音節,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3、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以詞語為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想象秋葉飛舞時還像什么?秋姑娘還會發來什么電報?(了解秋天的特點)
5、誰能試著背背這首優美的詩歌。
(二)第七題:我會讀。(系統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復習23個聲母。
(1)讀、背聲母。
(2)區別形近字母: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讀、背聲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復習24個韻母。
(1)分組讀:單韻母6個、復韻母9個、前鼻韻母5個、后鼻韻母4個。(重點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的連讀方法)
(2)對比讀: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連起來熟讀、記憶。
3、復習16個整體認讀音節。
(1)分類讀。
翹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個;跟韻母讀音相同;用大y帶頭的有8個;還有一個wu。
(2)熟讀,記憶。
《復習2》教學設計 篇6
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unit 10復習教學設計設計者姓名:劉萍聯系方式:(電話:774一、教學內容及分析本單元復習內容為人教版七年級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運用情態動詞談論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能力。整個單元的內容是圍繞情態動詞 can 展開的。通過本單元的復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情態動詞can 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才能,談論自己的喜好與意愿,能夠自薦或參加各種課外俱樂部,并制作海報,而且學會寫出招聘廣告.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和使用目標語,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多方面才能及團隊精神。第一課時引導歸納第十單元的基本知識要點,第二課時在掌握基礎上進行能力訓練。利用檢測習題,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提高。本單元復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學生掌握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在學習活動中運用句型進行交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及應用中,復習鞏固以前所學知識,并加以創新,并用到實踐中。把知識進行整合,讓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整體的認識。通過伙伴交流,師生問答的形式,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運用情態動詞can談論能力,通過對目標語言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表達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備的才能;通過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培養一種群體意識。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行為動作的表達法,而教學“談論能力”只是將情態動詞can用于這些表達中;情態動詞can在肯定旬、否定句和疑問句中的構成,和學生已經學過的be動詞的結構有相同的地方,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結構的異同以加強記憶。同時引導學生采用repeating和cooperating的學習策略,學習一些新詞匯,掌握一些重點句型,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精神并學會感謝人。三、單元整體目標分析1)知識目標:a學習重點詞匯:dance, swim,sing,play,chess paint,speakjapanese, play the guitar, art music, guitar, drum,piano,,trumpet,violinb掌握情態動詞 can 的肯定句和否定句、情態動詞can 的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及肯否定回答;c學會制作招聘廣告2)能力目標:a學會運用情態動詞談論自己的喜好與意愿;b運用情態動詞can 談論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備的才能;c成立同學們自己喜愛的各種俱樂部并為其制作海報。3)情感目標:通過實踐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并能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通過小組活動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指導學習積極與他人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團隊精神。四、復習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i.復習詞匯:can,play,want 2.詞匯:guitar, dance, swim,sing, chess, speak, drum,trumpet,violin,play the guitar 3.句型:can you/he/she/you dance? yes,i/he/she/we can./no,i/he/she/we can’t. can bill play the guitar? yes,he can,but he can’t sing. 語法重點:情態動詞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及肯定與否定回答、特殊疑問句的構成.
五、教法選擇、學法指導教法選擇:本課主要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利用教學圖片和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展開課堂pair work問答式的口語交際活動,談論談論彼此的特長與愛好。模仿操練;詞匯教學:演示講解、情景操練、反復使用;口語教學: 互相操練、對話練習、交際活動;閱讀教學:補充對話和填寫價格標簽;聽力教學:圖文配對和聽寫;寫作教學:聽寫詞句、模仿寫作;語法教學:總結規律、模仿操練。學法指導:1、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本節課將在課堂活動中把學生分成兩人一小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著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展他們的能力。 2、創設情景和有意義的任務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概括和推理能力,發揮他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六、課時及教學內容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教法選擇 資源準備 教學評價 unit 10 period 1 任務型教學、聽說法、認知法、討論法. 多媒體 音響 通過大量的圖片展示訓練,讓學生應用本節重點知識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知識點。 單元檢測 period 2
七、課時教案
教學內容 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 sectiona1a-2c) 課時 period 1 教學對象 學生 設計者 劉萍 教學過程 教學任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task 1 greeting and leading-in (2’)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each other. free talk 熱身和導入新課。 ppt 。 task 2 learning aims (1’) 1、 showing the learning aims. 2、 ask ss to read it together. read the aims together. 通過讀目標,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掌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task 3 review the words(10’) 1、ask som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review the words . 2、ask them to make the sentences to practice “can can’t”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review the words . 2、make the sentences with “cancan’t” 3、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 利用圖片,通過大量的訓練讓學生再現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 task 4 talk about the clubs.(7’) 1. let them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ke the conversations. 2.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ke the conversations. 2、practice 根據圖片內容練習重點句型,重復操練一下這三組句型,以培養他們的運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task 5 writing (7’) 1、give the information ,then let ss write a poster . 2. ss write the poster. 3. show their poster to their classmates, then find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1、use the information to write a poster. 2、show the poster in front of the clas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 3、read and remember the poster . 根據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引導學生完成本單元的寫作訓練,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能提高其寫作的能力和水平。 task 6 revision the important points 1、guide ss to 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this unit . 2、let them take the notes and remember the points . 1、review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this unit. 2、take notes and remember it . 歸納小結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并引導學生記憶和掌握知識要點。 task 7 do the exercise 1、show the exercise ,then let them do it . 2、check the answers and explain. 1、do the exercises by themselves . 2、check the answers . 多途徑,多渠道聯系所學重點知識,檢測鞏固本節課所復習的內容。 task 6 homework 小結本課內容,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七、板書設計 新課 標第 一網 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can you/he/she ……?
yes,i/we /he /she can. no, i/we /he /she can’t. 1.{ 2.{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 i want to join …… club. 3.{ play +球類名詞 play + the +instruments(樂器) 八、總結和幫助(反思及改進)
《復習2》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中部分和整體的關系。掌握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以及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熟練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用這部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和加強,提高學生計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復習分數部分,包括分數的意義、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分數的比較大小、異分母分數的混合運算到分數應用題等內容。
教材設計圖文并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數學不感到枯燥無味。練習題的設計層次分明,有一定的梯度,使學生的學習賦有挑戰性。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在此基礎上本學期又進一步學習了分數意義、分數的基本性質及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等內容。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些內容已經沒有了新鮮感。因此,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就成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所以創設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教學設計
師:我們學習了有關分數的許多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整理、復習本學期有關分數的內容。
(一)理解分數的意義
1、說一說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分數,誰能說出幾個分數?
(設計說明:學生在說的同時,教師把分數寫在黑板上,并請學生說出每個分數代表的意義。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強調“平均分”。)
2、 寫一寫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看來大家對分數的意義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請你觀察下列圖形,你能用分數寫出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嗎?并把它化成小數。
(設計說明: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后,派代表在投影儀下展示,并說出計算順序以及算法,能簡算的要簡算。)
2、 挑戰賽
看誰能最先把其中的三把鎖打開,又能很快地把其余三把鎖的答案寫在鑰匙上。
(三)分析問題
1、星期日小強和爸爸爬香山,進公園后,用20分鐘走了全程的 ,接著又用25分鐘走了全程的一半,最后5分鐘登上了山頂。
(1) 小強前45分時間共走了全程的幾分之幾?
(2) 最后5分鐘到達山頂的路程是全程的幾分之幾?
(設計說明:本題出現了較多的多余信息,所以學生在解答時往往會將多余的信息運用到解題中去,從而造成解答的錯誤。為了較清晰地分析題目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讓學生在解答時畫出線路圖,這樣能比較直觀地分析所給的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有條件的班級,也可以讓學生到操場實際走一走,提供他們一些實際感受的機會。然后請學生先獨立地完成,在此基礎上,用畫圖示范的方法進行講解。)
2、元旦到了,五年級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聯歡會,同學們開始為這個聯歡會做準備。全年級一共有300人。老師讓其中 的學生打掃教室, 的學生布置會場, 的學生外出買獎品。
(1) 全年級共有幾分之幾的同學有自己的任務?
(2) 還剩下幾分之幾的同學沒有自己的任務?
(3)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說明:本題比較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喜歡解決。題中的300人是個多余的信息,有些學生會被它干擾。因此,在進行評講時,要著重幫助學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反思
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而是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為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復習,在組織教學時,應營造一個輕松、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潑愉悅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我表現的機會,擴大發言面,開展多向交流。如分數的意義,圖文并茂,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非常很有意思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計算題,恰如其分地開展擂臺賽和挑戰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問題選用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情景,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
六、案例點評
1、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材,既不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職能,要創作性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作為復習課,設計要有新意,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本節課的設計進行了適當的校本化處理,這樣更符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需求。
2、設計有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復習的興奮點,讓學生產生新鮮感,從而主動參與復習,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復習中。單純的計算對學生來說是很枯燥的,教師用了擂臺賽和挑戰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整理、復習知識的積極性。
3、數學問題應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己有知識,使學生在認識、使用和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初步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根據這一理念,本節課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 運用了爬山、元旦聯歡會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載體,意在讓學生感悟到“數學就在我的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
《復習2》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以便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誦讀漢語拼音兒歌,鞏固拼讀能力,了解每首兒歌的意思,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鞏固拼讀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爸爸媽媽都給你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上學以來,有些同學的名字大家已經認識了,有些同學的名字大家還太熟悉,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你,你愿意把你的名字拼讀給大家聽嗎? (1)指名拼讀。(發拼音卡片)
(2)還有誰愿意讀,這么多同學,現在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在小組內讀一讀,你也可以考考他們,讓他們拼讀你的名字,讀的好的你們夸夸她。
二、巧設游戲“找一找”,練習拼讀音節。
過渡:現在每個同學的名字我們都熟悉了。
1、看看老師發給你的拼音卡片,自己大聲讀一讀。
2、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現在我們就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誰愿意來?你看看你拿的卡片能不能和他交朋友,如果能,就請你上來。見面碰一碰,點點頭,讀一讀,學生拼讀音節,其他學生說找的對。
3、還有誰來玩找朋友的游戲?這么多同學,現在前后位找找朋友,能交朋友的就讀一讀,老師看誰找的好。
過渡:同學們,聽了大家能流利正確地拼讀音節,拼音王國的國王非常高興,他給我們每個同學都發了門票,邀請我們到拼音王國做客,愿意去嗎?就隨老師一同去吧。
三、復習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
1、出示聲母表課件,瞧,拼音王國的字母朋友排著整齊的隊伍歡迎我們的到來,讓我們快快和他們打聲招呼吧。(自由讀)
2、同學們,這些字母朋友都是什么?(聲母)這就是聲母表。讀聲母要注意什么?(讀的又輕又短)。
(1)誰愿意來讀?
(2)我們開火車讀讀好嗎?
(3)齊讀。
(4)在聲母表中,有幾個朋友長得特別相似,是誰?指名說。
(5)出示:b—d p--q你是怎樣分清的?(指名說:兒歌、手勢)
(6)我們還可以變魔術“擺一擺”來分清他們:拿出你的半圓和豎棒卡片來變魔術,誰愿意來變?老師說哪一個,你就變哪一個。我說b,學生就擺b…… (學生在半空中擺)
3、同學們,拼音王國還有一些字母朋友,他們等得不耐煩了,也跑出來歡迎我們(出示韻母表)這些字母都是什么?(韻母),這就是韻母表,快快和他們打招呼,自己讀讀。
4、請同學們仔細看韻母表,你能看出每行是怎樣排列的嗎?
(1)同位討論討論。
(2)第一行是什么?(單韻母)誰來讀?
(3)第二行是什么?(復韻母和特殊韻母),er是拼音王國的流浪漢,他不喜歡跟別的字母交朋友,能自成音節,誰來讀?
(4)第三行呢?(前鼻韻母)誰來讀?
(5)第四行呢?(后鼻韻母)誰來讀?
(6)在韻母表中也有幾個孿生姐妹,長得特別相似,找一找是誰?
出示:ei--ie ui--iu
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5、剛才我們一起到拼音王國里復習了聲母、韻母,現在老師要考考你了,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對,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季節(出示畫圖),看,大樹公公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紅紅的大蘋果,想摘嗎?先聽大樹公公的要求,他說那些標有整體認讀音節的蘋果已經成熟了,可以摘,沒有標整體認讀音節的蘋果還沒有成熟,不能摘,誰愿意來摘?分組摘,摘下來后要領同學們讀一讀。
6、剛才同學們已經把整體認讀音節都摘下來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整體認讀音節課件,齊讀一遍。
四、復習漢語拼音兒歌。
1、在拼音王國里,還有一些拼音兒歌,這些兒歌句子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請同學們打開書56頁,選你最喜歡的兒歌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讀書姿勢)。
2、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兒歌讀給大家聽?評一下他讀的怎樣?還有誰來讀?
3、老師也很喜歡一首兒歌,當大獅子張著大口去吃小猴子時,樹上的小猴子趕快伸下樹枝來搭救,他們多團結友愛啊,多值得我們學習呀。
好,讓我們齊讀這首兒歌好嗎?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到拼音王國里去復習了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還讀了一首首好聽的兒歌,利用這些拼音朋友到《課外閱讀》中讀一讀哪里還有很多好聽的故事,有趣的兒歌。
作業設計
1、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2、拼讀音節
板書設計:
聲母表
韻母表
整體認讀音節表
課后反思:
《復習2》教學設計 篇9
第三單元復習教學設計示例
一、目標點擊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曹雪芹其人及其生平思想。
2.了解《紅樓夢》有關章節的故事情節。
3.了解寶玉、王熙鳳、香菱、晴雯等人物性格。
(二)能力目標
1.學習簡潔明快、準確生動、質樸自然、耐人尋味的敘述語言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2.閱讀有關章節,力求較好地欣賞《紅樓夢》這部偉大作品。
二、要點回放
1.《紅樓夢》有關章節的思想內容。
(1)《訴肺腑》
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婚姻悲劇是《紅樓夢》故事情節的主線。本文通過寶黛傾訴肺腑,吐露心聲,表明他們的愛情已經成熟。
(2)《寶玉挨打》
所寫的是《紅樓夢》中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現了賈政與寶玉父子兩代的思想沖突,明確展示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3)《香菱學詩》
以飽蘸深情的筆,謳歌了這精華靈秀所鐘的薄命女兒香菱。
(4)《抄檢大觀園》
王夫人因下人在大觀園里拾到一個繡春囊而大發雷霆,質問鳳姐,風姐說出理由排除自己的干系,刑夫人的仆人王善保家的進讒言,提議夜里到大觀園各處一一抄檢,通過描寫一系列活動,表現了復雜的矛盾沖突,逆造了王熙風、晴雯、探春等幾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抄檢大觀園是賈府內部各種矛盾激化的結果,也是賈府由盛而衰的一個征兆。
2.分析有關章節中的人物形象
賈政:懼怕忠順府,聽信讒言,易于動怒,笞子時下手不知輕重,性格正統頑固。
賈寶玉:言談機敏,不善應酬,矢志不移,性情溫潤,善體貼少女,思想叛逆。
王夫人:善用心機,以退為進。
王熙鳳:指揮若定,管家風范。
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同時又熱情實在,富于同情心,不虛偽,不做作。
晴雯:身份低微但性格堅毅,不甘心庸俗的現狀,而發憤自強的女性形象,執著精誠,虛心求教,努力追求,不達目的決不休止。
3.領會所選章節的基本手法
《訴肺腑》通過細膩的心理刻畫表現人物性格是其突出特點。
《寶玉挨打》情節聽跌宕起伏,錯落有致。
《香菱學詩》筆墨飽蘸深情,人物栩栩如生,人情味很濃,立意新穎,章法新巧。
《抄檢大觀園》情節頗為曲折矛盾復雜。
三、方法指津
本單元學習節選自《紅樓夢》的四篇課文。學習這四篇課文,要投入感情,展開想象,走進《紅樓夢》的藝術世界;又要“跳出來”,客觀地評析它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藝術特點。尤其要注意學習它的簡潔明快、準確生動、質樸自然、耐人尋味的敘述語言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同時,閱讀《語文讀本》中所選的《紅樓夢》有關的章節,最好課外閱讀《紅樓夢》全書,力求較好地欣賞這部偉大作品。
四、考點例析
[考點]
1.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例題]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分析]此題重點是考查鑒賞古典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客觀世界中的一切具體的物象一旦進入詩中,便成為具有強烈感情色彩乃至具有深邃思想的詩的意象,這種現象,在美學理論中稱之為移情作用。一種深入人心的意象一旦形成,它甚至可以世代襲下去成為一個民族的某種心理象征。自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被作為一種惜別的象征之后,“折柳”便成為人們送別親友的感情表達方式。自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對美好的比喻之后,“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繼而流行,“桃花”就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征。總是重復某種意象的蘊涵,必造成閱讀者的反感,聰明的詩人總是在尋找著表達的新意,所以楊柳、桃花在不同的詩篇里呈現出各異的內涵。例如,楊柳可以是依依惜別的感情寄托,但也可以因其報春的特征而勾引起少婦的閨思,甚至還能從它隨風擺動的形象發現某些與人格精神有關的蘊涵。桃花可以是美色的表征,也可暗喻夕陽或鮮血。所以詩的意象中雖然有一些出現頻率較高的自在的物象,但是它們的內涵和指向則不應受到限制和定位。
這首詩著重寫作者的一種思鄉之情。作者的思鄉之情,從詩中看,又恰恰是由“聞”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因“折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以古代離別往往從路邊折柳枝送別來抒寫離別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寄托著惜別懷遠之意。說“折柳”在詩中的地位實為重要,可見是有根據的評價。但鑒賞詩歌見仁見智是正常現象,因此命題者沒有把這種評價絕對化,而是認為是否同意“關鍵”之說,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考慮給分。這種主觀性命題,更符合鑒賞的原則。
五、遷移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題。
波瀾,亦即情節波瀾,它是小說的縱向運動。對小說結構的考察,亦應包括對情節波瀾的考察。
總的說來,《紅樓夢》的情節推進并非大波大瀾、大起大落,不給人以大驚大喜的審美感受。從題材角度看,《紅樓夢》是一部家庭瑣事小說,從風格上看,它又是一部“不敢稍加穿鑿”的大寫實小說,這決定了《紅樓夢》的波瀾不驚。小說情節波瀾的基本面貌如此,而小說情節組織的匠心亦見于此。在碧波萬頃汩汩前行的駕馭中,在和風細雨、柔波微瀾所蘊含的刀奔箭突中,體現了作者非同尋常的藝術功力。
《紅樓夢》是由無數瑣言碎語,無數的細節構成的。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往往不是那些大是大非,而是微言謹行。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多半不是在那種表層的矛盾沖突中進行。深刻的矛盾總是蘊藏在片言只語、舉手投足之中。且看第29回關于金麒麟的一段對話:
……賈母因看見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來,笑道:“這件東西好像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么一個的。”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賈母笑道:“是云兒有這個。”寶玉道:“他這么往我們家去住著,我也沒看見。”探春笑道:“寶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記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久留心。”寶釵聽說,便回頭裝沒聽見。……
除去標點符號,這段文字總共只有144宇,然而,這短短的144字卻寫了五個人物,并且個個性格鮮明入骨。可見《紅樓夢》片言只語的魅力。與上段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又如第22回寶釵生日宴會那天因戲子事引發的一段描寫:
鳳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像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史湘云接著笑道:“倒像林姐姐的模樣兒。”寶玉聽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個眼色。眾人卻都聽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
鳳姐的發言,猶若賈母說金麒麟,引出各人話語。寶釵、寶玉、湘云和眾人的七嘴八舌,寶玉一個眼神旋即又使湘云氣走,黛、云兩相得罪,可謂一波方動,波波相隨。這種因小而大的波瀾推展可以相當分明地在全書最大的波瀾寶玉挨打和抄檢大觀園中看到。
小波浪孕育發展為大波浪,大波浪亦引發出千支萬脈的小波浪。大小之間、層層傳遞,這使得波瀾的發展有著無窮的動力,又顯現出一起一伏的強烈節奏感。寶玉會賈雨村等三小浪花沖匯成挨打的大浪花后,這大浪花隨即便牽引出了王夫人哭寶玉,賈母訓子,眾人探望,寶釵送藥,寶黛相會,襲人獻計,晴雯傳帕,寶釵錯怪……等無數新的小浪花小漣漪,波波傳動,層層擴展,以至于它們重新匯合為新的大波瀾。
大小波浪之間,常常相互牽引、擠推、交換,而一個大波浪中又常包容有若干個小波浪,這就形成了一波含萬波,萬波掛一波,一波動而萬波隨的壯麗景象。
《紅樓夢》的這種美學追求,使得行文變得搖曳多變。它的流程絕不像孤桐勁竹那般一竿子到底,更不像那啟閘之水、燃信之爆一般一泄無遺。它總是極盡曲折變幻之能事,恰如那云中神龍,或隱或現,藏頭露尾,曲折善變,而其隱現之間,又如魚躍出水,鳥鉆山林,毫無痕跡可尋。
1.對于金麒麟一段人物形象的分析,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賈母一句有意無意的話,首先得到寶釵應承,足見寶釵的善解人意或善于逢迎,而“比這個小些”同管子確實也體現了她平日的細心和敏感。
B.寶玉所說當然是大實話,這就體現了與寶釵細心相對的粗心大意,亦可見寶玉對“金玉”之說的不以為然,不以為意,正是這種心理造成了生活中對金玉等物的盲點。而急著與寶釵唱反調本身,多少也看出他對寶釵的不滿,及對黛玉表忠。
C.探春的敘述明顯地看出她對寶釵善解人意的贊賞,對寶玉粗心大意的嗔怪及對黛玉“尖刻”“小性”的鄙視。
D.黛玉所言,應該說包含有一定的真理成分,全更多的恐怕還是黛玉自我心理的投射,是一種主體對客體的強加。黛玉的所謂“尖刻”就表現在此,“小性”也表現在此。這種不顧環境、場合與后果的說話也就黛玉說得出。
2.簡析“寶釵生日宴會”那天因戲子事引發的一段描寫中人物形象。
寶釵:
寶玉:
湘云:
3.《寶玉挨打》一文中,寶玉挨打后,來探傷的寶釵、黛玉的片言只語也很有魅力,試簡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寶玉挨打”是如何一波緊似一波,終于累疊成了巨波大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說“寶玉挨打”的情節是采用“舞臺藝術”的寫法,使各種矛盾和情節發展過程全部集中在一個“舞臺”上,那么,“抄檢大觀園”則采取了“分鏡頭”的藝術手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把一處處抄的情景逐次突現出來,在對比中形成波瀾起伏的動人情節。試簡析《抄檢大觀園》一文的波瀾,并概括抄檢的情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應為:探春的陳述只是指向事件本身,無對寶玉的嗔怪,更不可能對黛玉的鄙視)
2.寶釵“不肯”說,正體現出一種自我把握的力量,體現出她的城府之深,出發點乃在自己。寶玉“不肯”說的出發點乃在黛玉,他深知黛玉的敏感小性,如果照說,必將引起黛玉不快。因此,在這“不敢”中人們看到的并非寶玉的膽怯,而恰恰是他的心細,而這心細中又恰可見出他的憐香惜玉之情。兩個知情人隱而不說,故湘云道出真相的短短一句話無疑顯得特別響亮,兩相對照中,湘云豪爽闊大的性格也就一展無遺。
3.寶釵的言語行為追求得體,一切都是這樣予以節制和掩飾,雖然話中有情,但含而不露,絲毫不避諱襲人在場。黛玉探病,先是無聲之泣,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短短一句話,但意味深長,這是洶涌的感情,跳過悲傷的阻塞和畏縮。
4.寶玉挨打有三個直接原因,一是“方才雨村來了,要見你,那半天你才出來;既出來,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仍是葳葳蕤蕤”。這本來就使賈政窩氣,是為第一個小波瀾。二是忠順親王府長史來討琪官,陰陽怪氣的一番話,“氣得賈政目瞪口歪”,一場暴風雨已到了眼前。是為第二個小波瀾。三是賈環誣告“寶玉哥哥……拉著太太的丫頭金釧兒不遂,……那金釧兒便賭氣投井死了”,把個賈政氣得是面如金紙。是為第三個小波瀾。三個小波瀾,一波緊似一波,終于累疊成了賈政痛撻寶玉的大波瀾。
5.賈母查賭(小波瀾)一傻大姐拾繡春囊(小波瀾)——刑王夫人之爭——(小波瀾)——王善保家的再次起勢(小波瀾)——令抄檢大觀園(大波瀾)(1)“上夜的老婆子屋內”揀出些多余的“蠟燭燈油”等物。(2)到了怡紅院,別人都打開箱子接受檢查。而晴雯憤怒地倒出了所有東西,檢查結果并無“私弊之物”。(3)到瀟湘館,揀出幾樣東西,王善保家的“以為得了”,結果是寶玉的,自然亦無話可說。(4)到探春房中,王善保家的鬧了個沒臉。(5)到了李紈房中,亦無所獲。(6)到惜春房中,雖搜到幾樣男人東西,但未構成罪行,而惜春卻要求鳳姐嚴懲。(7)到迎春房中,因為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孫女,王善保家的想敷衍過去,結果卻恰恰查出了司棋與潘又安的證據。王善保家的“只臊的沒有地縫兒鉆進去”,鳳姐兒大為趁愿,而司棋則災難降臨。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句子,從語氣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類型。
2、認識并修改常見的病句。
二、教學流程
教師語——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句子的各種類型和了解小學階段常見病句的修改。先認識一下什么是句子。
(一)句子及其類型
1、認識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詞或詞組構成的,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其組成形式是“誰(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樣)”。“誰”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
例如:我們在教室里認真地學習。我是學生。北京很美麗。教師語——認識句子對我們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變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2、分辨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四種句子類型。教師語——句子從語氣上和作用上它可以分好幾種類型。
陳述句:能告訴別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號。如:我游覽了長城。我是六年級的學生。
疑問句: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如: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你吃過飯了嗎?
祈使句:向別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號,有時也用感嘆號。(帶有命令的,向別人提出強烈要求時用感嘆號。)如:油庫重地,請勿吸煙!請你離開這兒。禁止隨地吐痰!快把書遞給我。
感嘆句:帶有快樂、驚訝、厭惡等濃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常見標志性詞語有太.特別.很.非常.多么等。
如: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啊!我們是多么高興啊!
3、下面就請每個同學每種類型說一句話。指名說。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句子,那么我們小學語文常見的病句有哪些?這些病句都有哪些特點?
首先要知道病句就是內容和結構上有毛病的句子。常見的病句,歸納起來有以下十種:
一、成份殘缺
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誰”,“怎么樣”“做什么”(也就是缺少主語,謂語或賓語等必要成份)。如“前幾天,送給小玲五本課外書。”這句話,缺少“誰”(主語),應該在“送給”的前面加上“我”或“老師”等,句子才完整;又如“我最尊敬的人是”,缺少“誰”“什么人”(謂語),可在“是”的后面補充“我的爸爸”或“我的老師等”。
二、重復累贅
指句子中用的詞重復啰嗦,應刪去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如“王老師多次反復教育小明要遵守紀律。”這句話中“多次”和“反復”重復了,要刪去其中一個就對了。
三、前后矛盾
指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意思有矛盾,不統一。如“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風。”這句話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應改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風。”
四、詞序顛倒
指句子中詞語的位置前后顛倒。如“李老師認真修改閱讀了張華
同學的作文。”這句話中“修改”“閱讀”的詞序混亂,顛倒,應該把“修改”和“閱讀”調換一下位置,改為“李教師認真閱讀修改了張華同學的作文。”
五、搭配不當
指句子中相關的成份不符合語言習慣,在意思上不能配合,搭配不當。如“王麗十分愛護時間。”這句話中“愛護”與“時間”搭配不當,應改為“愛惜”。
六、用詞不當
指句子中某個詞語運用得不恰當。如“看到這風景如畫的田野,我們的心情非常高興。”這句話中“高興”一詞用得不當,應改為“愉快”。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詞語的概念不清,屬性不當,范圍大小歸屬混亂。如“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跡。”這里的“南京長江大橋”不屬于“古跡”,歸屬概念不清,應改為“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跡。”
八、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現多個人或狀物時,指代不明確,含混不清。如“黃虹和趙燕一起去登仙樓山,她比她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樓山頂峰。”句子中的“她”有兩個,到底是黃虹爬得快,還是趙燕爬得快呢?指代不明。應改為“……她比趙燕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樓山頂峰。”或“……黃虹比她爬得快,黃虹先登上仙樓山頂峰。”
九、不符合事實
指所描寫的情況和事實不符合。如“秋天,校園里盛開著桃花、梨花、一串紅、菊花和芙蓉花。”句子中的“桃花”、“梨花”不
是秋天開的,是春天開的。不符合季節的事實,應該刪去。
十、關聯詞誤用
指句子中的關聯詞誤用,或搭配不當。如“不但黃山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覽一下。”這句話構不成遞進關系而是因果關系。因此,要把關聯詞“不但……而且……”改為“因為……所以……”;又如“你只有認真刻苦地學習,就能取得良好成績。”句子中“只有……就……”關聯詞搭配不當,應改為“只有……才……”。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1
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一、知識點撥
i.language goals
?學會過去進行時的基本結構與用法
?學會簡單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
?學會講簡單的故事
ii.key words
1.cut v.切;剪;割
be careful.don't cut yourself.小心,別切到自己。
2.alien n.外星人
nobody knows whether there are aliens or not.沒人知道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3.land v.登岸;登陸;降落
the plane will land in ten minutes.飛機將在十分鐘后降落。
4.while conj.當……的時候;在……之時
while i danced, she sang.我跳舞,她唱歌。
5.right adv.正好;恰好
the accident happened right over there.事故正好發生在那里。
6.surprised adj.驚奇的;吃驚的
i was surprised that he was late for the party.我很驚訝他聚會居然遲到了。
7.kid v.欺騙;哄騙
i'm not kidding you.我沒有騙你。
8.anywhere adv.到處;無論哪里(用于否定句中)
did you go anywhere yesterday? 你昨天去沒去過什么地方?
9.happen v.發生
a funny thing happened in the subway yesterday. 昨天地鐵里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happen to +名詞 發生于……身上
she hoped nothing bad would happen to him.她希望不會有壞事發生在他身上。
10.get out of 從……出去
she tried to get out of helping her mother.她盡量逃避幫助她的媽媽。
11.run away 跑開;迅速離開;逃走
the thief ran away when someone noticed him.當有人注意到他的時候,那個賊立刻逃走了。
12.at the doctor's 在診所;在醫院
i'm thinking of going to the tailor's.在表示診所、店鋪或某人的家時,經常用名詞所有格的形式。
she is staying at mary's.她住在瑪莉家。我在想到裁縫店去一趟。
iii. key sentence structures
the bo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hen the ufo landed.
while the boy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the ufo landed.
the girl was shopping when the alien got out.
while the girl was shopping, the alien got out.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2
(一)什么是仿寫句子
仿寫句子就是根據所提供的語言材料,在語意、句式、修辭、語氣等方面進行模擬仿寫。這種題型,看似容易,覺得都能做出,其實很難,得分率極低,所以,只有把握住仿寫的要領,才能仿寫成功。那么,如何按要求進行仿寫呢?
一般說來,要根據提供的語言材料,從形式(結構、修辭、句式、字數)和內容兩大方面入手進行仿寫。例如:仿照例句,在橫線上再造一個句子。
金錢能買來書籍,但買不來知識;金錢能買來藥品,但買不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分析:首先從整體上看,例句的結構是:金錢能買來,但買不來;金錢能買來,但買不來;這一步是做仿寫題的關鍵所在。其次分析例句的內容,從例句可知:(1)“能買來”的是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書籍、藥品);(2)“但買不來”的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詞(知識、健康);(3)“書籍和知識”、“藥品和健康”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系,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根據例句,答案可填寫為:“金錢能買來禮物,但買不來真情”;或“金錢能買來玫瑰,但買不來愛情。”
有些仿寫題,從形式上看,往往使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從內容上看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依照例句,選擇某一事物,通過情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例句: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仿寫此題時,除了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結構外,還要注意三點:(1)要使用擬人修辭方法;(2)“墻角”是表示事物處所的修飾語;(3)仿寫的句子要表達自己的感受,要有哲理性。比如下面的幾個仿寫句子,請分析一下正誤。
1、 月下的戀人,你結婚時,玫瑰便枯萎了
(從整體上看,結構與例句相符,但未使用擬人修辭格。)
2、 小小的蠟燭,你燃燒自己時,世界便光明了。
(從整體上看,結構與例句相符,第二句也使用了擬人修辭格,但“小小”不是表示處所的)。
3、籠中的鳥,你安于現狀時,自由便夭折了。
(從整體上看,結構與例句相符,也使用了擬人修辭格,且蘊含了深刻的哲理,符合仿寫要求。)
由此可見,在仿寫時,要做到“形似義合”。即在形式上,與例句相似;在內容上,與例句吻合。做到了這兩點,不管題型怎么變化,都會迎刃而解。
(二)常見的仿寫題型主要有以下三種:
如:仿照句子,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愛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陽光,使饑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灑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場甘霖,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苦無依的人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
如:仿照例句,以“筆”為話題立意開頭,并作為本體,寫出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句:書似階梯,開啟心靈之門;書似燈塔,照亮前行之路。
仿句: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筆似火焰 ,點燃文明之光;筆似犁鏵,耕耘五彩之夢。
如:仿照例句的形式,寫一個句子,內容自定。
例句:太陽無語,卻放射光輝;高山無語,卻體現巍峨;大地無語,卻展示廣博。
仿句:參考答案:青春無語,卻煥發活力;鮮花無語,卻散發芬芳;春雨無語,卻滋潤大地。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句子的組合要求和方式,明確使用語句銜接連貫在交際中的積極意義。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通過理解句間關系準確領會句群所表達的意思。
3、德育目標:在寫作中通過合理安排句群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掌握句子銜接的解題原則,能準確答題。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做句子連貫題大多憑靠語感,能夠從語法、結構和內容方面思考的學生較少。雖然在講解句子連貫習題時已經滲透方法和解題思路,但是學生的練習不夠到位,方法思路使用不熟練,因此需要通過復習課加強認。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語言銜接,是指句子與句子之間銜接自然、連貫,合乎人們的思維規律。語句的連貫是中學生語言運用方面的一個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所以經常在中考語文中出現。
二、句子銜接題的解題原則
(一)保持陳述對象的一致,話題的統一。
一個文意連貫的語段往往緊扣一個中心內容,所以各句的陳述對象也要求保持一致。
例1:橫線上應填入的一項是:
命運,其實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條鮮為人知的補償原則,它青睞
不斷拼搏的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獲也最多。
A、強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強者盡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雖然生活讓強者失去太多
D、讓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強者
【解析】:一般情況下,在一句話中要保持主語不變,這樣可以避免句意混亂現象的發生,會使句子更連貫。例句就一句話,它的主語是“命運”,這個主語應貫穿語句始終。A、B主語是“強者”,C主語的“生活”,只有D主語才是“命運”。
例2:根據表達需要填入橫線上恰當的一句是:
沙暴像魔鬼,它無情地摧毀前進道路上的所有東西;但它又是一個獨具匠心的“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驚嘆不已。
A、一些巖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
B、各種各樣“藝術”形態的巖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
C、常把一些巖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
D、常把一些巖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態的是沙暴。
【解析】以上選項只有C句的主語“沙暴”與語段前句的陳述對象相同,因此填入C句后可使語段連貫,中心集中。
(二)、看前后是否照應
例3:根據文意,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須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鉆研,仔細揣摩。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A、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必須咀嚼揣摩。
B、有的書必須咀嚼揣摩,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
C、有的書只須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
D、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有的書需要鉆研、咀嚼。
【解析】:語句要前后照應,上遞下接。這段話前兩句分別講了對待不同知識的兩種態度,后兩句應與這兩種態度相照應。所以,橫線上填的應對應第一句,比較分析選項可知應選C。
例4:與下面的話銜接最順當的一句是
生產襯衫的關鍵工序是上領子和上袖子。二廠和三廠這兩家襯衫廠各有所長,
A、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三廠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B、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好,上袖子的技術比二廠強。
C、三廠上領子的技術沒有二廠好,二廠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D、二廠上領子的技術比三廠強,上袖子的技術沒有三廠強。
【解析】要做好此題,就是緊扣關鍵詞“各有所長”和“二廠和三廠”。從順序一致性來看,應先寫“二廠”,再寫“三廠”,由此可以排除B、C兩項。而D項又不能跟“各有所長‘呼應,也要排除。只有A項先講“二廠”再講“三廠”,又突出“各有所長”。為正確答案。
(三)、看句式是否整齊,結構是否一致
例5:根據上下文,填寫在橫線上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少男少女們從我的身邊走過。飄動的黑發,_________,仿佛整個世界都洋溢著他們的歌聲和笑語……
A、清澈的眼神,鹿一般輕盈的腳步,腮邊的紅暈像兩朵花
B、鹿一般輕盈的腳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紅暈
C、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紅暈,鹿一般輕盈的腳步
D、花一般清新的紅暈,鹿一般輕盈的腳步,清澈的眼神
【解析】:要注意前后語言表達的特點,盡量在句式上保持整齊和諧,以使語句更加連貫緊湊。“飄動的黑發”是偏正短語,觀察選項可知緊跟其后的應是偏正短語“眼神的清澈”,這樣排除了B、D。前面的句式一致,后面的句式也應一致,這樣就知道應選C。
例6:從上下文連貫的要求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于積累,________,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細小的石子雖不現眼,卻能鋪千里路。
B、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現眼的石子。
C、不現眼的細小的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現眼的石子。
【解析】該語段橫線后的句式為“雖……卻……”的轉折形式,選項只有A句與此句句式一致,填入后能使句式整齊,文意通暢。
(四)看語意是否連貫
例7: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電磁波輻射的最大危害在于這種時時刻刻圍繞我們的殺手是無形的。____。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電器帶來的低強度電磁波輻射,這種輻射污染不像農藥中毒、噪音污染那樣立竿見影,而是在不知不覺中緩慢地損害著人體。
A、一般說來,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多
B、既然如此,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多
C、一般說來,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少
D、既然如此,過量的超強度的電磁波強輻射對人體造成急性損害的情況并不少
【解析】:上下句語意要保持連貫性。首句說的是電磁波輻射是無形的,而后一句說的是過量的電磁波強輻射,前后并無承接關系,用“既然如此”顯然不銜接。這樣排除了B、D,再根據后邊說的低強度電磁波輻射大量存在,可知應選A才能保持前后語意連貫銜接。
(五)看邏輯是否合理
例8:下面語段橫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在海南島,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閣。瞧那遼闊、深邃汪洋似的的林海,______,橫亙在眼前,那情調是多么粗獷。
A、每一棵樹木都挺拔昂揚,一個勁地拼命向上長,閃爍著生命的光芒
B、莽莽蒼蒼,層層疊疊,涌著無垠的綠濤
C、濃綠的松柏,淡綠的楊柳,大葉的楊樹,小葉的槐樹,成行成列
D、橫如帳幔的林墻,邃如深淵的林窟,密如樁柱的林干
【解析】:語段有時在內容上還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即邏輯思維上應合理。語段寫的是登上峰頂所見之景,放眼望去看到的是遼闊、深邃的林海,這樣的景色是面上的景色,而不應是點上的,所以不能細寫某一棵樹、某一種樹或某一部分情狀。答案應選B。
例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相聲的關鍵在于創作。現在專門進行相聲創作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市場變化造成的。隨著文藝的多元化發展,其他藝術門類規模逐漸變大,相聲創作人員卻在分流,________________
A、因為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遠遠多于看相聲的,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寫小品了,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
B、因為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所以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有的寫小品了。
C、有的改行寫電視劇了,有的寫小品了,因為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
D、有的改行寫小品了,有的寫電視劇了,因為相聲創作的酬金也低于電視劇和小品,看電視劇和小品的人又遠遠多于看相聲的。
【解析】空白處的前一個詞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適;“因為”后的兩個原因中,“看電視劇和小品”與上文的“寫電視劇、小品”聯系緊密,所以應放在前邊,而且“相聲創作酬金低”也是一個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題應選C。它體現了“現象—原因”和“主—次”的邏輯順序。
(六)看句意是否緊扣中心
對于某些試題,如不能從形式上加以選擇,可先從內容方面概括段意,提煉中心,然后再分析比較。
例10:與下面句子銜接起來最為連貫的一句是:
__________。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發明炸藥的諾貝爾,出版過詩集《兄弟們》和《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常常從數學王國到文學王國漫步,寫出了許多優美的散文。
A、說起科學家,就不能不聯想到文學家
B、文學作品并不都是文學家創作的,卓越的科學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學家
C、凡是著名的科學家,都是有文學方面的傳世之作
D、卓越的科學家,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學造詣
【解析】此題實際上是要求選擇一句能概括本段內容的中心句。語段中所列舉的科學家的共同點是具有文學才華,其著眼點是“一些科學家文學水平高”,而并非都是“文學家”或有“傳世之作”,所以根據材料提煉中心之后,只有D句準確概括了本段內容。
(七)看語句語境是否一致。
例11:為劃線處選句子,使上下文銜接。
__________,崖壁下有幾處墳地,墳前立著石碑,許多已經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伏在江里的石頭有的已經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A、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的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陽的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對岸。
D、一行白帆閃著透明的羽翼,從下游上來;山門半掩,一道陽光射在對岸的峭壁上。
【解析】題中“墳地”“殘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種凄涼的氣氛。A項“夕陽”“烘炙”“五彩”渲染的是一種熱烈的氛圍;D項“透明”格調清新,也與原文不諧,故A、D項要排除。C項雖也有“枯草”“落葉”之凄涼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對岸”,那“字跡模糊”就顯得不合情理了,不能做答案。只有B項,“冷”“萎落”“瘦削‘含凄涼感,與原文氣氛一致,為正確答案。
三、小結:
1、教師總結:句子銜接與連貫題要符合以下規律。保持陳述主體的一致性保持句子結構的一致性保持句子內容的相承性符合句序的邏輯性
2、針對規律,強化習題訓練
3、分析試題,歸納解題思路。
小結:關注五要點,巧做連貫題陳述主體防暗換。內容結構要對應。內在邏輯看句序。句式關注要統一。關聯詞語巧應用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4
復習目標1.在腦中構建完整的千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初步理解并明確“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等詞含義。2.能正確讀數、寫數;能按要求寫數及根據數位或數級的不同標準寫出相應的數的組成;了解十進制。3.用“萬”或“億”作單位,改寫整萬或整億的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個數的尾數后寫出相應近似數。課前準備:小黑板、練習紙。課時:1課時復習過程一、明確復習內容本節課復習千億以內數的認識。二、復習數位順序表指出本節課最基礎的知識就是數位順序表。每生回憶數位順序表的排列,兩生互相交流。指名一生回答。再說出各數位上的計數單位。我們還給這么多的數位分了級,怎么分的?完成有關數位順序的練習:1.一個數的最高位在十億位上,這個數是( )位數。2.與千億位相鄰的數位有( )和( )。3.一個數只含有萬級和個級,這個數最多是( )位數,最少是( )位數。4.億級的第三位是( )位,萬級的第二位是( )位,個級的第四位是( )位。相鄰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在書91頁,看并理解“進率是10”的含義。 出示判斷題:1.十進制計數法就是指每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2.1億里有100個10萬,1000個萬。(請學生說本題的思考過程) 三、復習讀數、寫數及數的組成根據數位順序我們還可以解決有關讀數、寫數的問題。在讀數時,首先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分級)。分好級后怎么讀?有零的時候怎么讀?出示判斷題:1.一個數不管中間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2.一個數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出零。 寫數時要注意什么呢?(交流討論)完成練習:1.讀數3005790004、70305050050、19650000、809000000002.寫數三十七億零五百、三千零四十萬零九百零八、一百七十億零八剛才大家寫了三個數,第一個數的組成可以怎么說?還可以怎么說?我們說數的組成時可以根據數位來說,也可以根據數級來說。請大家用這兩種方法把后兩個數的組成的寫下來。完成練習:1.一個數的億位、萬位和個位上是4,其他數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 )。2.57836690078的最高位是( )位,十萬位上是( ),百位上是( )。3.5個十億、7個百萬和4個千組成的數是( )。四、用“萬”、“億”作單位改寫整萬數或整億數;近似數。
為了方便讀數、寫數,像19650000、80900000000這樣的整萬數、整億數我們常常用“萬”、“億”來作單位,這兩個數該怎么改寫呢?改寫后的數和原來的數的大小有變化嗎?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不用精確的數表示,而只用一個與它比較接近的數來表示,也就是用它的近似數來表示。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時,我們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請大家寫出這些數的近似數:3805003≈( )萬、64744000897≈( )億、52349999≈( )萬、800950000000≈( )億完成練習:1.一個數的近似數可能比這個數大,也可能比這個數小。這句話對嗎?2.一個數的近似數是240萬,這個數最大是( ),最小是( )。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小數的認識,能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比較小數的大小,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用小數描述一些簡單的事物,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達標檢測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揭示課題。
孔子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家,他的許多觀點成為了我們后人學習和借鑒的典范,如他的主張:溫故而知新。意思是說溫習已學的知識,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強調了復習的重要性,指引我們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及時的復習。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回顧我們學過的第三單元《認識小數》。(板書課題:認識小數的整理與復習)
二、交流預習。
1.打開課本p44,討論訂正“回顧與整理”的問題。
2.權力大派送:小組長選出你認為最優秀的預習卡。
三、反饋信息。
1.誰來說說本單元你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指名兩位同學說,評價后全班口述,老師板書。
2.下面請各小組長把最優秀的預習卡拿到上面來展示供大家學習和欣賞,讓其中的幾個同學說說為什么選這張。
3.總結。我們同學的預習卡不但做得精美而且內容豐富,把本單元的內容詳細地整理出來了。我建議回到教室把它們粘貼在黑板下方。下面我們深入一些來復習這些內容。
四、深入復習各個知識點。
(一)小數的意義、讀寫和性質。
1.誰來舉例說說什么是小數的意義?
2.小數怎么讀?比如……
3.小數的性質是什么?能舉個例子嗎?
4.打開書本p44—45,馬上做第1、3題,檢測一下自己。
(二)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
1.說到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老師想借用電腦和大家一起回憶,好嗎?
2.電腦隨機出示,全班齊回憶,老師提問:小數和整數的相同點是什么?
(三)比較小數的大小、改寫、求近似數。
1.下面還剩下3個知識點了,你想選哪個內容舉例說說?
2.隨機質疑。如:小數的改寫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求小數的近似數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示幻燈片)
五、質疑。
本單元中你認為哪個知識點最難?學生回答。經過今天的整理,這些問題是否還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呢?下面的補充題是老師給你們量身定做的,做完之后求小數近似數這問題就不難了。
六、鞏固練習,克服難點。
1.幻燈出示習題,學生做題。(不用抄題)
2.小組長做好了,幫老師批改組員的檢測。
3.老師收集各小組的情況,總結評講。
七、達標檢測。
剛才的練習還有些同學有點小錯,不要緊,練多會有進步的,小雛鷹也能搏擊長空,雛鷹們,你們是否愿意到更廣闊的天空去大展身手呢?下面有兩個階梯的題目,階梯一稍微容易些,階梯二難一點,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其中的一個階梯來做。
1.組長做好給老師批改。
2.組長幫組員批改。
八、總結學情。同學們,你覺得自己在這節課上的表現怎樣?如果最多能獲五顆“☆”,你認為自己能獲幾顆?用手指來表示?今天同學們的表現讓老師非常滿意,大家積極思考,動作迅速,思維敏捷,構建了一個靈動的課堂。
九、布置部分學生的作業。
選做階梯一的同學回去嘗試做階梯二,不是很難,老師相信你們也能達標。
教后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覺得自己有幾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地方:讓學生提前預習做好預習卡,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自己整理知識,并且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還在課堂中安排了達標檢測。
學知因,教知不足。這節課也留下很多遺憾:
1.在展示優秀預習卡時,如果我也能把自己整理的預習卡拿出來與學生的比對一下,或讓小組長說說為什么選這張,學生評判更有標準。
2.在整理小數時,如果能加強一下它與整數的聯系,能達到新舊知識的融匯更好。
3.學生提出的難點(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師要更著重強調一下。
4.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教師應該多一些激勵的語言,不要怕耽誤進度而讓氣氛沉悶下去而不作為。
5.課前預見性不足。做課本練習沒想到花時太多,而做達標檢測時學生答題那樣迅速,是我忘記本班學
生特點而估計不足,否則有一些學生能當堂完成檢測就顯得課堂完整些。
6.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復習2》教學設計 篇16
總復習(一) 教學目標: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乘除法。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教學重、難點: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3、通過復習,激發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教學設計:1、談話激趣: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看誰最認真,做得最好!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2)交流,評價。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2)試著做一做第9題。(3)全班訂正。(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2)指名回答,師板書: 時間單位:年、月、日 質量單位:克、千克、噸(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4)全班訂正。(5)做第3題。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教學反思:
總復習(二)教學目標:1、能夠根據已知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2、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復習,對已知信息能夠進行正確處理,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1、在復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會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得解決辦法。2、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設計:一、情境創設激趣談話: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科技館?門票是多少錢呢?春游的時候我們打算去參觀科技館。我想請你們算算有關門票的問題,行不行?二、鞏固探究1、第6題:誰來把題目讀一讀?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2、剛才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了買門票的問題,還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個買書的問題。讀題,解決。3、同學們,在前段時間,我校組織了一次“愛心助學”活動,為貧困山區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現在老師這有一道關于三年級學生捐款的信息。出示第10題,自己讀一讀題,看一看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訂正,說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 下面,我們一起到商店去購物好不好?引導學生看圖第15頁,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據題中所提的“能買幾個杯子”這個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編一道應用題嗎?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如果商店里的這些商品讓你自己選擇,100元錢想買什么東西?能買什么?交流,糾正。5、剛才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是和“錢”有關的,同學們解答的都比較好。下面我們來解決關于交通工具的實際問題,能做得更好嗎?交流,解答,糾正。6、解決完了汽車的問題,我們來看火車的問題。出示第8題,這道題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時什么?要求火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三、拓展實踐,總結:在這節課中,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要注意什么問題?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教學反思:
總復習(三)教學目標: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難點: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設計:一、創設情境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二、鞏固探究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交流,訂正。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三、拓展實踐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板書設計:總復習立體圖形 求周長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教學反思:
總復習(四)教學目標: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設計:一、創設情境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二、鞏固探究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2、解決實際問題: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這是我們學過, 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4、回顧整理“可能性”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5、整體回顧: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