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精選17篇)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事。板書課題:14彭德懷的大黑騾子)
2、簡介彭德懷。
3、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
二、自讀課文:
1、自學要求:
、僮x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诋嫵霾欢脑~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鬯伎冀翌}時所提出的問題。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瀆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教時
一、默讀課文,思考:
1、彭德懷既然那么喜愛大黑騾子,為什么要把它殺掉?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歸納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土,為了讓更多的戰士走出草地,他才殺了牲口。
二、再讀課文:
1、用“——”畫出表現彭德懷愛騾子的語句,
用“══”畫出表現彭德懷愛戰士的語句。
2.同座交流,討論,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1)學生讀表現彭德懷愛騾子的語句。
(2)彭德懷是個鐵骨錚錚的軍人,對待大黑騾子卻是如此深情,讓我們再好好地體會體會。
(3)投影映示其中的幾個句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①讀了這段話,你們有何感覺?
、谂淼聭褳槭裁催@樣愛大黑騾子呢?
、壑笇Ю首x。
出示: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①這里為什么用省略號?你認為可以補充什么內容?引導學生想象彭德懷的內心活動、神情,體會他對大黑騾子的感情。
②指導朗讀。
出示: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①彭德懷為什么吃不下肉湯?你有這方面的切身體會嗎?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去將心比心,體會彭德懷內心的痛。
、谥笇Ю首x。
(4)學生讀能表現彭德懷更愛戰士的語句。
①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上。
②現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決燃眉之急。(理解“燃眉之急”)
③部隊現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讀2-20自然段。
(1)同座練讀。
(2)指名讀,評價(要讀出彭德懷愛騾子但更愛戰士的心理)
三、談談你對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四、作業 :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彭德懷的小故事。
第三教時
一、復習
分角色朗瀆課文。
二、指導造句
1.找出“艱苦”“燃眉之急”這兩個詞所在的句子
2.討論:
“艱苦”可以與哪些詞語搭配?(歲月,環境……)
你覺得什么情況才可以稱為“燃眉之急”?你碰到過“燃眉之
急”的時候嗎?
3.同座討論造句。
4.指名造句、評價。
三、總結課文:
在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什么?
四、實踐活動:
講述有關彭德懷的小故事。
五、作業 :
1、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練筆:寫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2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第二課時)
一、深情導入,揭示命令。
1、揭題: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深切地感受到--彭德懷非常愛他的大黑騾子。(板書:愛)
漫漫長征路,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朝夕相處,征戰沙場,深埋在彭德懷心里的是對大黑騾子的關心,是對大黑騾子的疼愛。讓我們深情地讀課題--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2、問:既然彭德懷那么愛他的大黑騾子,可他卻為什么一次又一次下達了槍殺大黑騾子的命令呢?(紅軍斷糧了,戰士們饑寒交迫,為了讓更多的戰士能走出草地,為了革命的勝利,他要殺掉心愛的大黑騾子;彭德懷要和戰士們同甘共苦,和戰士們一起走出草地。)板書:為了革命
3、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那段讓人悲、讓人痛的歷史,再次讓自己的目光聚焦到大黑騾子被殺的那一刻,去細細品味彭德懷復雜的內心世界。請同學們讀課文,看看彭德懷先后一共下了幾次槍殺大黑騾子的命令?(依次出示三個句子)
二、第一次命令
1、引:為了戰士的生命,為了革命的勝利,彭德懷決定殺牲口以解燃眉之急,當飼養員告訴他連大黑騾子在內一共還有6頭牲口時,他下達了第一個命令。(出示,齊讀)
問:從彭德懷命令的語氣中你感受到什么?
。ü麛--話一出口就是命令。評價:對,他是紅三軍的軍團長,說的話就是命令。)
問:此時此刻,他想到的是誰?(自己的戰士)他想到過自己嗎?(沒有)從哪看出來的?(全部牲口也包括他的大黑騾子)那可是他心愛的坐騎啊,他都顧不得了,這是多么無私的精神境界呀!
2、戰士們第一次懇求:
當老飼養員和警衛員聽到首長這個決定后,他們是怎么說的呢?(出示)
"什么,殺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飼養員著急了。幾個警衛員聽說后也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呀!"
此時,老飼養員心情怎么樣?(著急)戰士們此時急不急?(也很急)
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
他們急什么呢?(首長沒有大黑騾子怎么走出草地呀!)
一起讀,讀出著急的語氣。
從老飼養員的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他除了著急,還有什么樣的心情?(驚訝)為什么驚訝?(他根本沒有想到彭總會殺自己心愛的大黑騾子。)
所以,老飼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既驚訝又著急--誰來讀?(指名讀)(評:我聽出了你的急切。誰再來讀?一起替老飼養員來著急,齊讀。)
小結:老飼養員在著急,警衛員也在為首長著急,這著急的話語中也體現出戰士們對彭總的關心,他們大聲地說--"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呀!"(再讀。更急切一點。一起讀。)
3、戰士們第二次懇求:
聽了戰士們的話,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們說(引讀):"部隊現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看來彭總并沒有聽從戰士們的勸阻,還是要殺大黑騾子,此時,老飼養和戰士們又是如何懇求的呢?(出示)
老飼養員流著淚對彭德懷說:"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別的可以殺,大黑騾子一定要留下,它為革命立過功。還是把大黑騾子留下來吧!"大家仍在請求。
從老飼養和戰士們請求的話語中,你能體會到此時此刻老飼養員和戰士們的心情嗎?--心里很痛苦、難過、舍不得。
你們是從哪兒體會到的?--(流著眼淚、仍在請求)
指導朗讀:是啊,戰士們是多么不忍心殺掉大黑騾子啊!讓我們再次聽聽那發自內心的請求。(男生讀老飼養員的話。)可惜,老飼養員的請求沒有打動彭德懷,于是,大家仍在請求--(女生讀大家的請求。評:請求的語氣再懇切些,再讀。)
三、第二次命令
1、引:戰士們都舍不得殺掉心愛的大黑騾子,難道彭總就舍得嗎?戰士們的再三請求攪亂了彭德懷的心。彭德懷不耐煩了,嚴厲地下達了第二次命令。
2、問:此時此刻,彭總為什么不耐煩了呢?
、僖驗樗麅刃暮芡纯,不想殺,可又不得不殺。評價:的確,他的內心是矛盾的。
、谕硪环昼,就多一個戰士倒下。評:時間就是生命,此刻的彭德懷擔心的是命懸一線的戰士啊!
3、這次的命令與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讓副官長負責殺騾子(評:可見這是個艱巨的任務。你們舍不得殺,我讓方副官長來殺。)
4、過渡:命令下達了,他卻不忍心親眼看著大黑騾子倒下去的身影,于是他背過臉去,忍著心痛,等待著執行的槍聲,可是--(出示句子)
5、問:這是怎樣的20分鐘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體會一下。(齊讀)
你們認為這是怎樣的二十分鐘呢?(漫長的、緊張的、令人窒息的、難熬的、折磨人的……)
6、想象:在這漫長的20分鐘里,一幕幕往事又涌上了心頭,彭德懷想到了和大黑騾子在一起共患難的歲月。選擇一個地點,想象彭德懷腦海中出現的畫面。
。ㄔ谛熊娐飞--評:它任勞任怨,默默奉獻。 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評:它是戰場上的英雄。 在宿營地--評:這些都是溫暖人心的回憶。。
可殘酷的現實又擺在他的面前,他仿佛又看到了戰士們一個個倒下去的身影。讓我們走進茫茫的草地,親身感受紅軍戰士面對的艱難困苦。(播放錄像)師敘述:紅軍進入草地后,幾乎天天下雨,一個不小心,就會陷入淤泥,被沼澤吞噬。彭德懷和戰士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艱難地前行。他們不僅要與大自然作殊死搏斗,還要同饑餓作斗爭。茫茫草地,渺無人煙,籌措的糧草早已吃完,前面的部隊還能挖野菜,吃樹皮充饑,可后面的部隊連野菜樹皮都吃不上,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暈倒在地。
四、第三次命令
1、過渡:此時此刻,有多少戰士正掙扎在死亡線上!又有多少鮮活的生命正悄然離去。一邊是心愛的大黑騾子,一邊是忍饑挨餓的戰士,為了戰士的生命,為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彭總還能再等下去嗎?--(不能)
因此,彭德懷發怒了,他怒吼道--"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它們開槍,我就要向你開槍!"彭德懷雙手*在腰間怒吼道。 (出示、齊讀)
2、指名讀:誰用怒吼的聲音讀一讀。 (生讀,讓學生評價:他讀得怎樣?你來讀讀。評:是從內心吼出來的!)
誰再來試試?一起試試。
3、問:同學們,從彭總怒吼的語氣中你聽出了什么?
①他很生氣。為什么生氣?方副官長一直沒有開槍,他在催他。
②他很著急。急什么?再不開槍,戰士會倒得更多。
③他的態度很堅決。
4、讓我們和彭德懷一起生氣、一起著急,一起怒吼--(生齊讀)
5、如果方副官長不開槍,彭德懷真的會向他開槍嗎?那他為什么這么說?
(他內心太痛苦了,又很著急,想逼他快點開槍,也好早點救戰士們。評:是啊,他急啊,再晚下去,倒下的戰士會更多呀!)
6、同學們,短短的幾十分鐘,彭德懷下了三次命令。從這三次命令中,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他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
7、小結:作為紅三軍團的軍團長,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更愛自己的戰士。革命需要大黑騾子,但更需要勇敢的紅軍戰士。一切以革命為重,只有殺掉大黑騾子,才能讓更多的戰士活下來,槍聲終于響了,大黑騾子緩緩地倒了下去,彭德懷向為革命而獻身的大黑騾子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此時此刻,彭德懷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五、總結 (出示、引導齊讀)
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身無御寒衣,肚內饑。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1、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話:你從兩個"融進了"讀懂了什么?(是大黑騾子給了戰士們生命,是大黑騾子給了戰士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2、引: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歷盡艱難萬險,戰士們身無"御寒衣",忍受著饑餓和寒冷,暈倒了能勇敢地爬起來,緊緊地跟上去。"他們的力量從哪里來?僅僅來自大黑騾子嗎?
。ㄊ桥淼聭殃P心戰士,愛護戰士的無私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每一位紅軍戰士。)
是的,我們的紅軍隊伍正是有了這樣的首長,這樣的戰士,才有了戰無不勝的力量,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3、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六、課文鏈接
這節課上,我們和彭將軍一起著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對大黑騾子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但這愛是偉大的,這愛是感人至深的,這愛激勵著戰士們奮勇向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在長征路上,還有著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課后同學們可以多讀讀與長征有關的故事,如《豐碑》《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草地夜行》。
板書:
21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為了革命
愛 殺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3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燃眉之急”、“艱苦”造句。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精神世界。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入,整體感知。
1、通過你查閱的資料,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彭德懷嗎?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出示填空:課文按照 的順序,寫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的事。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能把這么長的一篇文章通過自己的讀書讀成一句話。以后我們每讀一篇文章的時候,都要這樣,讀完后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二、再讀課文,抓住重點。
1、接下來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朗讀課文,看誰能根據課文內容,把課題讀成一句完整的話。(1、愛騾子;2、殺騾子)
2、你認為這大黑騾子是該殺還是不該殺呢?請你默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來說說理由。
三、 學習不能殺的原因:
1、本來,大黑騾子只是一頭極為普通的牲畜,可彭德懷為什么對這匹大黑騾子情有獨鐘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來回答。
“這匹從江西出發——像小山似的。”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1、辛苦;2、愛騾子)
師小結:當時,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遛一遛,給它刷毛、撣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糧。這頭大黑騾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懷輕輕一拍它的脖子,它就會很乖地臥下,等著彭德懷騎上去再慢慢起來。打仗時,只要彭德懷一聲令下,它就勇往直前,從不退縮,多少個日日夜夜,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都能看見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相依相伴的身影。我們一起有感情讀出對大黑騾子的喜愛。
2、“有時彭德懷撫摸著……一直看著它吃完。”(撫摸、念叨、分出、悄悄、塞進、看著)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及語言中,我們看出,在彭德懷的眼里 ,大黑騾子,根本就不是一頭牲畜,而是一個人,一名戰友,一位知己。他愛大黑騾子勝過了愛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一定要殺的原因
1、既然彭德懷那么的愛大黑騾子,那么的不舍得大黑騾子,為什么還要把它殺掉呢?
“過草地是——連野菜也找不到了。”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最為艱苦、饑寒交迫、斷糧、連……也……挖野菜吃)
師補充:草地一望無際如浩淼大海,沼澤遍布,荒無人煙。除自然條件極為惡劣外,吃飯更是大問題。四野茫茫,找不到糧食。野菜、草根、馬鞍、皮帶等,成了紅軍充饑的食物。很多人到達草地前身體本來就已經很虛弱,有的因此倒在泥漿里再也爬不起來。有的看上去并沒有死,他們的眼睛還睜著,可是他們爬不起來了。戰友好不容易把他們扶起來,可他們又癱倒在沼澤地里,默默地死去……
。2)、“彭德懷率領的……一個個……盯……”看著一個個戰士因饑餓而昏到,而犧牲,此時的彭德懷心理會怎么想?(他決定殺坐騎,其實是為了戰士們啊)
(3)現在,斷糧了……燃眉之急……
燃眉之急本來是什么意思?在課文中指什么?(斷糧,連野菜也找不到了,一個個昏到了)
那為什么非要把大黑騾子一起殺掉呢?殺其他的五頭不可以嗎?(或許有更多的人走出草地;與戰士同甘共苦。)
。4)彭德懷深情地望著……平靜地說……
深情地望著說明喜歡它,舍不得它,可又無能為力挽留它;平靜地說,它突出了彭德懷深愛著大黑騾子,更愛每一個紅軍戰士。他愿意與戰士們同甘共苦。
四、師總結:彭德懷最愛大黑騾子,最舍不得殺大黑騾子,然而又是最堅決地要殺大黑騾子,這樣做是為了要與戰士們一起同甘共苦,給戰士們增添前進的力量,正是在這種力量的支撐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實現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五、抓住語言動作神態深入體驗。
1、當彭德懷下令槍殺大黑騾子時,幾個警衛員聽后連忙圍攏過來,大聲說——老飼養員流著眼淚說……大家一遍又一遍的請求著……,大家又一遍又一遍的請求著……聽著大家一遍又一遍的請求,彭德懷有些不耐煩了,他大聲地對身邊的警衛員說……
2、彭德懷背過臉去。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什么?(“背過臉”這個動作看出他的不忍心)
補:戰士們也都十分喜愛這頭大黑騾子,是啊,長征以來,大黑騾子受盡了苦,一路上不是馱著糧食,就是馱器材,戰士生病了,它馱著傷員一步步朝前走;過大江時,是它一次次將不會游泳的戰士運過江;過雪山時,是它將奄奄一息的戰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戰士們是多么地不忍心殺掉大黑騾子啊,戰士們多么不舍得殺大黑騾子。‘斅牭揭獨⒋蠛隍呑訒r,幾個警衛員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當聽到要殺大黑騾子時,老飼養員流著眼淚對彭德懷說:——當聽到要殺大黑騾子時,大家不斷地請求到——當彭德懷痛下決心要殺大黑騾子的時候,槍聲沒有響——。十分鐘過去了——20分鐘分鐘過去了——。
這是怎樣的十分鐘啊 ?(難熬的、痛苦的、矛盾的)
看到誰也不開槍,此時的彭德懷的神態由原來的不耐煩到雙手*在腰間怒吼道“——”誰再來吼?
3、槍聲響了。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摘下軍帽”這個動作中里包含了彭德懷對大黑騾子太多的不忍,大黑騾子為了革命立下了大功,舍棄了自己的生命,使更多的戰士有了走出草地的可能,它也挽救了許多戰士的生命,所以彭德懷很敬佩它,緩緩地摘下軍帽,用這種最高的禮節向大黑騾子行禮。)
。ㄅ淼聭选罢萝娒薄辈粌H代表了他對大黑騾子的敬意,還表達了對大黑騾子的歉意。因為彭德懷殺大黑騾子也是沒有辦法,那么多戰士倒在草地上,現在只能殺大黑騾子充饑,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4、“彭德懷推開……端開”
彭德懷為什么發火?你覺得他是在對發火?(對警衛員、對自己、對自己,對老天。)這肉湯,彭德懷吃的下嗎?警衛員端來的肉湯,仿佛是一把利劍,刺痛了彭德懷的心。他一想到這是深深愛著的大黑騾子的肉湯,所以他發火道——他一想到這是他朝夕相處的伙伴的肉湯,所以他發火道——他一想到還有更多的戰士更需要這肉湯時,他發火到——此時的彭德懷,他內心交織著各種情感,痛苦,矛盾。他的決定是正確的,但他的內心是極端矛盾和痛苦的,正是在這矛盾之中,我們讀出了彭德懷愛騾子,但他更愛戰士,他愿意與戰士們一起同甘共苦,為戰士們增添前進的力量,正是在這種力量的支撐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才實現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五、作業
1、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了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看到這句話后的省略號,你仿佛看到,聽到,感受到了什么?請展開想象,將省略號的意思表達具體。
2、試著給彭德懷將軍寫一段頒獎詞。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1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艱苦、燃眉之急”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含義。
4、在品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驗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并引導學生閱讀彭德懷及其他偉人的文章,學習他們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在學生反復朗讀、感悟、討論、評價的過程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具體的描寫,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
2、理解“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1、閱讀有關長征的故事、文章,如《草地夜行》《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豐碑》等。
2、有條件可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長征》。
3、閱讀了解彭德懷生平及有關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1、交流彭德懷生平、長征相關知識。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每一句話,重點理解“燃眉之急、饑寒交迫”等。
3、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初步感知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部分。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語言、動作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挖掘課文空白點(第19自然段),聯系課文展開想象,練習描寫彭德懷心理活動的片斷。
4、在閱讀過程中,感悟課文通過描寫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品悟文章內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的高尚品質。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復習: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一說:文章主要講了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的一件什么事?
預設評價: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得清清楚楚,真了不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老師把文章概括成一個字:殺。(板書:殺)
二、學習1-2自然段,體會彭德懷殺騾的無奈之情。
1、引入。
。1)同學們,我們再把目光定格在課題上。彭德懷,是什么人?說得不錯,彭德懷,是建國初期的十大元帥之一,在長征途中,是紅三軍團的軍團長。
(2)而大黑騾子呢?僅僅是一匹牲口,長征途中,是彭德懷的坐騎。
(3)課題用了一個“和”字,把將軍和牲口連在了一起,給我們的感覺就像在他倆之間劃了一個“=”,他們倆似乎平起平坐了。
2、理解彭德懷愛騾。
(1)這是為什么?在彭大將軍的心目中,大黑騾子有什么重要的位置呢?快去讀讀第2自然段,待會兒來談談這個問題。
(2)出示段落:“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一直看著它吃完!
(3)哪位同學先來談談你的看法?(引導學生從大黑騾子、彭德懷這兩個角度來談)
a 大黑騾子一路上為紅三軍團做了很多事,無怨無悔,任勞任怨,紅三軍團離不開它!
b 彭德懷常常撫摸著大黑騾子,把自己的干糧塞給大黑騾子,并且看著它吃完,完全把大黑騾子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他還常常對大黑騾子念叨,完全不是把大黑騾子當成了牲口,而是把它當成了自己的朋友?梢哉f,大黑騾子是彭德懷親密的戰友、無言的伙伴,是彭德懷的心愛之物。
。4)引導感情朗讀:談得很有條理,同學們從最細微的地方體會到了彭德懷和大黑騾子間的深情厚意,來,讓我們把這濃濃的愛、深深的情送入你的朗讀,感受這一份奇情!
3、理解環境艱難。
。1)既然和大黑騾子有這樣深厚的情意,為什么還要殺呢?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70年前,1935年8月,紅軍行進在茫茫的千里大草地上。
。2)這段路,在長征途中是一段怎樣的歷程呢?一起讀: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最為艱苦,就是艱苦到了極點,沒有比這更艱苦的情況了。來,讀出這種感覺。
(3)紅軍指戰員在怎樣的情況下向北挺進?一起讀:饑寒交迫。饑,就是餓;寒,就是冷;紅軍戰士們又冷又餓,承受著煎熬。來,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
。4)走在前面的部隊斷糧了,還可以挖野菜、吃草根,走在后面的部隊呢?什么都沒有了。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恰恰走在部隊的最后,課文中有個詞,叫殿后,一起讀。戰士們怎么樣了?讀: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斷糧時,紅三軍團的戰士們一個接一個、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了。多令人痛心啊!再來讀!
4、小結:看著一個個倒下的戰士,彭德懷把目光盯在了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身上,產生了殺騾子給戰士們充饑的念頭。老師把這個意思濃縮成4個字:心生殺念。(板書:心生殺念)一邊是立下了赫赫戰功、朝夕相伴的坐騎,一邊是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的戰士,產生這樣的想法,他是多么無奈呀。ò鍟簾o奈)
三、整體感知,指導歸納標題。
1、引:文章剛開篇就寫了彭德懷為了讓戰士們走出草地,產生了殺大黑騾子為戰士們充饑的念頭。接下來彭德懷又做了什么?
2、通過上堂課的學習,你知道3-11自然段、12-20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嗎?
3、對,3-11自然段,寫了彭德懷向戰士們下達了殺騾的命令,遭到了大家的反對。12-20自然段,寫了彭德懷忍痛下令開槍殺了大黑騾子。你能把剛才這兩個意思,濃縮成像“心生殺念”一樣的小標題嗎?小組討論討論。
4、剛才每個小組都討論得非常熱烈,現在請大家把集體的智慧與同學們共享!哪個小組先來說說?
5、引導板書:下達殺令,開槍殺騾。
四、學習3-11自然段,理解彭德懷說服殺騾的過程。
1、同學們,剛才大家都說,彭德懷下達了殺騾的命令后,遭到了老飼養員、警衛員們的反對。所以,彭德懷要說服大家。(板書:說服)在說服過程中,彭德懷的態度有什么變化?快去讀讀課文吧!
2、大家讀得很認真,相信一定已經找到了。誰先來說說?讀得認真,找得也很準!彭德懷先是平靜的(板書:平靜),最后就不耐煩了(板書:不耐煩)。
3、指導讀好“平靜”的一段對話。
。1)同學們,彭德懷也舍不得殺大黑騾子,但他還是下達了殺令。老飼養員急呀,幾個警衛員更是急得大聲嚷嚷了。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彭德懷平靜地說出了殺大黑騾子的理由。看,這里是他們的一組對話。(示段)
(2)想讀好嗎?想要讀好,就要讀出他們不同的語氣。老師已經把這段話改寫成劇本的形式了,根據提示自己先練一練。
(3)同學們練得很認真。因為對咱們班的朗讀水平不太了解,所以老師有個請求,想請大家推薦最適合這三個角色的同學,來讀這一段話。行嗎?好,老飼養員,由誰來?警衛員們,推薦誰?彭德懷呢?
。4)讀得都很努力。警衛員的“急”表現出來了,彭德懷的平靜中,似乎少了一點兒態度的堅決,老飼養員呢,這里連用了兩個“?”,是他覺得驚訝,這里是他出乎意料的反問。誰再來讀讀老飼養員的這一句話?
(5)著急了,緊張了!好,這兩組的男生,來讀一讀老飼養員,這兩組的男生,警衛員就由你們來擔當,全體女生,一起讀彭德懷的話。
4、指導讀好“安慰”的一段對話。
。1)老飼養員聽著彭德懷平靜的語氣,知道他殺意已定,再阻攔也無濟于事了。但是,他想到要永遠失去朝夕相伴的大黑騾子,想到紅三軍團少了大黑騾子會更加艱難,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了起來。彭德懷完全理解老飼養員的激動,便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安慰他。(板書:安慰)這里,就是他倆的又一段對話。(示段)
(2)這回男生來讀彭德懷,女生來讀老飼養員。要注意啊,老飼養員是很難過的。
5、指導讀好“不耐煩”的一段話。
。1)一番平靜的勸說、體貼的安慰過后,大家仍在請求,彭德懷不耐煩了,他大聲地說了什么?(示段)
(2)一起讀!不耐煩、大聲地說一說!
6、小結:同學們,下達了殺騾令后,彭德懷為了說服大家,費了不少口舌。
五、學習12-20自然段,體會彭德懷殺騾的不忍之情,體會對戰士的愛。
1、引:真正開槍殺騾的那一刻,彭德懷是多么不忍心啊。ò鍟翰蝗蹋┻@一刻,是一個煎熬的過程,因為,每等待一分鐘,痛苦就多一分鐘!這一刻,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這一刻,驚天地、泣鬼神。
2、同學們,伴隨著音樂,沉下我們的心,好好地默讀文章12-20自然段,用心去感受這令人動容的一幕!讀完后,把彭德懷不忍心殺騾子的詞句劃一劃。
3、同學們,你們用心在讀,相信,大家也一定感受到了彭德懷不忍心殺騾的心,觸摸到了他不忍心殺騾的語句,誰先來說一說?
4、小結:找得很準!老師把他概括為“背過臉”“摘軍帽”。(板書:背過臉、摘軍帽)
5、 “背過臉”,是彭大將軍不忍心看著自己心愛的坐騎倒在戰士們的槍口下,更不忍心看著心愛的坐騎倒在他的眼前;“摘軍帽”,是彭大將軍在向他親密的戰友、無言的伙伴表達深深的內疚、最沉痛的哀思、最崇高的敬意。這些都很好理解,我們就不說了。但是,在“背過臉”之后、“摘軍帽”之前,彭大將軍向著方副官長怒吼了(板書:怒吼道),而且是雙手*著腰怒吼。他吼了些什么?(示段)一起來吼一吼!
6、交流:這是為什么呢?在他“怒吼”的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7、小結:同學們說得都不錯,都有自己的理解。正如剛才有同學說到的,彭德懷怒吼的背后,是他對戰士的愛,對革命勝利的向往。他狂怒的背后,是一種愛兵如子,是一種愛兵如子的狂愛。。ò鍟簮郏
7、范讀12-16自然段:同學們,理解了這鬼哭神驚的一幕后,你一定很想把它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老師也和大家一樣,被深深地打動了,很想把這一幕再現。同學們,沉下心來,靜靜地聽,好嗎?
8、多一秒鐘的延遲,就多一份心靈的煎熬與折磨。此時,彭德懷終于不可遏制地發怒了!
9、齊讀:來,同學們,帶著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帶著對彭大將軍的敬佩,沉下心,一起走進這悲壯感人的“場”。六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預備起——
10、槍聲響了,大黑騾子斜著身子倒下去了。開始,它的眼睛還微微地睜著,后來,就慢慢地閉上了。中彈的胸口還在汩汩地流淌著殷紅的鮮血……
六、總結拓展,課外延伸。
1、大黑騾子走了,永遠地離開了彭德懷,永遠地離開了紅三軍團,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的視線。同學們,它真的消失了嗎?為什么呢?文章最后一節是這樣寫的,(示段)默默地讀一讀,待會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2、交流:大黑騾子真的消失了嗎?為什么?(課件顯紅兩個“融進了”)
3、小結:對,大黑騾子的血與肉,把紅軍戰士從饑餓、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化成了紅軍戰士向北挺進的力量,他們,邁開堅定的步伐繼續向北挺進。所以,宣傳鼓動員們也更加帶勁了,他們站在路旁敲著竹板鼓勵著戰士,來,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一起鼓起干勁,來給大家鼓鼓勁。R讀)
4、小結:對呀,大黑騾子沒有消失,它的血與肉、它的精神融進了戰士們的心靈,融進了戰士們的血液!這是大黑騾子立下了又一個戰功,是大黑騾子立下了最后一個大功!來,讓住這大黑騾子的最后一大功!
6、同學們,文章學完了。相信大家的內心一定久久不能平靜,大黑騾子為革命貢獻力量、斜倒下去的那一剎那,一定深深地烙進了你的心扉;彭大將軍那一顆愛兵如子的滾燙的心一定在你的眼前跳動。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動著。于是,我寫了一首拙劣的小詩,想讀給大家聽,獻給大黑騾子,獻給彭大將軍,也獻給大家。(風雨蒼蒼,一路泥潭一路霜。征途茫茫,一把草根一把糠。絕處危情,戰士生死誰牽掛?痛殺愛騎,一腔熱血灑碧疆!)
7、你們想讀嗎?來吧!
8、指點:同學們,很高興,大家能和老師產生共鳴。不過,要讀就要讀好。這首小詩,前兩句寫的是紅軍過草地時的艱難,我們要讀得凄涼一點、傷感一點,后兩句寫的是彭德懷愛兵如子的赤子之心,語調要高昂一些。再來試試!
9、同學們,漫漫長征路,曲曲動人情,篇篇催人淚!在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像這樣可歌可泣的故事,數不勝數。課后,請同學們去讀一些關于長征途中的感人肺腑的故事,如《豐碑》《金色的魚鉤》《草地夜行》《七根火柴》《倔強的小紅軍》等,看完后,可以與其他同學交流感受,共享情感。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部分。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在閱讀過程中,感悟課文通過描寫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能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品讀課文,在閱讀、批注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具體的描寫,去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彭德懷對大黑騾子既懷有深厚感情又不得不忍痛割愛的矛盾、掙扎、痛苦的心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深情導入揭題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二十一課——(齊讀課題)
2、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長征歷程,(播放課件)邊播放邊朗誦: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展現了紅軍長征中的艱險,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茫茫草地,無不體現中國紅軍不怕艱難,永遠堅持的精神。
3、在長征途中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發生了感人的故事(板書:彭德懷、大黑騾子)。
4、這是一匹怎樣的大黑騾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大黑騾子的語句,(出示課件),誰來讀一讀這段話(追問:你體會到了什么?)這是一匹怎樣的大黑騾子?(追問:你對大黑騾子還有什么了解)
二、品析愛騾之情。
1、漫長征路,彭德懷與大黑騾子朝夕相伴,征戰沙場,深埋在彭德懷心里的對大黑騾子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感?課文第二自然段有這樣細膩的描寫,把它畫出來(出示課件)
【出示: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2、大聲的朗讀這段話,你讀懂了什么?
a、從這段話中還讀懂了什么?
b、是呀,這是一匹立下漢馬功勞的大黑騾子,它是彭德懷的坐騎。從江西出發時,一路走來,一路相伴,有時,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引讀)
c.注意抓住“撫摸” “念叨” “塞進” “看著它吃完”【課件:詞語變色】,這些詞語,能讀出彭德懷內心深處的什么情感?(不忍與心疼)。你能再讀讀這幾句話嗎?
d.飽含深情地去讀。
3、文中還有哪些句子描寫了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品讀課文3——20自然段,畫出這些句子,細細品味。(交流、感悟愛騾之情)
三、悟愛兵之情
1、過渡:同學們,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紅軍指戰員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向北挺進,走在前面的部隊斷糧了還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隊則連野菜也找不到了。作為紅三軍團的將領,眼見著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此時彭德懷做了一個怎樣的決定呢?
2、默讀課文3——20自然段,畫出彭德懷下令殺騾子的句子,細細品味,寫下你的感受。
3、根據學生匯報,出示三次命令。
【課件出示:
“好,全集中起來,殺掉吃肉!”彭德懷的話就是命令。
他大聲地對身邊的警衛員說:“邱南輝,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
“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它們開槍,我就向你開槍!”彭德懷雙手叉在腰間怒吼道!
a.逐句進行交流體會!境鍪菊n件:這匹從江西出發時……(紅色立刻出現)】
b.走進人物內心,讀出人物情感。
4、當殺騾子的命令下達時,戰士們是怎樣的表現?
5、誰來讀老飼養員的話。【課件出示:老飼養員流著眼淚說:“……”。】
a、老飼養員的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b、你看出來了嗎,老飼養員不舍得殺大黑騾子有幾個原因?【課件出示: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
6.是呀,大黑騾子不僅為革命立過功,而且,它還是軍團長的坐騎,還要靠它馱著因日夜操勞、身體已極度虛弱的軍團長走出茫茫的大草地!然而,面對老飼養員的肺腑之言,彭德懷是怎樣回答的?
【課件出示:你們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經走過來了嗎?草地又算得了什么!】指名讀。
a.同學們,聽了彭德懷的話,你又體會到了什么?(指兩、三名學生說)
b.在彭德懷心中,他和戰士是平等的,而且應該和大家同甘共苦。誰來讀好這幾句話?
c.雪山不是已經走過來了嗎?草地又算得了什么!這是一種必勝的信心,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還有誰讀?(如果學生讀不到位,老師可以范讀)
7、其實,戰士們不舍得大黑騾子,彭德懷又何嘗不是如此?
【課件出示:彭德懷深請地望著拴在不遠出的大黑騾子,平靜地說:“部隊現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a、 有同學剛剛畫了這句話了嗎?能談談你的感悟嗎?
(引導:抓住“平靜”,彭德懷心里真的很平靜嗎?從“深情地望”又體會到什么?【課件出示: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的大黑騾子……一直看著它吃完】)
b、同學們,當時過草地是怎樣艱苦的一段歷程啊?讓我們看一段錄像吧。【課件:紅軍過草地時缺衣少糧以及行走時的艱辛電影片段】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況?
c、資料記載:紅軍長征從江西出發時有八萬多人,最終到達陜北的,只剩下七千多人,其中有一萬多名紅軍戰士就倒在了這茫茫草地上。彭德懷深知,哪怕一點點食物,對紅軍戰士來說,那都是生的希望!所以他把目光盯在了大黑騾子上,【出示:這匹從江西……堆得像小山似的】
8、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機,警衛員端來一碗肉湯,彭德懷是怎樣的反應呢?【課件出示: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
a、品句子,悟情感。(內痛苦的掙扎)
b、他愛他的大黑騾子,但是他更愛他的戰士們哪?{板書:更愛戰士}所以,彭德懷才會如此深情地望,如此平靜地說。【課件出示:彭德懷深情的望著……】能讀好這種感覺嗎?誰來試試?
9、面對大家的再三請求,彭德懷發出了第二次命令,(引讀命令)。大聲朗讀這部分內容,哪些文字觸動了你的心靈,甚至讓你有一種潸然淚下的感覺?交流感悟。
10、所以,它不忍心親眼看到大黑騾子被殺啊。彭德懷背過臉去,等待那刺耳的槍響。然(引讀):槍聲沒有——,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
11、采訪:(示意一生回答:)副官長:你為什么不開槍?
。ㄔ偈疽庖簧卮穑海└惫匍L:你在等什么?
12、無奈之下,彭德懷又發出了第三次命令,(引讀命令)。
13、手提機槍的方副官長把6匹牲口向遠處牽了牽,槍口對準了它們。【悲壯的音樂聲響起】砰砰幾聲槍響,大黑騾子晃了晃身子,慢慢地斜倒下去?耧L呼嘯,大地嘆息,戰士們淚流滿面!菊n件出示: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此時此刻,他與大黑騾子有怎樣的心靈感應呢?拿起你手中的筆,盡情傾訴吧!
【課件出示:彭德懷心里默念:
大黑騾子似乎回答:-----------------------------------------------------】
四、走進長征悟精神
1、漫漫征途,雖然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但它雖死猶生。(引讀)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身無御寒衣,肚內饑。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2、身無“御寒衣”,“肚內饑”,是什么力量鼓舞紅軍將士歷盡千難萬險,勇往直前? (是彭德懷對戰士的愛,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等)
3、長征,是人類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于世。我們這篇課文只是長征中的一個縮影。長征是一部史書,走進長征,你會被許許多多 的人和故事所感動。
4、推薦閱讀《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豐碑》等,
板書:
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愛騾子
更愛戰士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6
課 題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教材簡析: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十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中圍繞著“殺”與“不殺”大黑騾子,彭德懷與戰士們產生了分歧,彭德懷的內心也充滿了矛盾。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形象,情節感人,文字精煉含蓄,耐人尋味。引導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感受偉人的人格魅力,受到革命傳統主義教育。 學情分析: 學生彭德懷有一定的了解,對長征故事也知道不少,但紅軍戰士過草地時所遇到的困難,不是學生自己只靠語言描述就能體會的,教學時,依靠學生的已有經驗,需要把握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品讀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 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3、挖掘課文空白點(第19自然段)聯系課文展開想象,練習描寫彭德懷心理活動的片斷。 4、在閱讀過程中,感悟課文通過描寫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挖掘課文空白點(第19自然段)聯系課文展開想象,練習描寫彭德懷心理活動的片斷。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設計思路:為了能引導學生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更好地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在教學設計上以大黑騾子為切入點,了解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原因,引導學生扣住文中可以表現彭德懷與大黑騾子情誼的語句進行朗讀感悟,動情的背景音樂,有效的想象說話,感人的視頻畫面……在幫助學生理解感悟課文的同時,也對學生的閱讀、分析、感悟能力進行了一次有效的訓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嗎?(板書:愛 殺)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師引:既然是自己的心愛之物,為什么要殺呢?讓我們把目光聚集到這匹大黑騾子身上,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怎樣的大黑騾子呢? 2、出示:“這匹從……小山似的”。讀讀看,從中你感受到這是一頭怎樣的大黑騾子?(學生交流) 3、師總結:是啊,正如大家所說,這是一匹任勞任怨、吃苦能干的大黑騾子,在茫茫的長征途中,它是有功之臣。難怪彭德懷如此愛它,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將目光聚集到大黑騾子身上,通過文中具體描寫大黑騾子的語句,讓學生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情感從何而來,同時也會學習下文時體會彭德懷殺大黑騾子時那種矛盾、痛苦以及戰士極力反對、不忍動手的情感埋下了伏筆。 (二)感受對大黑騾子的愛 1、師:課文的字里行間在哪里我們還能體會到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呢?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并在邊上做簡單的批注。 2、交流: a.學生交流相關的句子 b.具體體會: 出示句1:有時彭德懷撫摸著……看著它吃完。 1)學生抓重點詞談感受:撫摸 念叨 2)師小結: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溜一溜,給它刷毛、撣 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糧,多少個日日夜夜,在荒芫人煙的草地上,都能看見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相依相伴的身影啊!彭德懷深深地愛著大黑騾子,讓我們一起好好地讀讀這段話,再次體會他們之間濃濃的情誼。 【設計意圖】僅靠文中有限的文字是很難讓學生體會出彭德懷與大黑騾子之間的情誼的,教師適時的讓情景再現,不但幫助學生走近了他們的世界,而且也引起了他們在情感上的共鳴,更好的體會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的愛。 出示句2: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說…… 1)學生交流,點出:深情 平靜 問:當時他的內心是怎樣的呢? 2)過渡:彭德懷深情地眼神里寫滿的都是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平靜的外表下掩飾的都是那份忍痛割愛的傷啊! 3)指導朗讀 出示句3:彭德懷背過臉去。 1)問:他為什么背過臉去? 2)師:一個小小的舉動,包含著他的不舍與傷痛,他怎么忍心……(出示填空題,學生口頭填空) 3)齊讀。 出示句4: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1)學生自由讀,說感受 2)問:同學們,你知道軍人什么時候要莊嚴地摘下軍帽? 3)師:是呀,此時此刻,彭德懷在想些什么呢?學生發揮想象,說一說。 4)齊讀 【設計意圖】挖掘課文的空白點,安排學生進行不同的但有效的想象說話,既是對文中情感的一種深入感悟,同時也是對學生表達、理解能力的一種訓練。 出示句5:彭德懷推開……:“我吃不下,端開!” 1)思考:為什么彭德懷發火? 2)引讀:火發的越大,越能看出他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彭德懷是絕對喝不 下肉湯的,那碗肉湯里散發出的都是大黑騾子的氣息啊!他深深的愛著大黑騾子,又怎么能喝下這碗肉湯呢?所以他說——(學生讀) 3、小結:同學們,可以這么說,大黑騾子是彭德懷親密地戰友,無言地伙伴,是他的心愛之物,他深深地愛這頭大黑騾子。 (三)了解殺騾子的原因 1、師:彭德懷對了的大黑騾子疼愛有加,然而今天,他卻要忍痛殺掉大黑騾子,這是為什么呢? 2、出示第一節:過草地……大黑騾子上。 3、出示紅軍過草地的錄像。 4、師:是啊,當時的條件是這樣的艱苦,環境是這樣的惡劣。茫茫草地,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戰士們,有多少戰士就這樣掙扎在死亡線上,有多少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悄然離去。(學生再讀第一節。) 【設計意圖】學生對紅軍過草地時所遇到的艱難只是停留于表面的了解,并不能真正引起他們在情感上的共鳴,而不能體會到當時的艱難,就不能體會到彭德懷殺大黑騾子時的那種痛苦,那種不舍,那種果斷。因此視頻的適時引用在無形中幫助學生解決了理解、感悟上的難題。 (四)交流課文的其它部分 1、問:除了這些語句,你還從課文對彭德懷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評。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一篇好的課文往往就是一篇好的例文。在學習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時候,課文的寫作特點,描寫手法等也是我們學習的一方面,教師要將這種寫作方法、寫作能力的訓練寓教學于無形之中。 三、總結升華,課外延伸 1、問:如果你是這茫茫草原上的一員,經歷了這感人肺腑的、催人淚下的一幕,你最想對彭德懷說的是什么?學生交流 2、師:雖然大黑騾子永遠地離開了彭德懷,永遠地離開了紅三軍團,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的視線,但是他的身影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 3、學生朗讀最后一節,說說自己的體會。 4、小結,出示小詩,學生齊讀。 四、布置作業(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閱讀紅軍過草地中的其他故事,更深入地了解紅軍在長征中所遇到的艱難以及他們的那種大無畏精神,讓學生再從課外走進文本,深入回味彭德懷高尚品質。 (附板書: 21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愛騾子→ 殺騾子→更愛戰士 (與戰士同甘共苦) 【流程圖】 開始
課件 出示背景音樂 教師提問 學生回答 課件 出示課文第二節 教師提問 學生交流 課件 出示句子1 教師點出“撫摸” 學生學習 課件 出示句子2 教師點出“深情 平靜” 學生說體會 課件 出示句子3 教師引導 學生學習 課件 出示填空題 教師引導 學生填寫 課件 出示句子4 教師引導 學生想象說話 課件 出示句子5 教師語言激情 課件 出示相關的視頻 教師語言激情 學生欣賞 課件 出示課文第一節 學生練習朗讀 教師語言激情 學生朗讀 課件 出示小詩 課件 布置作業結束本課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7
21,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第二課時)
贛榆縣實驗小學 朱紅甫
設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課教學中,力求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采用"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精心為學生安排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讓學生運用"讀,畫,品,悟"的方法學習課文,引領學生抓住的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讀懂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領會戰士們對彭德懷深切愛戴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領會戰士們對彭德懷的愛戴之情.
教學進程:
一,走近大黑騾子
1,板書課題.
2,通過上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匹怎樣的大黑騾子
(師相機板書:任勞任怨,深受喜愛)
3,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二節,從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這是一匹任勞任怨的,深受喜愛的大黑騾子
4,集體交流.
5,補充材料
這是一匹很通人性的大黑騾子,只要彭德懷輕輕一拍它的脖子,它就會很乖地臥下,等著彭德懷騎上再慢慢起來;打仗時,只要彭德懷一聲令下,它就勇往直前,從不退縮.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溜一溜,給它刷毛,去土.多少個日日夜夜,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戰士們總能看見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相依相伴的身影.
6,這還是一匹怎樣的大黑騾子
二,感悟將士之愛
1,過渡:槍殺這樣一匹大黑騾子會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課文的3—20節描寫的就是槍殺大黑騾子的過程.請同學們用心讀一讀這部分課文,看看文中的哪些語句觸動了你的心,把它畫下來,再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師生交流.
預設一:
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說:"部隊現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胚@段話中的哪幾個詞語值得回味
、"深情地望著"這"深情"之中包含著怎樣的情感
⑶從"平靜"一詞你讀懂了彭德懷怎樣的內心世界
預設二:
、排淼聭训臎Q定戰士們同意嗎 你哪兒看得出來 只許讀,不許說.
⑵學生朗讀有關語句,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菑膽鹗總兊脑捳Z中,你讀懂了什么
、扰淼聭褯Q定殺大黑騾子為的是——
戰士們想留下大黑騾子是因為——
從這"留"和"殺"之中,你明白了什么
(彭德懷愛戰士,戰士們愛彭德懷.)
預設三:
聽著戰士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勸阻,彭德懷有些不耐煩了——
課件出示:彭德懷有些不耐煩了,他大聲地對身邊的警衛員說:"邱南輝,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
、艔倪@幾句話中,你讀懂了彭德懷怎樣的內心世界
、埔I學生抓住"不耐煩","大聲"讀懂彭德懷矛盾而又復雜的內心世界.
預設四:
⑴創設情境:"十分鐘過去了,槍聲沒有響,誰也不愿意開槍……又都默默地低下了頭."就這樣,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迎著凜冽的北風,大家靜靜地站立著,可是大家的心里卻——(心潮起伏)如果你是方副官長,如果你是老飼養員,如果你是一名警衛員,如果你是彭德懷,你會想些什么呢
⑵學生選擇一個合適的角色寫話.
、羌w交流.
預設五:
正當大家思緒萬千之時,草地上傳來了彭德懷的怒吼聲——
課件出示: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他們開槍,我就向你開槍!彭德懷雙手*在腰間怒吼道.
、艔倪@幾句話中,你又讀懂了彭德懷怎樣的內心世界
⑵彭德懷為什么要向方副官長開槍呢 從這怒吼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什么
預設六:
文中的哪些語句還觸動了你的心
(為學生創設充分的自主交流的空間,彰顯學生的閱讀個性.)
4,槍殺大黑騾子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5,配樂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升華將士之愛
1,齊讀課文的最后一節.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每當讀到這一節課文時,老師總有一個詞語不明白——"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我們想象一下紅軍長征時部隊前進的樣子,應該是"人流",可作者為什么卻要說是"鐵流"呢
四,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收集有關長征的資料,以"長征"為主題出一份手抄報.
2,推薦閱讀《長征》.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8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說出“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等句子的含義。
四、教具準備 文字投影 悲傷的音樂 大黑騾子的圖片
五、教學時間 二教時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發生的事。板書課題:14彭德懷的大黑騾子)
2、簡介彭德懷。
3、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事?
二、自讀課文:
1、自學要求:
、僮x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诋嫵霾欢脑~語,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來理解。
、鬯伎冀翌}時所提出的問題。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2)理解部分詞語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感知全文
1、 認真讀全文
2、 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六、作業
1.朗瀆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講彭德懷忍痛命令殺掉大黑騾子的經過。)彭德懷對他的大黑騾子怎樣?對戰士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2-20小節,畫出有關的句子
二、組織交流
。ㄒ唬 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
文字投影1: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闭f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1、 你能不能談談你的理解
2、 很好,你能抓住關鍵的詞理解,你還有沒有補充
3、 其余的同學能不能也像他這樣談談你的理解
2、你覺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愛?(疼愛,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能讀出這種疼愛之情嗎
過渡:愛有很多種,彭德懷對大黑騾子是疼愛,是關愛的,其余的同學你認為彭德懷對大黑騾子是怎樣的愛呢?
。ǘ┏鍪疚淖滞队2: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們說……
1、你也來談談你的理解?在什么情況下深情地看著大黑騾子?深情包含的是怎樣的情?(疼愛、不舍、傷心、留戀)
2、理解“平靜”。彭德懷深情的眼神里寫滿的都是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届o的外表下該是怎樣的心情啊?(掩飾的都是那份忍痛割愛的傷!舍不得戰士忍饑挨餓)
3、從這句話里還能體會到什么?(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
4、 原來彭德懷殺大騾子是為了戰士的生命,為了戰士走出草地啊,當時草地上是怎樣的情況?
引說:看到戰士們因饑餓昏倒在地,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地上斷了糧食,有沒有了野菜,只有殺了大騾子才能……可見得當時的情況怎樣?
過渡:可見彭德懷不但愛著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呀!這種愛滲透在文中的字里行間,同學們好好找找,還會有很多發現
(三)出示文字投影:彭德懷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說……
1、想到的是干什么?(和戰士同甘共苦、想到的是給戰士們填肚子,走出草地,想到的是戰士們的生命,還想到讓大黑騾子立最后一次功)最后一次功是什么?曾經為革命立了哪些功?
長征以來,大黑騾子受盡了苦,一路上不是馱著糧食,就是馱器材,戰士生病了,它馱著傷員一步步朝前走;過大江時,是它一次次將不會游泳的戰士運過江;過雪山時,是它將奄奄一息的戰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2.想想:這時的彭德懷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會怎么說?學生練讀
過渡:這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軍人應有的剛毅果斷 在這緊要的關頭,必須有這樣堅定的態度。彭德懷能和大家同甘共苦,這是一個軍人的風采,在這風采的背后,我們看到了一個愛著心愛的大騾子,更愛戰士的偉大靈魂,看看這種愛還從哪里能看出?
繼續討論:
1、 原本還表面平靜的彭得懷為什么不耐煩?有哪些人在勸他?大家都深愛著大騾子,在這不耐煩的背后彭得懷的內心深處藏著多少的痛啊,可沒有人知道他這樣的痛,這樣的不舍
引說:命令下了,彭得懷痛苦地背過臉去,而槍聲---10分鐘---,20分鐘----這分分秒秒里凝聚的都是人們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可是槍聲依然沒有響起,此時此刻的彭德懷再也忍不住了,他變得怎樣?哪里看出?
2、怒吼什么意思,此時此刻的彭得懷為什么怒吼呢?
3、過渡:等了這么長時間也沒有人動手,想到因饑餓而昏倒的戰士,彭得懷又一次憤怒地下了命令,大家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槍聲終于響了,大黑騾子龐大而瘦弱的身軀緩緩地斜倒下去。大黑騾子就這樣默默地離開彭德懷,離開了紅軍戰士們,此時此刻,彭德懷該是怎樣的心情?心如刀絞的彭得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這時彭總司令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出示課件練說:(音樂)槍聲響了,大家難過地摘下軍帽,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學生練說,教師引述: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軍人竟然有如此的柔情,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過渡: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機,那是大黑騾子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呀,這時的司令面對著警衛員捧來的肉湯,他是怎么做的呢?
1、 讀到了這里你想到了什么?(難過到了極致,已經控制不住了)
2、 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事情嗎?
3、 (這樣的發火說明愛得深,愛得真切,為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而難受到極點)誰來帶著這樣的心情讀這句話
四、學習21小節
過渡:槍聲永遠帶走了大黑騾子,它永遠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里,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它的身影
1、引讀
2、談感受。自己讀一讀這段話,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各自談感受,從哪里看到戰士們有這樣的精神?你覺得這句話該怎樣讀 ,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有這樣的精神嗎?
過渡:這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戰士們在茫茫的草地上勇往直前的身影,似乎聽到了那鏗鏘有力的聲音,出示“聲無御寒衣,肚內饑。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小結:戰士們從彭德懷司令那里獲得了前進的動力,奮勇向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節課上,我們和彭將軍一起著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對大黑騾子的愛,把對戰士帶深深地埋在心底,這愛是偉大的,這愛是感人至深的,希望同學們把這個故事牢牢地記在心中。長征途中像這樣故事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上網或查資料搜集這樣的長征故事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9
一、教材內容: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十冊 《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
二、設計思想:
《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是記敘文,講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歡的大黑騾子和其他五頭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學時以讀為主,悟讀交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對話交流,體現語文課堂書聲朗朗、議論紛紛、情意融融的特色。力圖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本文的一個支點,牽動整個文本的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實現“成文短交”。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燃眉之急、饑寒交迫”,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能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品讀課文,在閱讀、批注的過程中了解彭德懷殺大黑騾子的原因。
3、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體會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感情。
五、教學難點: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
六、教學準備:課前搜集有關資料,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課文給我們描寫了一個怎樣感人的故事?
2、指名講課文大意。(紅三軍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的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的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
3、通過昨天的學習,你還知道了什么呢?(①彭德懷非常愛他的大黑騾子。②彭德懷很愛他的戰士。③當時草地上斷糧,情況非常危急。④彭德懷下令殺大黑騾子迫不得已的)等等。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愛 殺(可以先不寫)
(二)、自主學習,精讀感悟(學習課文2——20小節。)
1、過渡:這樣一份深深的“愛”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潛心默讀課文,畫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或許他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表情都傳達了一份愛意。
2、各自閱讀,體會。老師巡視
3、交流 :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的句子。(根據回答隨機出示)
a、 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1)生匯報,談感受。
。2)再讀這段文字,哪些詞觸動了你,讓你感動了(生交流)
。3)師隨機問:你曾經被“撫摸“過嗎?談談你的感受。再結合句子說說理解。
(4)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應該抓住“撫摸”“悄悄地塞進”兩詞)(糧食就意味著生命,彭德懷卻分出自己的一些塞進騾子的嘴里,并一直看著它吃完。這一舉動能說明什么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這是流淌在細微之處的愛,同學們,這就是細節!(出示:細節)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不是高山,不是大海,而是細節。
過渡: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還流淌在哪些細節中,你們讀到了嗎?
b、 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拴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們說……
。1)你能把目光聚焦一下,聚到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嗎?
。2)“深情“包含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哪些人之間會用“深情”的目光交流?
。3)師感情述說: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遛一遛,給它刷毛、撣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糧。這頭大黑騾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懷輕輕一拍它的脖子,它就會很乖地臥下,等著彭德懷騎上去再慢慢起來。打仗時,只要彭德懷一聲令下,它就勇往直前,從不退縮。他們之間的情誼已超越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
(4)理解“平靜” (內心真的如表面一樣平靜嗎?)體會“深情”與“平靜”不一樣的內心世界。學生自由回答
彭德懷顯得平靜,那是因為他犧牲騾子的生命來挽救更多戰士的生命的決心已
。5)不僅要讀懂意思,而且要讀懂字里行間蘊含的情,這就叫品味。(出示:品味)
。6)練讀這句話
c、彭德懷背過臉去。
(1)想一想:“為什么背過臉去”。
(2)師:是啊,這是自己最喜歡的大黑騾子呀!他怎么忍心親眼看它被槍殺呢?一個簡單的動作那是愛的體現
d、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了軍帽……
(1)你們知道軍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緩緩地摘下了軍帽”嗎?
(2)師:這一串省略號包含著許多的內容,此時的彭將軍感慨萬千,他想到了什么?他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3)學生自由發言。
(4)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這天晚上,草地上多了些生機,戰士們終于可以吃真正意義上的食物了,可是彭德懷吃了嗎?他是怎么做的?誰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
e、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1)肚中饑餓交迫,但面對眼前那一碗鮮美的肉湯,他卻“發火“了,他是在對誰“發火”?)
。2)理解“發火”(“發火”難過到了極致,已經控制不住了,火發的越大,越能看出對大黑騾子的不舍。這碗里散發的是大黑騾子的氣息,他怎么喝得下?)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體會彭將軍此時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戰士們對大黑騾子的愛
過渡:同學們,對大黑騾子深深的愛僅僅體現在彭德懷身上嗎?(戰士們也很愛)你從哪些語句中讀出了戰士對大黑騾子的愛?
a、“什么?殺掉?……”老飼養員著急了。幾個警衛員聽說后也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
好的,找得很準。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位同學的新發現。
為什么“著急”?(愛大黑騾子,愛彭德懷:這是組織上派給彭德懷的坐騎,盡管他很少騎,但是彭德懷一路上不但要走路,還要指揮隊伍前進,辛苦啊,戰士們心疼他,希望大黑騾子能減輕他的負擔。)
小結:是啊,長征以來,大黑騾子受盡了苦,一路上不是馱著糧食,就是馱器材,戰士生病了,它馱著傷員一步步朝前走;過大江時,是它一次次將不會游泳的戰士運過江;過雪山時,是它將奄奄一息的戰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戰士們是多么地不忍心殺掉大黑騾子啊,我們聽見那發自內心的請求聲:(引讀)
b、老飼養員流著眼淚對彭德懷說……他為革命立過功
c 大家仍在請求……。
能讀出請求的語氣嗎?
命令下了,而槍聲 ,10分鐘 ,20分鐘 。這分分秒秒里凝聚的都是人們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啊!
練習朗讀:同學們把這份真摯的感情體會的多好!是。〈藭r此刻,每個愛大黑騾子的人都掙扎在愛與痛的邊緣,這份深埋在心底的愛此刻又是那么地痛苦,讓我們走進每個人的心里,讀出他們內心真實的感受。
分角色朗讀3—12小節
(三)感悟文章主旨(體會彭德懷對戰士們的愛)
過渡: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戰士們也是那么不舍得大黑騾子,那為什么還要殺大黑騾子?板書:(?)
1、請你再認真讀讀課文第2-3小節。用一句話說說原因。(解決燃眉之急)
2、什么是“燃眉之急”?聯系課文說一說,這兒的“燃眉之急”具體指什么?
過渡:是呀,作為紅三軍的軍團長,彭德懷看到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而犧牲,又怎么能舍得?為了戰士的生命,為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彭總決定——(板書:殺!)
3、從這個決定中,你感受到了哪一種愛?(對戰士的愛)
4、你能從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覺到這一份沉甸甸的愛呢?
。ㄖ该x相關句子)
“他眼見戰士們……大黑騾子上。”“現在,草地上……解決燃眉之急。”“部隊現在連……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除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外,連一粒糧食都找不到,野菜、草根、馬鞍、皮帶都成了紅軍充饑的食物,很多人到達草地前身體已經很虛弱,有的倒在泥漿里永遠也爬不起來了,有的小戰士臨死的時候,已經骨瘦如柴了,作為紅三軍的軍團長,彭德懷看到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而犧牲,又怎么能舍得?他決定了“殺騾子”,(板書:殺!)從這決定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更愛戰士們)板書:(更愛戰士)
5、師:可是,在文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出示“不耐煩、怒吼”這兩個詞語)
請同學找找這兩句句子,這兩句與彭德懷愛戰士們矛盾嗎?
指名自由回答。
師:彭德懷將軍殺了大黑騾子,這意味著什么?(他將和戰士們一同徒步走出草地。)
6、師:一同徒步走出草地,彭將軍怕嗎?他怎么說的?
7、指名讀讀第9小節。你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什么?(要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8、小結:他對戰士的不耐煩,對戰士的怒吼,對戰士的發火,都是為了盡快解決燃眉之急而不得已而為之的呀!他的心比誰都痛。
(四)練習分角色朗誦。
過渡:下面請幾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的2——20自然段,給我們再現一下當時這一幕感人的場面。
1、分角色朗讀。
2、評價。
。ㄎ澹┛偨Y(出示、引導齊讀)
漫漫征途,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融進了宣傳鼓動員的竹板聲里:“身無御寒衣,肚內饑。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
1、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段話:你從兩個“融進了”讀懂了什么?(是大黑騾子給了戰士們生命,是大黑騾子給了戰士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2、引: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歷盡艱難萬險,戰士們身無“御寒衣”,忍受著饑餓和寒冷,暈倒了能勇敢地爬起來,緊緊地跟上去。”他們的力量從哪里來?僅僅來自大黑騾子嗎?
。ㄊ桥淼聭殃P心戰士,愛護戰士的無私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每一位紅軍戰士。)
是的,我們的紅軍隊伍正是有了這樣的首長,這樣的戰士,才有了戰無不勝的力量,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師:同學們,這段文字還是音響與圖像的絕妙結合,你看一個遠鏡頭:茫茫的草地上,一群紅軍戰士克服了艱難險阻,勇敢地前進。再配上鏗鏘有力的畫外音“身無御寒衣,肚內饑。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不就給人一種精神振奮的感覺嗎?我們再一起讀讀這段。
3、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總結全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紅軍長征途中那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透過細節,品位到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情意,更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愛。
這愛是偉大的,這愛是感人至深的,這愛激勵著戰士們奮勇向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吧!
六、布置作業,加深鞏固。
1、大黑騾子走了,它是為革命勝利而走的。請你為大黑騾子寫一份悼念詞,表達彭德懷、戰士們和我們對它的懷念之情。
七、推薦閱讀,積累知識。
在長征路上象這樣作最后奉獻的騾嗎,實在難以計數!
1、推薦同學們讀一本書:《領袖將帥和他們的戰馬》
2、找找長征中的感人故事讀一讀,如《豐碑》《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草地夜行》。重溫那難忘的歲月。
板書: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愛騾子! 殺? 細節
更愛戰士!! 殺! 品位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0
佚名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燃眉之急、饑寒交迫”,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品讀課文,在閱讀、批注的過程中了解彭德懷殺大黑騾子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體會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學習過程:
一、揭題設問,激發興趣,感受將軍偉大的人格魅力
你指導共和國有哪些元帥嗎?我們曾學過哪些元帥的事跡?
毛澤東曾這樣地評價過一位元帥,“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猜猜他是誰?
板書:彭德懷
說說你所知道的彭大將軍的情況。
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這位軍功卓著的將軍。
補齊課題。這位軍功卓著的將軍與一個大黑騾子之間會發生什么樣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故事的梗概
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去讀讀課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要讀準子字音,認清字形,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
再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準備提問。
交流讀文情況,討論質疑。
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斑@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提煉研讀主題,理清文章脈絡
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你準備研究什么?
指名說,歸納,提煉本文的研讀主題:彭德懷為什么要殺自己十分喜愛的大黑騾子?
圍繞這個研究的問題,你準備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進行研究?
指名說。
讀讀課文,對于這個問題,其實課文有一節已經告訴我們了,找找看?(第三節)
齊讀,理解“燃眉之急”,并造句。
現在的“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讀第一節)
既然是“燃眉之急”了,那還等什么呢?趕快找能充饑的東西呀?
四、品讀課文,感悟將軍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
現在唯一能解決的辦法是什么?
那還等什么呢?趕快殺大黑騾子充饑呀!
這是一只怎樣的大黑騾子?自由讀體會,畫出相關的語句,并作出批注。
討論:“立過功”指的是什么?
“再立最后一次功”又指的是什么?
對于這樣的一只大黑騾子,彭德懷對他有什么樣的感情?戰士們呢?
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板書:十分喜愛
既然彭德懷十分地喜愛它,他想殺嗎?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那又為什么要殺它呢?況且這還是一只立過功的大黑騾子呀,而且戰士們也是舍不得殺的呀?
殺另外五匹馬不行嗎?為什么?
在殺大黑騾子時,“彭德懷背過臉去!睘槭裁匆尺^臉?你覺得這時他的心理會想些什么?
“槍聲響了。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這時的彭德懷又在想些什么?
引讀最后一段,說說你的理解。
五、總結課文,升華主題,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和感染
師:大黑騾子走了,悄無聲息地走了,但它卻永遠地留在彭德懷和戰士們的心中,激勵著戰士們奮勇向前,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
學到這兒,你覺得彭德懷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說些什么?可以是對彭德懷將軍說,也可以對大黑騾子說。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61
怎一個“殺”字了得——《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談
蘇教版第十二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課講述的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在長征過草地途中,為了解決部隊斷糧的燃眉之急,忍痛殺掉自己心愛的大黑騾子給戰士們充饑的故事。彭總那舍小義,為大義,與普通戰士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動著每一位學生讀者。在執教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教師都順著這樣一條路徑設計教學,即先讓學生細致感受彭德懷一直深愛著大黑騾子,而后再忍痛槍殺大黑騾子,以緩解斷糧的燃眉之急。緊緊抓住課文中的這一“愛”一“恨”的矛盾沖突,從而體會到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質。
我在教學中作了這樣的一個嘗試,我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我就由長征行軍途中遭遇斷糧的威脅,需要殺掉包括大黑騾子在內的六頭牲口來充饑的故事話題引入,而后設疑:殺牲口本來是極為平常而又容易的事情,只需一兩分鐘,幾顆子彈。既然如此,為什么故事中的大黑騾子卻這么難殺?這究竟是一頭什么樣的騾子呢?以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們去盡情讀書,悉心體味,從而感受到彭德懷與大黑騾子之間感情很深,大黑騾子任勞任怨,為當時的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少貢獻。當學生們體會到這一步之后,我隨之引出故事中的一個辯論場景——彭德懷堅決要殺大黑騾子,而他身邊的人(老飼養員、警衛員)卻一再認為大黑騾子不能殺。這“殺”與“不殺”的爭辯貫穿故事始終,并且發人深思,我就讓學生們再去細讀課文,各自歸納出彭德懷認為要殺掉大黑騾子有幾點理由?他身邊的人認為大黑騾子不能殺,又有幾點理由?通過這樣的一歸納,一爭論,大家對于彭德懷能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便有了深刻而具體的感受。
一篇課文,一個“殺”字,還有一種極為可貴的品質,也就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了。
龍袍陶立進 發表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7
看到文字背后的景象——《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片斷
當彭德懷下令開槍打死大黑騾子的時候,課文只有一句描寫彭德懷的句子:“彭德懷背過臉去!本褪沁@一句,卻是蘊涵著豐富的情感語言。
師:假如鏡頭定格在彭德懷那扭轉過去的臉上,你看到怎樣的神情?
生:我看到他緊鎖著雙眉,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生:我看到他的表情非常痛苦。
生:可能他的雙眼還溢滿了淚水。
師:是啊,男兒有淚不輕彈,此刻彭老總的心里是充滿了——
生:不舍
生:愧疚
生:難受
師:鏡頭再搖動,你看到了彭德懷總司令怎樣的體態?
生:我看到他緊握著雙拳。
師:抑制著內心的痛苦。
【語言構筑的是一個無限大的想象空間,簡單的話語背后連接著情和意,讓學生用內視的鏡頭,再現或者豐富語言形象,才能讀出那文字背后的無限情感。】
轉載自邑學教師博客
;isbest=1&page=3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感謝大家給我提供這次說課的機會,今天我的說課的內容是《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這篇課文。
一、說教材
這篇文章選自蘇教版教材小學語文十二冊第四單元,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了,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槍殺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江紅軍過草地時饑寒交迫,后續部隊連野菜也挖不到了。
第二段(2-20)彭德懷忍痛命令把連同大黑騾子在內的六匹牲口槍殺的經過。
第三段(21)講大黑騾子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
二、說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高年級識字、閱讀的要求,又根據以上教材的分析。
我認為本課的認知目標是:①學會本課生字新詞②體會“艱苦、燃眉之急”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
技能目標為: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②體會“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學生在品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驗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并閱讀有關于彭德懷及其他偉人的文章,學習他們的精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討論、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具體的描寫,去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意思。課時建議:由于本課憑借多媒體輔助教學,再讀中感悟,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用2教時就能完成任務。
三、教法與學法
本課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材特點,采用下列方法:
①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谧灾魈骄糠ㄗ寣W生自讀自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③朗讀感悟法朗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他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本課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表達自己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朗讀進行適時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四、說教學流程
第一教時教會學生學習本科生詞,反復熟讀課文,理解詞語意思,會用“燃眉之急、艱苦”說話。
第二教時:細讀課文,品味朗讀,增加體驗,拓展延伸。
具體環節:
第一教時(分四個環節:)
。ㄒ唬、運用多媒體引出課題多媒體出事大黑騾子,畫面轉換出示彭德懷英雄形象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大黑騾子,明白彭德懷的豐功偉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學生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ㄈ⒃僮x課文,理解內容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讀懂了哪些內容?有疑問的地方適當作上記號,讀完討論、交流、質疑。老師適當點撥。(這一環節分三步:一是讓學生自學課文,二是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三是在班級里交流的同時遇有疑問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讓學生在下節課再讀課文解決。)整個過程體現學生主體性,教師只在課文的重點除給予必要知道,并給學生的學習以積極的評價和激勵,為下一堂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教時
一、教師范讀、學生體會評價
1、教師范讀課文2-20小節,學生聽、體會,然后說一說、議一議、評一評,好的表揚,不足的指出。2、學生評:重點評議老師是否把彭德懷十分愛大黑騾子的感情讀出來,是否感受到彭德懷不忍殺大黑騾子的痛苦心情。3、根據學生的評議,老師把大家所說的概括成這樣兩條要求:⑴讀出彭德懷既愛又不忍心殺大黑騾子使得痛苦的心情。⑵讀出戰士不忍殺大黑騾子的感情。
二、學生反復練讀,體驗、評改
1、學生模仿老師練讀可以分小組、可以分角色讀,教師住個小組進行視察,不足的幫助學生糾正。
2、指明分角色讀(課文比較長,分2-7小節、8-20小節兩個小組讀,其中每個小組四人個分別讀彭德懷、老飼養員、戰士、旁白的話)其他同學仔細聽、體會,然后評議他們那些地方讀的好,為什么?不夠的我們來幫助他。3、大家分角色有感情齊讀課文。(這一環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相互評價,交流。學生對課文理解得到升華,領悟把握了語感,從而從整體上對科文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及形象等形成了內化和積累。)三、學習第三段。理解“它融進了北進的滾滾鐵流中”這句話的含義。四、總結延伸激發學生看有關于紅軍長征途中偉人的故事。(這一環節設計主要是依據課程標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而設計的)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4
“同學們,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紅軍開始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今天我們學的這個故事就是——”正當我伴著深沉的音樂邊向學生娓娓動聽地講述故事,邊板書課題: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說:“丁老師,您把課題寫錯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而您把‘他的’兩字漏掉了!”教室一陣嘩然,許多學生也都“是呀”、“對呀”地附和著。
我仔細一看,真的!由于我一時疏忽,竟犯了一個教師不該犯的小錯誤。面對評判他人的意識不斷增強的六年級學生,我是不露聲色地迅速添上漏掉的兩個字,還是維護師道尊嚴,自我辯白呢?我略一思索,突然靈機一動,真誠地對那位學生說:“我真佩服你的細心和勇氣!謝謝你給我指出錯誤,更要感謝你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的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咱們不妨來討論一下:你們覺得添上這兩個字后,與先前的課題有什么不同呢?”說著,我便用紅筆在“大黑騾子”前,鄭重其事地添上兩個大大的字——“他的”。
短暫的沉默后,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加上這兩個字后,我覺得這頭大黑騾子不是別人的,而是彭德懷同志的!
“第一個題目講的是彭德懷與普通動物之間發生的事。而我從‘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這個題目中體會到彭德懷與大黑騾子之間的關系肯定非同一般,大黑騾子一定是他的心愛之物!币粚W生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驚喜地說道。
“發生在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之間的故事一定非常感人,我想馬上閱讀這篇文章!”
“你們的審題能力真強!那好,現在就請你們帶著兩個問題去讀課文: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你們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大黑騾子是彭德懷的心愛之物呢?”我順勢把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提前了。學生立即專注地閱讀起文本來……
經過認真地閱讀、思考,我從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體會到他們已被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之間的真摯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又問道:“讀到這兒,你有問題要提嗎?”
“既然彭德懷這么愛大黑騾子,為什么還要把它殺掉呢?”
又是一番深入地閱讀……從學生發自肺腑的表達中,我感覺彭總的精神已融進了他們的血脈之中!
“學到這兒,你覺得這篇文章還可以定什么題呢?”
“《痛苦的抉擇》!
“《愛兵如子的彭德懷》。”
“《大黑騾子,委屈你了!》。”
“《別樣的愛》!
……
一個個絕妙的題目,從學生頭腦中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了!
真沒想到,一次小小的疏忽,竟促使我從生命的高度重新審視我的課堂教學,審視我的學生,使新課堂呈現出了生機勃勃、精彩紛呈的喜人場面。真的,這次疏忽完全是我課前沒有預設到的,但由它生成出的許多新問題卻與我的預設不謀而合。我不禁想到一位特級教師曾說過的一句話:“好的課堂應是預設與生成相融的對話場!痹谶@里,師生平等對話,生本自由“交談”,預設和生成并存。這堂課中,我充分利用這次小小的疏忽,引導學生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文本,使他們在與同學、老師、文本的多次對話中,不斷迸發思維的火花,不斷生成許多有價值的新信息、新問題,從而走進作者的心里,走進彭總的心靈世界。此時,閱讀已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從課堂反饋來看,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全方位的滿足和發展,而我也與學生一樣,時常感到智慧的閃現,生命活力的涌動。
我真的要好好感謝這次美麗的“疏忽”,感謝學生帶給我靈動的智慧,帶給我在師生交往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5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后巷中心小學 曹敏娟
課前準備:
即將上《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了》,像往常一樣,我丟開已經備好的課和教參,重新審視教材。
以前聽過一節這課的教學,是誰上的不記得了,但記憶深刻的是那節課讓我聽了很不舒服——至少通過那節課留在我的印象中的彭德懷是一個殘忍的“劊子手”,他就輕易那么殺掉了所謂“心愛”的大黑騾子!我想,我不能給孩子留下這樣的印象。
也與以往一樣,我還是先從課題入手!芭淼聭押退拇蠛隍呑印,兩個對象,之間的聯系呢?一是愛,二是殺;反之,大黑騾子對于彭德懷來說可謂“功不可沒”,結果是被殺。二者之間還隱含著第三者——戰士,彭德懷愛戰士,騾子可以救戰士的命,這是要讓學生找出來并悟出來的。
于是,我決定從“愛”字入手進行教學: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彭總出對大黑騾子的愛,體會出對戰士的愛,以“愛”為教學奠定基調。正因為愛之深,所以才有了難以抉擇的痛。不能讓“殺”的血腥味兒彌漫在課堂上,所以還要抓住一個“痛”字,為心愛的坐騎而痛,為戰士們饑寒交迫的困境而痛。課文中有不少可以挖掘的空白處,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動,文中沒有直接寫,但一定要引導學生去揣摩人物復雜而痛苦的內心世界。
為了讓學生對課文背景有所了解,課前布置學生搜集長征中的小故事,利用晨會時間讓大家講故事、談感受。這樣,學生才能理解在那特殊的年代、環境中,糧食對生命的重要性,才能體會彭德懷將軍深愛大黑騾子(將自己的口糧省下來喂它),更能體會彭德懷將軍愛戰士的思想感情(殺大黑騾子拯救戰士生命)。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燃眉之急、饑寒交迫”,會用“艱苦、燃眉之急”造句。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品讀課文,在閱讀、批注的過程中了解彭德懷殺大黑騾子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彭德懷雖深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們的情懷,體會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一、 導入新課:
1、 教師板書:彭德懷和大黑騾子
學生讀課題,發現問題,(加上“他的”和原來在意義上有什么不同)談感受。同學們真會讀書,從這兩個不起眼的字中能體會到他們之間不同尋常的關系。
2、再來考考你們,板書: 艱苦 燃眉之急 你能選用一個詞或兩個詞語根據課文內容說一句或一段話嗎?
教師小結: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在草地上,饑餓是紅軍戰士最大的威脅,看著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彭德懷決定殺心愛的坐騎大黑騾子解決燃眉之急。面對生與死的抉擇,理智與情感,個人與大局展開了激烈的思想斗爭,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下面,讓我們共同閱讀課文,一起走進那永恒的歲月,去目睹那悲壯的一幕,去品味那濃濃的真情,去感受彭德懷元帥偉大的人格魅力。
二、 走近彭德懷,感悟愛騾情深
1、 讓我們先走近彭德懷大元帥的身邊,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2----20自然段,透過這些語言文字,你認識了怎樣的彭德懷元帥?(愛大黑騾子、愛戰士。。。。。。)
2、 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去記錄下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真摯又感人的情懷,同學們可以劃出相關的句子、詞語,在書旁寫寫你的讀后的感悟。
3、 交流:整理出示如下文字:
a、 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闭f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讀讀這兩句話,哪些詞語運用的特別感人?細細體會這些詞語,透過詞語你看到什么?這些動作我們生活中什么情況下也能看到?像自己的親人、孩子一樣關心著它、愛著它)
b、 彭德懷深情地望著栓在不遠處的大黑騾子,平靜地對警衛員說:“部隊現在連野菜。。。。。!
。阌X得哪些詞語值得回味?從這兩個詞來體會彭德懷決定要殺大黑騾子的心理。彭德懷深情的眼神里寫滿的都是對大黑騾子的不舍啊!平靜的外表下掩飾的都是那份忍痛割愛的傷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彭德懷元帥不愧為一代開國元勛,朗讀這段話)
c、 彭德懷背過臉去。
。ù藭r,你是他身邊的警衛員,你會從他背過去的臉上看到什么?)
d、槍聲響了,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的地摘下軍帽。。。。。。
(摘軍帽這個動作你見過嗎?在哪里見過?表示什么?此時,他的腦海里會閃現哪些畫面?可以到文中去找,也可以展開你的想象。當時,每到宿營地,彭德懷總要牽著大黑騾子溜一溜,給它刷毛、撣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糧,這頭大黑騾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懷輕輕一拍它的脖子,它就會很乖地臥下,等著彭德懷騎上去再慢慢起來。打仗時,只要彭德懷一聲令下,它就勇往直前,從不退縮,多少個日日夜夜,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都能看見彭德懷與大黑騾子相依相伴的身影。∵@么勞苦功高的大黑騾子,在彭德懷的眼里,已不僅僅是牲口,不僅僅是坐騎,更是生死與共的戰友!這樣的戰友,是殺不得的,不能殺的,不忍殺的!!)
e、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前面決定殺大黑騾子的時候,他表現的很平靜,可現在為什么發火呢?難過到了極點,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火發的越大,越能看出他對大黑騾子的愛)
三、 走近彭德懷,感悟愛兵情深
1、彭德懷這么愛大黑騾子,為什么還要殺?你能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嗎?
2、學生根據讀書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更愛戰士
四、走近戰士,感悟愛將情深
1、俗話說的好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還記得盧梭說的一句話:你愛別人,別人就會愛你;你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對你就會親如兄弟。
2、彭德懷時時處處為戰士著想,戰士呢?找出文字來讀一讀。
老飼養員的話不是沒有道理,請同學們來看這段文字:
出示“
三十里草地二十里水,
荒無人跡鳥不飛,
如有行人誤入內,
十有九個去難歸。
讀,感受一下草地留給你的印象。一個是關心元帥的好兵,一個是英勇無畏,樂觀豪邁的元帥。
還有這樣一句話:愛屋及屋,戰士們愛元帥,也推及到愛元帥的大黑騾子,找出相關語句感情朗讀。(10分鐘過去了,。。。。。。。)
五、整體朗讀,感悟難舍的愛:
當時,所有的人都不愿殺大黑騾子,雖然彭德懷下了命令,可是沒有人下得了那個狠心。就這樣,在荒蕪的草地上,迎著凜冽的北風,戰士們都默默地站立著。草地上異常寂靜。然而,大家心底卻是心潮澎湃、悲痛萬分:彭德懷非常喜愛大黑騾子,可是為了戰士的生存,為了部隊的安全,為了革命的勝利,他不得不忍痛下令殺大黑騾子,他的心里是多么痛苦;戰士們,深知彭德懷的悲痛,他們怎能忍心殺大黑騾子呢?這一幕無比悲壯,這情誼何等深長?讓我們帶著那份深深的感動,朗讀這部分內容,感受者真摯的戰友情和彭德懷元帥完美的人格魅力!
六、總結引讀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字里行間涌動著深沉的愛。這節課上,我們和彭將軍一起著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對大黑騾子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但這愛是偉大的,這愛是感人至深的,這愛激勵著戰士們奮勇向前,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請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七、推薦閱讀:
《金色的魚鉤》《馬背上的小紅軍》 毛澤東的《長征》
板書設計:
彭德壞
愛 和 愛 艱苦 燃眉之急
。ㄋ模┐蠛隍呑
教后反思: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將軍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殺掉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的高貴品質,贊揚了彭德懷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大黑騾子是彭德懷將軍最鐘愛的坐騎,但為了讓更多的戰士走出草地,彭德懷忍痛命令槍殺了他,這樣一位愛兵如子的將領形象便展現在讀者眼前。
設計第二教時,我是定位在學生反復練讀、體驗的基礎上讀懂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課文重點在第二部分,通過彭德懷將軍痛殺大黑騾子一系列動作、語言、神態等具體描寫,體現他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字里行間中領略到彭德懷將軍的矛盾心理。在教學中緊緊扣住彭德懷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以及彭德懷與飼養員、戰士們關于殺與不殺大黑騾子的分歧和彭德懷內心的矛盾來展現彭德懷愛戰士勝過愛自己的坐騎、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崇高精神。
中國的山水畫,一葉扁舟可暗示“空白”處有千里澄江。美國藝術心理學家阿里海姆把這叫做“知覺補充”,意思是說一個“待補”的“缺口”更能勾起欣賞者的想象。在語文教學中,借鑒繪畫的“空白”藝術,更能激活學生的想象,有利于學生設身處地地體味課文意境,感悟課文內涵。
這篇課文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適時恰當地沉默肅靜一段時間,布設時間“空白”,引導學生充分地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靜默——感受真情
在槍殺大黑騾子時,我神色莊重,語調低沉地說:“同學們,彭德懷爺爺是那么愛他的戰士,在長征途中,為了給戰士們充饑,為了能讓多一些戰士走出草地,忍痛下達了槍殺他心愛的大黑騾子的命令。一聲槍響,大黑騾子斜斜地倒下了,彭德懷爺爺的心碎了,他緩緩地摘下了軍帽。同學們,讓我們和彭爺爺一起向對革命有功的大黑騾子默哀三分鐘。”實踐表明,這樣做,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了彭德懷失去大黑騾子的痛苦,從而感受彭德懷愛護戰士的一片真情。
靜思——感悟真情
“槍殺騾子”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最感人的部分,各種復雜而又真摯的情感在這里涌動、撞擊。但是作者沒有進行鋪排陳設的描寫,而是選用了一個個近乎靜態而又富有動感的慢鏡頭“彭德懷背過臉去”;6匹牲口“默默地低下了頭”;“大家都閉上了眼睛”;彭德懷“緩緩地摘下軍帽……”作者精心選擇的這幾個畫面,就像進行曲中的休止符,戛然而止,留下了可供想象的空白;而雄壯有力的前奏正余音繞梁,又給讀者勾勒了想象的軌跡。范讀課文時,我有意在上述幾處文字后面作稍長的停頓,布設時間空白,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生活積累,依據課文驅遣想象。于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顯現在他們眼前,他們的思緒跟隨文中人物融進一個個難以忘懷的場景,真切地感悟到了課文的意境。
靜場——體會真情
在學生自由充分的細讀品味后,再引導學生學著老師的方法齊讀“槍殺騾子”這段課文。深沉渾厚的集體讀書聲,與較長時間停頓形成的靜場產生的強烈對比,更能震撼人的心靈。學生于無聲處聽到了文中人物(包括富有人性的六匹牲口)內心深處情感爆發的驚雷,也易于體會到浸透在字里行間的令人回腸蕩氣的拳拳深情,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徜徉在激qing的海洋里,獲得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人生的啟迪。
整節課我覺得孩子們已經走進了彭德懷的內心,走進了戰士們的內心,走近了大黑騾子的身旁,走上了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孩子們對彭德懷、對戰士、對大黑騾子充滿了感情,同時他們也更懂得了愛的含義,懂得了顧全大局。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6
教材、學情分析: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篇記敘文,課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全文情節豐富,細節動人,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紅軍長征的年代離我們日漸遙遠,可紅軍的精神卻像豐碑一樣永遠佇立在我們心中。讓現在的孩子去深刻體會老一輩的那份執著,那份如磬石般堅定的意志,真情的引導、情境的創設、細節的品味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人物內心,與彭老總,與戰士們同呼吸、共命運。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要確立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直面文本,緊扣細節,與文本、教師展開平等對話,深入人物內心,感受人物情懷,在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提高語言素養。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人物的細節描寫,品讀感悟語言文字,感受彭德懷元帥愛騾子,更愛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一、課前:
出示:“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這句詩是毛澤東用來贊美彭德懷的,讀讀看,你能讀出什么呢?
。“威武”讀出來;“善戰”讀出來)
△老師這里也有兩個詞,誰來讀?出示:英勇善戰、剛毅勇猛
△把這兩個詞溶進這句詩,男生一起來讀。
師:是的,彭德懷英勇善戰、剛毅勇猛,是個勇士。他僅僅是個勇士嗎?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他。齊讀課題。
一、 新授
。ㄒ唬
大黑騾子是彭德懷的坐騎,長征途中,大黑騾子有過怎樣的功勞呢?彭德懷又是怎樣來對待它的呢?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
1、大黑騾子有過怎樣的功勞呢?學生答,同時出示句子。
△你是從哪個詞語中體會到功勞大的?
△這是一頭怎樣的大黑騾子?(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無怨無悔……)
把你的感覺放到文字中,讀出來。指讀。
評價:在你的朗讀中,我仿佛看到大黑騾子馱著小山似的糧食和器材,一步一步艱難行走的身影。誰再來讀?是大黑騾子用瘦弱的身軀扛起了沉重的擔子,一起來讀
2、彭德懷是怎樣來對待他的呢?
出示:“有時彭德懷撫摸……”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疼愛) 板書:愛騾子
把“疼愛”讀出來
△你是從哪些字眼中體會到“疼愛”的?
(1)撫摸
學生談
一般情況誰對誰會撫摸,而這里是?多深的情呀!
。2)念叨
學生談
彭德懷一邊撫摸一邊念叨著說,誰來讀(2個)多么疼惜它呀!
(3)悄悄地 分出
在什么情況下把糧食分給大黑騾子吃?在彭德懷的眼中,它還僅僅是頭騾子嗎?是什么?(親人、朋友、知己、戰友、老伙計……)
誰來讀?
師:通過這些細微的動作,簡短的話語,甚至是一個稍縱即逝的表情,我們讀到了一份深沉而含蓄的愛,真是“字詞有深意,言行總關情。”這些言行就是細節,我們要學會品味細節。(著重說)
。ǘ┡淼聭褜Υ蠛隍呑拥膼圻流淌在哪些細節里呢?瀏覽3---18節,把它找出來,讀一讀,品位品位。
。1)“……深情……平靜………”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一個詞語上來,從“深情”你體會到了什么?(不舍得)
△如果你是彭德懷,請你平靜地來說這句話,(2個)
你的內心真的平靜嗎?是怎樣的?為什么?
是呀!這可是與他朝夕相初,對他忠心耿耿的大黑騾子呀!把文字背后的心情讀出來。(齊讀)
深情的眼神里寫滿的是不舍,平靜的外表下隱藏的是痛苦。他愛騾子。
。2)“…..背……”(師:輕輕地背過臉去,這個動作是一個細節)
△聯系上下文,這是什么時候?
練說:怎么忍心……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所以(讀句子)
(三)彭德懷那么愛大黑騾子,可為什么還要殺他呢?板書:殺騾子
1.師:同學們,據資料記載,紅軍長征從江西出發時有8萬多人,可到達陜北根據地的只有7千多人,其中有1萬多人就倒在這茫茫草地上,彭德懷深知哪怕是一點點食物,那都是生的希望,所以他決定…..
2.出示:“…….平靜…….”
△再來讀讀這句話,他的平靜僅僅是為了隱藏對大黑騾子的愛嗎?還隱藏了什么?
(為了告訴戰士自己的決心,為了不讓戰士心軟)
△ 從這個決定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更愛戰士
。ㄋ模┡淼聭褜Υ蠛隍呑邮菬o限深情,那文中是怎樣描寫他對戰士的態度的呢?
不耐煩 怒吼 發火
出示這三句話,一人讀一句
△那怎么說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呢?聯系上下文,默讀。有聲的朗讀叫欣賞,無聲的朗讀叫思考,請用心讀書。
交流
1、“不耐煩”
△在什么情況下表現出不耐煩?
我們來讀讀他們的對話
出示:[老飼養員]“什么?殺掉?你不出草地啦?”
[警衛員]“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呀!”
[老飼養員]“你怎么走出草地?別的可以殺,大黑騾子一定要留下……..”
[彭德懷]“你們能走,我也能走……”
[大家]“還是把大黑騾子留下來吧!”
個別讀前三句話
△小戰士,都沒有糧食了,你為什么舍不得殺大黑騾子?
△老飼養員都沒有糧食了,你為什么還不殺大黑騾子?
△面對大家的再三請求,彭德懷說話了,誰來讀?(2個)
△你聽出了什么?(堅定的決心)什么決心?
△彭德懷,請把你的決心告訴大家(齊讀)
可大家仍在請求,齊讀
所以彭德懷不耐煩了,(2個)
△不耐煩的背后是什么?(堅定的決心,對戰士的愛)男生一起讀
2、“怒吼”
。1)命令雖然下了,出示:“槍聲沒有響,誰也不愿意開槍。
十分鐘過去了,沒有誰下得了那個狠心。
二十分鐘過去了,仍然沒有聽到槍聲。
引讀
(2)師:多么漫長而寂靜的二十分鐘呀,方副官長舍不得殺大黑騾子,彭德懷又何嘗忍心,這可是他親如兄弟的大黑騾子呀,一幕幕往事涌上心頭,他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
可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他仿佛又看到了戰士們…….
讓我們走進茫茫草地,去感受戰士們所面臨的艱難困苦
播放《過草地》
解說:茫茫草地,荒蕪人煙,被人們稱為“死亡之地”,因饑餓而倒下的戰士尸體隨處可見,你看,又一個戰士,他餓得實在是難以忍受了,嚼起了難以下咽的雜草,喝起了骯臟不堪的泥水,
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
有多少戰士掙扎在死亡邊緣
又有多少年輕的生命悄然離去
(3)想起這些,他還能再等下去嗎?他怒吼了(2個)
△ 從吼聲中你聽出了什么?(很急,再不開槍,戰士們將倒得更多。他愛戰士)
讓我們和彭德懷一起著急,一起怒吼,齊讀。
(4)(音樂)師:槍聲響了,大黑騾子緩緩倒下,老飼養員撥開人群,撲了上去,摟著大黑騾子失聲痛哭起來,狂風怒吼,野草嘆息,戰士們個個淚流滿面,彭德懷緩緩地……(3個)(多動人的細節呀!)此時此刻,有多少知心的話想對大黑騾子說呀
出示:遠遠地,我們仿佛聽到大黑騾子在對彭德懷說……
又仿佛聽到大黑騾子在對彭德懷說…….
選擇其中一個寫下來,可結合前文來寫
交流
(你抓住了…..這一細節來寫,寫出了兄弟般的深情)
(你能把著兄弟般的深情讀出來嗎?)(你能把這份歉意讀得更到位些嗎?)
△ 萬般歉意和敬意都化作了一個動作(齊讀)
3、 發火
引讀
△為什么要對發火?
△“發火”這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細細品味,這個動作里面,卻包含著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內疚、對戰士的愛,太多復雜的情感。你想用怎樣的朗讀表達呢?練讀
個別讀,還有不一樣的嗎?評價
總結:
表面上彭德懷對戰士是不耐煩、怒吼、甚至是發火,但我們關注細節,深入到彭德懷的內心,我們體會到的卻是他(對戰士的愛),彭德懷在你心中還僅僅是個英勇善戰、剛毅勇猛的勇士嗎?他還是個怎樣的軍團長。
老師這里也有兩個詞語“情深意重,同甘共苦”,誰來讀?(連成一句話)
三、總結
引讀“漫漫長征路…….”
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歷盡艱難險阻,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彭德懷這樣的首長,時時刻刻激勵著戰士們,戰士們雖然……..但是能…….
讓這催人奮進的旋律永遠記在我們的心中,齊讀.
四、作業:
長征途中還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倔強的小紅軍》《豐碑》《金色的魚鉤》等,找出來讀一讀。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篇17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第11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紅三軍團長征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彭德懷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表現了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文中圍繞著“殺”與“不殺”大黑騾子,彭德懷與戰士們產生了分歧,彭德懷的內心也充滿了矛盾。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形象,情節感人,文字精煉含蓄,耐人尋味。引導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感受偉人的人格魅力,受到革命傳統主義教育。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要確立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直面文本,與文本、教師展開平等對話,在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實踐中,培養閱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教師則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成為“平等中的首席”。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描寫彭德懷神情、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感受彭德懷愛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體會其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2、感受對話的精彩,并學會仿寫,用上恰當的提示語。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彭德懷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舊知:咱們先來回憶一下,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小結:是啊,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的大黑騾子一路上又馱傷病員,又馱糧食和器材,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彭德懷的喜愛。(板書:愛。
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跟隨長征的腳步再次走進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學生齊讀課題)
3、過渡:那么,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彭對大的愛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品讀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他們標出來!
二、學生品讀課文
1、學生按要求閱讀課文,邊讀邊標。
2、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請大家把你所找出來的句子再來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其中的每個字、詞、標點、句子又會帶給你哪些新的感受,把你的感受用簡潔的文字在一邊記錄下來,然后融入到朗讀中去。
3、師:剛才,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發現有些同學找得還不夠準確、全面,體會還不夠深刻,那就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和同學交流一下,相互補充,達到共識。如果哪個小組有爭議,可以隨時舉手請求老師援助!
三、全班交流體會彭對大的喜愛之情。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交流得都很投入,討論也很熱烈,相信一定有很大的收獲,那么誰來說一說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喜愛?
1.彭德懷深情地撫摩著大黑騾子……一直看著它吃完。
你從哪些具體的文字體會出來的?(“撫摸”寫出了彭對大的關心、愛護、疼愛有加;“念叨”說明彭說的次數多,他好象覺得對不起大,總覺得是自己讓大太受委屈似的;“你太……都吃不上”,可以看出彭對的啊深深的愧疚,也可見在彭的眼中,大已經不是一匹普通的牲畜,而是一位知心朋友;由“分出、塞進、一直看著它吃完“等,可以看出砰對大的關愛遠遠勝過了對自己的關心……)
師:是呀,彭是個鐵骨錚錚的軍人,對大卻是如此地深情,能通過你的朗讀把這種摯愛表現出來嗎?自由練習、個別讀、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彭德懷背過臉去。
問:他為什么要背過臉去?
3.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為什么說這句話能看出彭愛大呢?從他的舉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大斜倒下去,彭知道大再也站不起來了,心里非常沉痛,所以動作“緩緩”;“摘下軍帽”是向在戰場上獻出生命的戰士表示哀悼,而彭的這個舉動,說明他早已把大當成同甘苦、共患難的戰友)
這句話后面有個長長的省略號,此時無聲勝有聲,它包含了多少對大真摯的愛,多少不得已的愧疚,多少深切的哀悼呀!
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表達對大的哀思!
4.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我吃不下,端開。
探究:警衛員好心端來一碗肉湯,彭德懷竟然推開,而且還發火,你們是不是覺得彭有些不識好歹,不可理喻?你是怎么認為的?
“發火”是因為…… 僅僅是對警衛員發火嗎?
從“發火”中,我們讀懂的是——他內心交織著各種情感,有痛苦、矛盾,也有不滿和怨憤,還有惱恨和擔憂等等!所有的這些,固然表現了他深愛著大黑騾子,也表明他最愛著的是紅軍戰士。
此時,彭的內心一定在掙扎,現在你就是痛不欲生的彭,抓住這個提示語,來發火道……
火發得還不夠大,彭心里還不夠悲痛、矛盾……女彭德懷來!男彭德懷來!共同來感受一下!
四、體會彭德懷的情感,他是更愛戰士。
師:是呀,彭那么愛大,殺后如此悲痛,可為何還堅決下令要把大黑騾子殺掉呢?(板書:殺?)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走進這個故事,去解答心中的疑問!找出相關的語句,用不同的符號標出來。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殺?(彭愛大,但更愛戰士,只有殺大,給戰士們充饑,才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奈闹心男┱Z句體會到的?
1、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上。
。ㄅ硪姂鹗總円粋個……一定心如刀絞,在思考如何解決危機,挽救戰士們的生命,殺牲口是解決危機的唯一辦法。雖然他愛大,但還是戰士們的生命重要呀。
2、現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決燃眉之急。
(從這句話中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生介紹課前查閱的有關草地的資料,深層次感悟當時境遇。理解“燃眉之急”:草地斷糧,連野菜……戰士們一個個因……“決定”說明他已痛下決心,在他看來,戰士們的生命高于一切!)
3、彭德懷深情地……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冷靜、理智、從容、平靜而堅定,緊急關頭處驚不亂)
師:是呀,此時此刻,有多少戰士正掙扎在死亡線上,一邊是心愛的大,一邊是忍饑挨餓的戰士的生命,為了長征的勝利,彭只能做出痛苦但很坦然的抉擇,那就是……所以,他決定殺的時候很平靜,抓住了這個提示語,你一定能讀出彭說這句話的語氣來!指名讀。相機評價。
4、“彭不耐煩了……”
為何不耐煩?來,用上不耐煩的語氣朗讀這句話!
5、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他們開槍,我就……叉在腰間怒吼道!
質疑::他在對副官長怒吼呀,怎么能說愛戰士呢?
怎么樣說話才叫怒吼?什么時候才會怒吼?你怒得起來吼得出來,嗎?
。ㄅ鸨砻魉覄傄愕男愿,怒吼是因為他知道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意味著又會有戰士昏倒,而……卻很久沒開槍,軟的不行來硬的。也是為了愛戰士才怒吼的。嚴厲也是一種愛呀。
師總結:是呀,彭愛大,但更愛戰士,板書:更愛戰士!!!所以忍痛割愛,下令殺了大。
五、 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3——19節
過渡:這個故事確實令我們很感動,文章寫得也很精彩,那么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或者你最感興趣呢?指名各抒己見。(對話部分)
為什么印象最深刻?很精彩,把每個人的說話的語氣,動作都表現出來了。那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當時的情景再現出來。
指名分角色朗讀。引導評。彭讀得好不好?老飼養員呢?你以什么為根據說他讀得不好?“叉在……怒吼”“發火”“流著眼淚”相機再讀。
師小結:像“不耐煩、怒吼、發火、流著眼淚”這些都是提示語,正因為詞語用的好,我們才能更加準確、真切感受到當時的情形,文章才更加精彩,所以,我們在以后寫對話時要靈活地運用,可以讓你的文章更加生動傳神,才能吸引和打動讀者。
六、引讀課文最后一節
過渡引讀:是的,大黑騾子犧牲了,漫漫征途……
你從這段文字中讀懂了什么?(從“再也……”、“滾滾鐵流”、兩個“融進”、“身無御寒衣……”分別體會。)
七、總結全文,練習說話。
是呀,正是彭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勵著戰士們走出了草地,我們的紅軍隊伍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首長和戰士,才有了戰無不勝的力量,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取得了長征的勝利。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對于彭德懷這樣贊賞道:(出示欣賞)
給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放音樂《送戰友》,讓生閉上眼睛傾聽,師述:同學們,面對著彭德懷,面對著大黑騾子隨著槍聲斜倒下去的大,如果你就是一個普通的紅軍戰士,就是老飼養員,就是親手開搶打死大的方副官長……此時,你想對彭將軍或者大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指名說!相機評價。
八升華主題
看來同學們也已經被彭和戰友同甘共苦的精神感染了,品讀完了這篇課文,老師還有個建議,就是老師發現課文的題目太長了,直接改成“彭德懷的大黑騾子”或者“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不就可以了嗎?你認為呢?指名各抒己見。
這也告訴我們:每一篇文章的擬題也要講究的,應努力做到嚴謹、恰當、準確!
最后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讀課題,用你們的朗讀告訴老師現在讀課題應該強調什么。
九、作業超市:
1、仿照課文寫一小段對話,用上恰當的提示語。
2、長征名篇閱讀推薦:《豐碑》、《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 《草地夜行》等,準備班會課上開一次讀書交流會。
附:
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
惟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的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一九四七年八月一日《戰友報》(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
【注釋】
〔六言詩〕是舊體詩的一種格式,每句六個字,偶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句數和平仄都不像律詩那樣嚴格。
〔給彭德懷同志〕中央紅軍主力到達陜北吳起鎮時,寧夏馬鴻逵、馬鴻賓的騎兵跟了上來,毛澤東和彭德懷擬寫了一份電報,主張給馬家騎兵一個打擊,以防把敵人帶進根據地,電文有“山高路遠溝深”句。擊敗追敵騎兵后,毛澤東寫了這首詩,首句即用電文句,但改“溝深”為“坑深”。據《彭德懷自述》一書第二○六至二○七頁說,彭收到這首詩后,把詩的末句“唯我彭大將軍”改為“唯我英勇紅軍”,然后將原詩送還了毛澤東。彭德懷(一八九八——一九七四),湖南湘潭人。一九二八年四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八年七月,領導平江起義參加紅軍,任紅軍第五軍軍長。一九三○年六月任紅軍第三軍團總指揮,七月曾一度攻占長沙。同年八月與紅軍第一軍團會合,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原曾計劃分別擴編為一、三方面軍,因兵力不足作罷。)一九三五年九月紅軍長征到達甘肅迭部縣俄界時,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紅一方面軍主力和軍委縱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毛澤東兼任政委,彭德懷任司令員。十一月初,紅一方面軍番號恢復,仍由毛、彭以原職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