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0—132頁的例1—例3,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知道,能夠進行面積單位 間的簡單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投影片,學生準備邊長1厘米、1分米的兩個正方形。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讓學生說一說學過的長度單位。
2、讓學生說出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教師板書出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師: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那么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二、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一個1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拿出1分米的正方形,先用分米做單位量一量它的邊長,說出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然后再想一想,如果用厘米做單位,邊長是多少厘米,面積又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并指出:這個正方形是以厘米做單位就是100平方厘米,以分米做單位就是1平方分米從而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接著讓學生左手拿著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著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想一想1平方分米里含有多少個平方厘米。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邊長1米的正方形,用上面的方法教學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總結。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那么,你們知道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
教師板書:進率100。
4、比較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讓學生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每相鄰兩個是多少?
通過對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長度單位的大小可以用線段來表示,而面積單位的大小可以用正方形的面積來表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可以擺放100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每相鄰兩個是100。
5、教學例3。
教師出示例3,提問:折合25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
板書:2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要求25平方分米折合多少平方厘米,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兩個面積單位哪個大?”
“1平方分米里有幾個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里有100個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里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個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500平方厘米”
三、練習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2、做練習三十的第2、3題。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3、做練習三十的第4題。
第1、2問,讓學生獨立做。第三問,可以引導學生想:要求需要這樣的水泥磚多少塊,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四、作業
練習三十的第8—1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