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開天地》教學實錄
師:課前你們預習過課文沒有?生:預習了。
師:那咱們上課之前輕松一下,玩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師:說反義詞,想到就說,看看誰的反應最快。
(做反義詞游戲:冷——熱,天——地,上升——下降,黑暗——光明,緊張——放松,傷心——高興。)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份高興和輕松走進課堂。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嗎?
(播放孩子們熟悉的動畫:《西游記》《小哪吒》《葫蘆娃》)
師:他們都是神話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國神話中,還有一位巨人被稱為人類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盤古。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師板書課題)注意盤字的筆順。先寫點,再寫橫,一筆一劃,把字寫工整。誰來讀一讀課題?
(指生讀課題,然后齊讀。)
(由熟悉的神話引出陌生的神話,學習就在這興奮中輕松開始了。)
師:課文讀過了嗎?讀通順了嗎?陳老師來考考你!
(出示詞語:肌膚 四肢 指名讀。)
師:讀的很準確,肌膚和肢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都是月字旁。
生:都跟身體有關。
師:很多跟身體有關的字都有月字旁。
(出示:滋潤 遼闊;逐漸 緩緩;一丈 血液。)
(指名讀,師提示“血液”的“血”的字音。)
師:知道一丈有多長?
生:大概是一公里。
師:你猜的吧?其實一丈大約有3、3米,咱們平時上課的教室的高度基本上就是一丈。把這些詞送到課文中,誰來自信的讀讀課文。
(生舉手踴躍,指名5名學生接讀課文)
師:其他小朋友我們有更重要的任務,認真傾聽,看他們讀得對不對,還要邊讀邊想,想象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接讀課文,師糾正個別字音。)
師:通過自己的預習,就能把課文讀得這么流利。陳老師送給大家一個字!
生:棒!
師: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能不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
生:課文最后一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師: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內容,我們叫它——中心句。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板書:創造。教師提示寫法及寫字姿勢,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指出好在哪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創造嗎?
生:就是做。師:有這么點意思。
生:做的意思。
師:你們是一樣的,相信我們隨著深入的學習,對這個詞會有更深的理解。
(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從中心句的認識入手開始走進這一篇神話故事,看似平淡無奇的環節,但卻猶如一棵樹的根基,托起了整節課的教學。)
師:深入學習課文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帶著問題來讀書。圍繞著盤古創造了美麗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問題?
生:盤古是怎么創造宇宙的?
師:這個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先把它寫上。
(板書問題)
生:盤古之前是怎么創造宇宙的?
師:這個問題還可以問得更加清楚一些。就是說,盤古在創造之前——
生:盤古創造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樣子的?
師:這個問題很好,我也寫在黑板上。
生:宇宙后來是什么樣子的?
生:沒有人類的宇宙是怎么樣的?
生:盤古是從哪里出來的?
師:也就是說,為什么有盤古這個人?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文本。盤古創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什么樣啊?趕快從書上找一找。
(“深入學習課文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帶著問題來讀書。”這已經是第二次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了,陳老師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她是在教閱讀,不是在教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