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上的 “血管”(新課標美術二年級下冊)
葉子上的 “血管”葉子上的 “血管”教學目的:
1、感受樹葉的美感。
2、觀察葉子的形狀、顏色、構造。
3、用常用美術工具材料表現樹葉的美。
重點: 用鉛筆、水彩筆、水筆、等畫樹葉。
難點: 繪、制出各種形態具美感的樹葉,并用語言或文字表達自已的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資料,各種樹葉、繪、制好的范例圖。
學具準備: 課前要求學生收集各種樹葉,彩色紙張、剪刀、膠水、各種筆具,等常用美術用具。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 現在是什么季節?有沒有注意到校園的花草、樹木季節不同會有什么不一樣? 啟發引導學生聯想樹木的花衣衫, “季節不同樹木的花衣衫會有什么變化呢” ?
(學生活動------綠、黃、紅等,師:適當引導)
二. 結合教材揭示<<葉子上的小 “血管”>>
1.師:展示樹葉提問?
葉子有 “血管” 嗎?學生回答------師引導 “血管” 就是葉脈。
2.葉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學生活動------葉子上的葉脈就同我們人的血管一樣,遍布全身用來輸送水份、養份的。
三. 觀察、探索
1.師:展示樹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組織四人小組拿出收集的樹葉交流仔細觀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師: 提問。
(1) 你們看到的樹葉外形有什么不同?邊沿有沒有不同? 學生發言------各種形狀的可能性,師:適當板畫外形,供學生參考。
(2) 顏色有什么不同? 混色、帶色點的都有可能
(3) 不同的樹葉 “血管” 有什么不同?
學生多片葉子間(詳細對比、細致入微觀察)學生發言-師:適當板畫。
(4) 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 摸一摸這些不同的樹葉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學生發言 (6) 還有沒有發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發言------組織學生說一說對葉子的感受------
(師:總結;每一種樹葉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臉蛋,雖然每人都有一張漂亮的臉蛋但沒有絕對的一樣。是嗎?)
四. 展示例圖
白紙繪制、彩色紙張繪制、剪制作品,水筆單色、淡彩,水彩筆畫。
(1). 提示性講解這些畫的繪、制材料及繪制過程------
(2). 這些例圖讓學生觀察、比較------(學生如有疑問?師:當堂及時解答)
五. 作業要求: 觀察葉子畫一片自已喜歡的葉子,注意 “血管” 的粗細結構。并在畫面邊寫上幾句對樹葉、對葉脈的感受的話語。
1.課堂巡視指導,啟發學生選材,指導繪制。
2. 先繪制好的同學上臺展示,并說一說繪制過程,及感受 3. 學生作業展評。師:講評存在問題,肯定學生認真積極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