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連除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11——12頁。教學目標:
1、學會用連除或先乘后除的方法來解決連除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究,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進一步積累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連除或先乘后除的方法,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開學了,圖書室買來許多新書,圖書管理員要將這些書放在兩個書架上,怎么放才好,你們來幫幫他好嗎?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1、出示教學掛圖
兩個書架,每個書架4層,一共有224本書。
2、提問:從圖上看你知道哪些信息?你會提出什么問題?
生:
1)平均每個書架放多少本書?
2)一共有多少層?
3)平均每層放多少本書?
教師將問題板書。
3、學生獨立完成第一、二個問題。
4、嘗試完成第三個問題。
(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為起點,使學生有了充分思考的空間。)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組交流,你是怎樣解決“平均每層放多少本書?”這個問題的?
2、匯報。
估計學生出現以下算法:
板書:
先算每個書架平均放多少本書? 先算兩個書架一共有多少層?
224÷2=112(本) 4×2=8(層)
再算平均每層放多少本書? 再算平均每層放多少本書?
112÷4=28(本) 224÷8=28(本)
答:(略)
(通過問題,讓學生充分交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拓展思路,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同時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3、比較、歸納。
1)讓學生仔細觀察上面兩種方法的異同。
2)教師小結:這兩種方法的最后都是求出“每層放多少本書?”所以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用連除,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來解決。以后你們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可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讓學生比較、歸納,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鞏固練習
1、你們幫圖書管理員解決了問題他很高興。可他還有一個問題,想請你們再幫幫他,好嗎?明天是周末,上圖書室看書的人很多,他想把三年級144人分成2批,每批3組,每組多少人?
(與課前呼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讓學生思考,獨立解決。
2)集體講評。
2、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
1)獨立完成
2)匯報。說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