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第1冊教案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表現自己所見、所想。在感知基礎上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課前準備:
①師生各自找來自己感興趣的能滾動的物件,做為課上大家共用的感知材料。
②根據學生的條件,使用便利的畫筆。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五、 探索:
讓每位學生舉起手中自己帶來的圓形物件,大家互相觀賞。給滾動物件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禿瓢西紅柿、紅臉蘋果。整個感知活動賦予童話色彩和幽默感。全班分成幾小組,推選小裁判,發令并指揮滾動游戲。其他成員圍成圈,推動教具滾動并抵擋物品滾出場地。
六、 感受:
在滾動玩耍時,看、摸、聞等觸覺行為,影響著學生對物體的認識。滾動現象,在兒童的認識中展開的是:形、體(有大小、多少之差別)、色(用于畫點、面、線)、動力(作用力、速度、方向、軌跡)。
七、 體驗:
玩耍的經歷說明了物體的形態、特征、共性。
八、 聯想:
滾動中物體位置不斷地變動,其快慢、翻轉、碰撞、彈蹦、滑行、停止,引出學生對生活中有關現象的記憶和聯想,觸發了創意思維。通過滾動的東西所具有的滾動功能,大家很容易地理解滾圓的東西是沒有棱角的圓鼓鼓的球體。
1、 欣賞課本上四幅學生作品展現了學生在體驗性的學習中,思維也隨玩樂而活躍起來。自此,兒童會很自然地列舉出眾多具有滾動共性的物體,聯想也會隨認知展開。他們手中的畫筆是那么無拘束地描述著自己喜愛的皮球、糖球,有童趣表情的有大有小的果子,他們想到了車輪;石子,想到了圓溜溜的小動物。畫面描述著很多彩球被踢、被投而滾向球門;好吃的果實站不穩而滾;斜坡上會發生滾、寬厚的車輪歪歪斜斜地飛滾;震動會發生滾,滾動是有原因的。這些都是學生可思考的問題。
2、 剛才在游戲中,你想到了什么?
九、 表現:
學生作品中豐富的形、色、線充分體現了兒童的感受和思維。
十、 評價探索:
學生講述和交流所畫景象情節,教師做學生和每件物品的牽線人;如教師取學生手中的物去和另一學生手中的物說話、碰撞、貫穿出故事情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圓物與方物的比較。
二、 依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和上節課的展開不耐嫠7絞劍寤峁齠問驕椋災骰鬧衷殘撾錚惺裁辭榻凇o蚶鮮屯腔惚?
三、 引導再觀察,以寫生方式成創作繪畫。結合上一課學習的采用各種不同的畫材用相應的涂色方法來表現圓形物滾動的狀態。
四、 學生 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五、 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六、 在課后總結和評賞作業。
七、 探索:放飛學生理想,課后思考完成。
1.滾動現象的用處:省力、輕便、平穩移動……
2。哪些地方利用了滾動道理?
3。用滾動現象能發明什么?
4.滾動的不穩定性有什么缺點?怎樣克服?
課題: 多彩的拉花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欣賞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設計制作出一至二種自己喜愛的拉花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拉花的作用;設計制作拉花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探索各種制作的新方法。
3、情感態度的價值觀
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增強學生保護環境和美化環境的意識。
二、課題分析:
本課教學主要是運用各種色彩的紙村料,通過設計、思考、撕、剪、拼、貼等各種方法,發揮學生的想象、創造力進行設計,并借助制作拉花這一活動使學生相互合作文流,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教材中用明快、簡潔的文字.及各種漂亮的花飾,讓圍繞范作進行學習、思考、探究、創作。從而美化自我、美化環境、美化生活,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創新。發揮個人的智慧、集體的智慧,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