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矛和盾的集合
矛:古代一種兵器。長形,尖頭,安上木質的長柄,作戰時用于直刺。矛在商周時用青銅制成,漢代多用鐵制成的矛。
盾:盾牌,古代作戰時擋御刀箭等的武器。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僬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诶斫庹n文內容,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關于實踐的品質,懂得“誰善于把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的含義。
③初步了解用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自讀課文,你能提出了哪些問題?
、侔l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②“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2、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①學生自己先帶著第一個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②小組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
、廴嘟涣。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芨星槔首x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輰W生自己先帶著第二個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扌〗M討論。
、呒w匯報交流,讀課文。
、嗄氵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
3、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讓學生用其他例子來說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擴展思考的題目,教師可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
提示幾個“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是勝利者”的例子,比如實際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采納別人的優點等等。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要不斷思考,把自己隨時想到的這些有益的想法記下來,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異想”或“我的小發明”的成長袋中,為開展口語交際做準備。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小組通過朗讀自己創作的詩歌來表現個性。
4、小組展示續寫或擴寫的內容。
(小組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5分鐘)
課文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自由讀文說一說。
用事實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摘抄你認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