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教學設計
《西湖》是蘇教版第五冊第6課內(nèi)容,該怎么上好這寫景的文章呢?我調(diào)了很多教案設計,其中好像都要有多媒體幫助,可是實際情況我們沒有辦法使用多媒體,真的很傷腦筋啊,還是好好解讀這篇課文有關教學吧,希望能順利上成功這一課
一、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是本單元寫景文章中最具特色的一篇。作者以詩一般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風光,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贊美。課文先概括地介紹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觀察順序,循著“遠眺——近賞——月下”的線索,緊緊扣住景物的特點,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圖。是一篇培養(yǎng)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課程標準》還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綜合性學習”的理念,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時,立足于讓學生自己體會感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只作適當點撥引導。讓學生在開放自主、歡快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激發(fā)欣賞情趣,調(diào)動體驗與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
三、學習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了解西湖美麗的自然景觀,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nèi)涵。
(二)情感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引發(fā)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西湖優(yōu)美的風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運用打比方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嘗試用比喻詞說句子。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奠基石。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導入新課前,首先利用課件展示西湖的迷人風光,讓學生隨著展示,進入西湖美麗神奇的湖光山色之中,領略自然創(chuàng)造的奇跡。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乘勢導入新課。(西湖的山美水也美,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去親眼看看。)
此設計意在以西湖優(yōu)美的畫面,對學生產(chǎn)生視覺沖擊,讓學生陶醉,激發(fā)他們對西湖美景深深的向往之情。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教師范讀。以教師優(yōu)美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感知。
2、學生自由讀。給學生以較大的自由發(fā)展空間,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整合文中信息。通過一遍一遍地通讀,整體地記,整體地感知,西湖群景也就立體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