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
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泥條頭像》教案鄞州區櫟社小學 呂延兒教材分析:
本堂課是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泥條頭像》,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程。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本課要求學生學習借助瓶子,引導學生進行立體雕塑的初步嘗試。二年級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彩泥了,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在一年級時已經學過《花點心》、《太陽》、《新穎的泥名片》,已經掌握了彩泥的搓、揉、壓等技法,但是用彩泥來進行立體雕塑還是第一次學習,泥條頭像教案這堂課既是對立體雕塑的初步嘗試,同時也是學生對以往所學技能的一次鞏固,一次提高。由于采用了搓泥條纏繞瓶子形成立體造型的方法,降低了難度,產生了情趣,并以此了解變廢為寶。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豐富了視覺、觸覺和是審美經驗,激發了創造精神,同時發展了美術實踐能力。
對于泥條頭像教案這堂課我確定的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搓泥條,用泥條纏繞瓶子,并采用捏、揉、粘、等技法進行頭像的造型創作。這是每個學生都應該掌握的。難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作出造型新穎生動的泥條頭像。這是對學生更高層次的要求。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立體雕塑頭像的基本常識——基本形與附屬形。
2. 掌握搓泥條,用泥條纏繞瓶子,并采用捏 、揉、粘、抹等技法進行頭像的造型創作。
3. 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前律動:手指操。
一、 暗箱操作,設置懸念。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
1、教師出示禮物,學生打開禮物。
師: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和小朋友一起上課,早上我特地準備了5件禮物送給大家,想得到他嗎?
生:愿意。
請一個學生上來打開一個盒子。
再請一個學生上來打開一個盒子。
最后再請三個同學一起上來打開它。
師:五個盒子全都打開了。要得到他們還要經過我們的努力。知道我為什么要送大家這些禮物嗎? 其實啊,我真正要送給大家的是制作一個泥條頭像的方法。(出示課題)
2、學生排序說步驟。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
請學生給五個禮物排順序。
師:你能不能根據排的順序說一說制作泥條頭像的步驟?
學生說步驟。
二、 循序漸進,解決重點。
1、比賽搓泥條。
師:真聰明。那我們就按照同學們找到的方法向泥條頭像前進吧。
第一步,泥團變泥條,你打算用什么方法?
學生說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比一比誰搓的泥條多,誰搓得泥條長。音樂結束我們就停下來。開始。
學生搓泥條。
師:好,時間到,我的第一份禮物要送出去了。
師:小朋友們搓的泥條有長的有短的,由粗的有細的。真是五花八門。
這樣的泥條玩得時候有什么缺點?為什么會這樣?(出示一根粗細明顯的泥條。)
你能改進一下方法嗎?
教師小結:搓泥條時用力要均勻。這樣搓出來的泥條才會粗細均勻。
2、盤泥條比賽。
師:搓好泥條,怎么玩呢?我們可以把它纏在瓶子上,(教師自己動手示范)你們能不能做到呢?那我們就來進行第二次比賽吧,用泥條纏滿瓶子,比一比誰纏得又快又好。音樂結束我們就停下來。預備,開始。
學生盤瓶子。
師:我的第二份禮物要送出去了,別驕傲,離完成泥條頭像的任務還遠著呢。
3、反饋困難,并解決。
師:看看老師送給你們組的禮物,它的盤法和你們盤法有什么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