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誘人景色。這篇課文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細細品味的美文。這節課,我使用了多媒體教學,課前搜集了很多小興安嶺的風景圖片,精心制作了一套幻燈片。正式開課之前,試上過兩次,第一次試上,由于對教案思路還不太熟悉,一節課只上了一半就講不下去了。但在王老師和夏老師的指導點評下,我恍然大悟,對教案進行了大修改,第二次試講有了盧主任的及時引導,整節課的思路就更明晰了。三年級課文雖然短小,但字字句句都需要鉆研,每個詞、每個標點都應該被關注。
課堂上我能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如比較理解“封”的意思,重點演示理解“密密層層”“浸”的意思。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讀出感情,培養語感,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在分析了課文內容、欣賞了小興安嶺美景的之后,通過指讀、齊讀等方式,將小興安嶺各種景物的不同特點用感情讀出來。可是由于我的緊張及經驗的不足,使本來準備很充分的內容顯得有點慌亂與拖拉。但當學生邊欣賞美景、邊發出“哇--哇--”的贊嘆聲時,我不禁為自己做的課件被學生喜歡而高興,更為他們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而欣喜。
這節課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思考卻很多。我發現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很重要,盡量給學生提供直觀性強的素材,使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結合得更緊密,課堂上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用心品味語言文字的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讀書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而這要落到實處,讀書訓練不能流于形式,有層次地讀書指導是很有必要的,每次讀書都要有目的,達到一個什么水平。課后,領導和各位老師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次活動對我是一次很好的鍛煉,也從中找到了自身還有很多不足,我也希望有更多的這樣的學習機會,使自己的成長更迅速,我也會在教學的過程中,邊教邊學,用心積累教育智慧。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課伊始,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入設計,調動學生,創造出與課堂教學目標相對的情景,那就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可以說,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等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使學生全身心的融入情景,體會美,感受美.通過多媒體播放《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動畫錄像,隨著優美的音樂,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中,小興安嶺四季美景一幅幅戰線在孩子們面前.在優美的情境之中,孩子們感受著美,并有層次地感知了課文,真切地感受著生機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實累累的秋,雪景壯麗的冬.帶著美好的體驗,孩子們熱情的描述著他們最喜歡的季節,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也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有人曾說:"語文是美神維納斯斷臂的浮想聯翩……".《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我們的語文課堂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美麗的小興安嶺》詞藻華麗,意境優美,字里行間透露著小興安嶺的魅力和對祖國的熱愛.要讓學生體會到,必須創設美的課堂.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激發起他們對小興安嶺美的向往.春天的小興安嶺,充滿了生機,充滿著生命的氣息.(1)初看.看小興安嶺春天的錄象,初步有點印象.(2)初讀.讓學生讀這一段,說說你喜歡春天的什么學生淺談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并接著進行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美.(3)精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深入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請學生真正走進小興安嶺觀賞. 學生在說西黃的句子的時候,讓學生不僅僅只是從文字面上理解,更能從圖片,肢體動作中感知作者的用詞的準確.配合著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再次讀這一段,情感升華到極點.字字如情,句句含意.學生內心的情感被激發,被感染,生與生,生與師,生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語文課堂充滿了美的旋律.學生在讀中融真情,放飛情感,情中誦讀,讀中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