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六 教學設計(北師版三上)
練習六教學目標:1、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2、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4、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合作交流,深化理解知識并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重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設計:1、第1題。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可以直接應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梢越M織學生討論: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為什么可以這樣算?而求梯形的周長卻不可以這樣算?2、第2題可以讓學生分別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3、第3題、第4題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明確求花邊長就是求正方形周長。4、第5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明確“沿著足球場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2”。5、第6題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也可以讓學生先剪一剪、折一折,以幫助理解題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長?梢宰寣W生在小組或班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周長。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18+18=36(米) 18×2=36(米) 18÷2×4=36(米) 18×4÷2=36(米)6、第7題可以讓學生操作:“用48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體會到將周長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長度就是正方形的邊長。7、第8題用16根小棒擺長方形,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小組中的同學邊操作、邊記錄、邊討論,便于總結規律。共可以擺4種,即16÷2=7(長)+1(寬)=6+2=5+3=4+4。8、數學故事可以讓學生通過“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桌面的周長;組織小組內及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策略:(1)先求出正方形桌子邊長,再乘拼成的長方形中擁有的邊長數。(2)先求出正方形桌子的邊長,再算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最后根據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求出周長。(3)先將正方形的周長乘正方形桌子的張數,再根絕每兩張桌子拼一次就減少兩邊的規律,從積里減去減少的邊的長度。9、第9題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交流及班級集中發言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想法,用媒體直觀展示圖形之間的變化關系。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四幅圖的周長相等。10、總結:在這節課中,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11、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