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只有執著的追求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體會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追求寫具體的。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本文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是從哪里來的,敘述了幾個與此相關的事件,表現了李四光積極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感知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為促使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也可以啟發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在師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兩個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在結合上下文對上述幾方面內容進行理解、探討、交流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通過課文所描寫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只有執著的追求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寫具體的。
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體會李四光是怎么問問題的。
2.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
課前準備:
1.發動學習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3.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診斷預習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呈現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三.達標教學
(一)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研究、震(zhèn)驚
(二)檢查預習,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