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說課設計(通用2篇)
詹天佑說課設計 篇1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義教"第十冊教材第六組的最后一篇講讀課文,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組課文.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小學階段掌握的語文基本功,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復習鞏固,為進入中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選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跡——主持修筑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說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主要處理內容,因此確定以下目標: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3,學習生字新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筑京張鐵路的原因.
四,說編者意圖
1,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繼續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2,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和愛國主義教育.
3,通過學習"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線路,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說教法
《大綱》提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選擇恰當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么,然后圍繞中心(杰出,愛國)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處理"詹天佑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任務"這一內容時,采用以讀代講法;處理"勘探線路"這一內容時采用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處理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的內容時,采用學生自學,討論的方法.
六,說學法
1,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種多樣的"讀",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七,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簡介詹天佑.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有關詹天佑的哪些內容.
2,讀邊畫出受感動的地方.
3,檢查.
(三)講研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講了什么.
2,分別說一說這三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3,出示幻燈:"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1)這句話和"這是一條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比較有什么不同
(2)從"第一條","完全","我國"等詞中體會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學習"當時"的情況部分.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1)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為什么受到帝國義阻撓和要挾 (2)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的
2,教師引讀,初步理解內容.
3,出示幻燈:"消息一傳出,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1)帶點的詞說明了什么 (2)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讀一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一個笑話,為什么 出示幻燈:"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京張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4,再讀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思想.
學習"勘測線路"這部分內容.
1,默讀本段內容,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同位交流看法,說說句子的意思.
3,抓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4,檢查.(1)交流.(2)投影:a.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出身工程人員之口."b.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失掉信心.聯系上下文談談對兩個句子的認識.
5,朗讀.
6,總結學法.
自學5,6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1,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詹天佑采用了哪兩種不同的方法 2,詹天佑是怎樣解決火車爬陡坡的問題的 3,學生自學,討論,畫示意圖.4,檢查.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1,京張鐵路提前峻工的原因是什么 2,外賓看到這項偉大工程時會怎樣贊嘆 3,再讀,體會.
(四)說說自己的感想.
(五)作業:概括中心思想,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達的.
八,說板書
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
21,詹天佑
阻撓 杰出 勘測 線路
要挾 開鑿隧道
嘲笑 愛國 設計人字形線路
困難 回擊
詹天佑說課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組課文,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小學階段掌握的語文基本功,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復習鞏固,為進入中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選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跡——主持修筑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學難點是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筑京張鐵路的原因。本課安排2課時,我這里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確定以下目標:
1、情感目標——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
3、能力目標——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
《課標》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恰當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確定具體教法如下:
1、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么,然后圍繞中心(杰出、愛國)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處理“詹天佑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任務”這一內容時,采用以讀代講法;處理“勘測線路”這一內容時,采用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處理“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采用討論法等。
三、說學法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生源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圈點批注法——讓學生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體悟法——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朗讀法——進行各種各樣的讀,諸如默讀、誦讀、分角色讀等等,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說程序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簡介詹天佑。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有關詹天佑的哪些內容。
2、邊讀邊畫出受感動的地方。
3、檢查。
(三)品析課文,深入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講了什么。
2、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3、出示幻燈:“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1)這句話和“這是一條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比較有什么不同?
(2)從“第一條”、“完全”、“我國”等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學習“當時”的情況部分。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為什么受到帝國主義阻撓和要挾?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的?
(2)教師引讀,初步理解內容。
(3)出示幻燈:“消息一傳出,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思考: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一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一個笑話”為什么?出示幻燈:“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
(4)再讀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思想。
5、學習“勘測線路”這部分內容。
(1)默讀本段內容,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同桌交流看法,說說句子的意思。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4)交流: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失掉信心。”聯系上下文談談對這兩個句子的認識。
(5)朗讀。
(6)總結學法。
6、自學5、6自然段,思考:
(1)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詹天佑采用了哪兩種不同方法?
(2)詹天佑是怎樣解決火車爬坡的問題的?
(3)學生自學,討論,畫示意圖。
(4)檢查。
7、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
(1)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原因是什么?
(2)外賓看到這項偉大的工程時會怎樣贊嘆?
(3)再讀,體會。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體悟中心思想。
(2)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達中心的?
五、說板書
板書在教學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此,我本著“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的原則設計了如下板書:
21、詹天佑
阻撓 勘測線路
杰出
要挾 開鑿隧道
嘲笑 設計人字形線路
愛國
困難 回擊
注:本文發表在《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7年第4期。發表的全文如下:
福建省建甌市東游鎮中心小學 魏祥榮
關于說課--以《詹天佑》一課為例
說課是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常用的一種方法。有時,教學管理者和指導者們需要了解教師的教育教學情況,或限于場地,或限于時間,也運用這一方式考查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說,說課確實能全面、系統、客觀地反映一個教師的實際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可說課與上課不一樣。上課,教師面對的是學生,一般可照著教學方案講課;而說課面對的是同行教師,甚或是專家,是管理者或指導者,是不能著教案說的。而是跳出教案,而又關照教案,聯系學生實際,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說出執教者的教學設計思想、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難點、教學方法的選取、教學過程的編排等等。
一、說教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組課文,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小學階段掌握的語文基本功,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復習鞏固,為進入中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選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跡——主持修筑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學難點是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筑京張鐵路的原因。本課安排2課時,我這里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確定以下目標:
1、情感目標——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
3、能力目標——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
《課標》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恰當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確定具體教法如下:
1、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么,然后圍繞中心(杰出、愛國)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處理“詹天佑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任務”這一內容時,采用以讀代講法;處理“勘測線路”這一內容時,采用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處理“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采用討論法等。
三、說學法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生源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圈點批注法——讓學生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體悟法——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朗讀法——進行各種各樣的讀,諸如默讀、誦讀、分角色讀等等,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說程序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簡介詹天佑。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有關詹天佑的哪些內容。
2、邊讀邊畫出受感動的地方。
3、檢查。
(三)品析課文,深入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講了什么。
2、說一說這三句話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3、出示幻燈:“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1)這句話和“這是一條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比較有什么不同?
(2)從“第一條”、“完全”、“我國”等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學習“當時”的情況部分。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為什么受到帝國主義阻撓和要挾?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的?
(2)教師引讀,初步理解內容。
(3)出示幻燈:“消息一傳出,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思考: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一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一個笑話”為什么?出示幻燈:“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
(4)再讀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思想。
5、學習“勘測線路”這部分內容。
(1)默讀本段內容,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同桌交流看法,說說句子的意思。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4)交流: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筑的……失掉信心。”聯系上下文談談對這兩個句子的認識。
(5)朗讀。
(6)總結學法。
6、自學5、6自然段,思考:
(1)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詹天佑采用了哪兩種不同方法?
(2)詹天佑是怎樣解決火車爬坡的問題的?
(3)學生自學,討論,畫示意圖。
(4)檢查。
7、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
(1)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原因是什么?
(2)外賓看到這項偉大的工程時會怎樣贊嘆?
(3)再讀,體會。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體悟中心思想。
(2)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達中心的?
五、說板書
板書在教學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此,本著“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的原則設計板書(略)
說課是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的。但怎樣把課說得好,不同的課例又如何說,這就要因事、因時、因地而有所區別,這也正所謂“教學有方,而無定法”,這得靠人去悟,去實踐,去提煉,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