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水果寶寶教學設計
《水果寶寶》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利用彩泥、水果的現成材料及日常廢棄物等綜合媒材創造水果寶寶的形象。 2、通過捏一捏、做一做等手法,體驗材料的特性和創造形象的方法。 3、激發學生熱愛生活,表現生活和創造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創造一個水果寶寶的形象。
教學過程
創新點
由教師(舉起手偶)扮演“蘋果寶寶”的角色引入本課。
嗨~~,歡迎你們!(教師持手偶與學生親切的打招呼)。看看我的形象,你們一定很喜歡我,(學生很新奇并用手摸蘋果寶寶)。看看我是用什么做的?(教師順著學生的新奇提問)。蘋果!啊~~是我。我和你們一樣愛哭愛笑,有時頑皮、有時很勇敢,是水果寶寶的一員,——“蘋果寶寶”。
教師扮作“蘋果寶寶”的樣子與學生以聊天形式來親近學生。
你們有許多的朋友,可以一起游戲,而我卻沒有朋友。幫我找朋友好嗎?噓!先別急。請閉上眼,因為,我的朋友有一股迷人的味道(調動學生的感官)。(當學生拿到水果時,教師引導其想象)香蕉和草莓的味道很香甜有點像小女孩,而香瓜和梨的味道很田園像男孩。請把眼睛睜開,捧著它摸一摸,然后仔細觀察,它和我蘋果寶寶有哪些不同?(學生進入具體思考)。 (學生略有思索回答)“蘋果寶寶”的裙子漂亮。真高興!那你想怎樣打扮(教師指著學生的水果寶寶)自己的“水果寶寶”呢?(注意引導學生:每個人的打扮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如果它愛唱歌愛跳舞你想怎樣打扮它呢?如果它是個小丑呢?(教師做小丑的動作引學生開心)。我和你們一樣喜歡看書,可眼睛有點近視,看不清東西,能幫我嗎?(戴上眼鏡)啊!現在看清了。(引起學生觀注:人的形象各有不同)教師小結:有穿著裙子的、有打扮成小丑的還有戴上眼鏡;有長辮子的、有短發的等等,每個人的形象真是不相同。那我們在制作“水果寶寶”時,要注意什么呢?我這兒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水果寶寶”,現在我要把它請出來,(讓學生了解,制作“水果寶寶”有更多的材料)你可要仔細觀察,(在實物投影儀下展示),它跟“蘋果寶寶”比較,最主要是哪兒不同?(材料不同,用彩泥制作)。除了用現成的水果制作以外,還可以嘗試用彩泥捏“水果寶寶”,這可是個不錯的主意。別急!我們手里還有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制作“水果寶寶”的輔助材料和工具,一起看一看認識一下:(此環節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有必要帶領學生認識輔助材料及工具)毛線、布、黑瓜子皮、空酸奶杯、果凍殼、彩紙、糖紙,還有彩色釘子和膠水,也許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創作。噢!小朋友,用剪刀時,請注意安全。現在我(教師繼續扮演“蘋果寶寶”)在這里(指展示臺)等你們,我們將一起游戲。 謝謝你們,幫我找到了這么多的朋友。我們現在一起來欣賞。教師和同學共同評價作品哇~`朋友,你好酷呀!(教師有意識的運用夸張的語調來激發學生關注和思考)大街上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頭發。這是誰的創意;這張嘴好夸張,它也許在唱歌(學生評價);看一看,你們見過嗎?四面都是臉。誰愿意這樣?我原意是這樣,走路會很安全的(學上回答);這雙眼,我怎么看不見呢?你們能看見嗎?是什么原因呢?(同學評價)也許是把眼睛制作的太小了、還有可能是作品中的人物由于大笑的緣故,眼睛瞇縫著縮小了,使得我們看上去眼睛小……這兩個水果寶寶在干什么(此問題是對本課的延伸)?(學生搶著回答)好像在交流、又好像在相互幫助……觀察得非常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交流學習、相互幫助等行為,只有我們平時留心觀察,我們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同時我們會更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