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一噸有多重》學案分析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明白合理使用單位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學生學習小明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的良好習慣,但不能太粗心,又像小明一樣鬧出笑話。】
板書設計:
1噸有多重
1噸 =1000 千克;
1t=1000kg
計量較重的或大量物體的質量時,常用到噸。
噸用字母“t”來表示。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嘗試活動,使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發現,在嘗試中成功。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注意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與空間,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設條件。
“噸的認識”這節課的目的在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借助學生熟悉的物體的質量使學生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與關鍵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猜體重”激發好勝心,復習舊知,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與能力,利用主題圖創設問題情境。圍繞“能否同時過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利用學生熟悉的體重,通過背一背、算一算讓學生體驗、感悟1噸的重量,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并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測意識和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力求展現學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由于“噸”是一個大計量單位,學生對于大計量單位接觸較少,親身經歷體驗較缺乏,所以理解起來還是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