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訓練意識 注重激發情感——《灰雀》教學實錄與評析
生:因為男孩在列寧愛鳥之情感染下,把鳥放回來了。
師:像男孩這樣知錯并改錯的孩子就是什么樣的孩子
生:誠實的孩子。(齊)
[既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又為進一步解決前面的疑問打下了基礎。]
師:可是剛才那個問題老師還是沒弄明白。
[老師繼續“糊涂”,把釋疑引向深入。]
生:列寧知道男孩是誠實的,他就不會問男孩了。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列寧不想傷害男孩的自尊心。
[此時,疑問已由學生自行解決。]
師:你多了解列寧的心。∈前,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
生:愛。R)
[愛的教育,至此水到渠成。沒有采取說教,而是通過課文中人物(列寧)形象的魅力感染學生,在老師一次次的激勵下學生自己解決了疑難。]
師板書:
師:列寧愛孩子,幽默的話里含著多么深的愛,讀——
(生齊讀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詞閃動。)
[抓住含義深刻的詞語,引導學生通過深入思考去貼近人物(列寧)的情感。]
師:列寧為什么而微笑
生:男孩承認了錯誤。
生;鳥兒又回到了枝頭唱歌。
師: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大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放鳥歸園而高興吧!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激勵學生美滋滋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
師:學完課文,你想對這幅板書圖說句什么話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安排在此處的練習,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學了本課的收獲,了解學生的“內化”情況,而且通過動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有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生認真書寫,師巡視輔導。)
生:小男孩,你改正了錯誤,我真為你感到高興。
生:我們要愛鳥。
生:我們要愛護大自然!
(師插話:99昆明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不是已經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的愛嗎)
生:鳥兒又可以自由自在歌唱了。
生:這個故事真美!
生:愛是溫暖的家!
[學生的心聲,反饋出“內化”的情況,教學已經收到實效。]
師:列寧、男孩、灰雀、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這原本就是一個愛的世界!
[巧妙的結束語使本課的教學主旨得到升華。]
總評:
《灰雀》一課在全國第三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上榮獲了一等獎,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好評,是一堂成功的課。該課在育人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優化、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板書的設計、教學課件的制作等方面都有所創新。在育人目標上,該課從素質教育的需要出發,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出體現認知的、情感的、技能的語文教育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學過程中突破了傳統的理性分析。如灰雀到哪兒去了,為什么說在小男孩那兒,列寧是怎么幫助小男孩改正錯誤的,為什么說小男孩是個誠實的孩子等等。而是用一條情感的線索貫穿始終,以愛的感染和體驗,把語文知識的、技能的、審美的、品德的育人因素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愛的熏陶感染中通過“內化”,接受素質教育。在教學程序上安排了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的遞進方式,把教學要求由低到高地逐步落實。在板書的設計及出示上,從中年級兒童的心理出發,采用簡潔、凝練、美觀的圖文結合形式,不僅準確地揭示出本課育人的主旨,而且在輔佐教學,啟迪思維,發展想象上起到了“激發”的作用。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及編排使用上,將課文插圖“動畫”,并配上悅耳的鳥鳴,使學生在直觀理解詞語(活蹦亂跳)的同時,產生對灰雀的喜愛。文字課件中“特寫鏡頭”的相機出示,不僅暗示了學習的重點,而且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重點詞句的理解上。在“課件”的出示上注意了適時,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