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整千數 ”教后記
這節課我主要帶領學生認識整千數和一萬,要求會讀會寫,還要會口算整千數的加減。
片段一: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根據他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其實整千數他們早就已經熟悉了。上課時,好多同學臉上一副早就會的表情。我就想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靈機一動在中間設計了一個游戲環節——找朋友,為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玩游戲時情緒高漲,但是我設計的這個游戲只是局限于兩個小朋友間的互動(我讓一個學生舉著“一千”的牌子,然后讓他在坐著的小朋友中找“一千”的朋友)。這樣設計游戲并沒有使全班充分活動起來,因為課堂應是有生氣、有活力的課堂,而我忽視了沒有參與游戲的小朋友。課后,我在重新反思這個游戲。我覺得應該設計得使學生的參與面更廣,這樣就能使整個課堂更加活潑、更加充滿生氣,那么學生的興趣將更加濃烈。在另個班教學時,我把這個游戲參與的同學擴展到了全班,果然,這樣的課堂氣氛活躍了許多。
片段二:
在口算整千數的加減法時,一個同學是這樣計算的:
師:1000+9000怎樣算?
生:把1000看成1,9000看成9,9+1=10,再在10后面添上三個零就得到10000。
我沒有肯定他這種做法是對的,而把他一步一步引到我預想中的答案。
一開始我也沒發現我的錯誤。下課后做作業時,我聽見這個孩子在對另一個孩子嘀咕:“這樣算也是可以的,速度很快,為什么不可以?”我聽了,想想他的話,是呀!這樣算為什么不可以呢?新課程提倡學生課上暢所欲言,而我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實現,卻被我“牽著鼻子走”,我應該肯定他的答案而讓其他的學生也暢所欲言,因為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那樣做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在暢所欲言中學知識,我又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這節課,使我深深感到課堂應該充滿學習氣氛,充滿生氣的。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用盡辦法讓課堂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