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課堂實錄
師:謝謝你的提醒,同學們,請把田字格里的生字每個寫兩遍,寫完了之后,翻到詞語表,把這一課的詞語也抄一抄
生寫生字詞語
師:同學們剛才寫得都很認真,注意到了寫字的姿勢,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矛和盾的集合》現在我們先來聽寫幾個詞語吧
聽寫詞語:矛盾,大顯神威,后退,(注意退字的第六筆)招架,集合
師:寫好了我們跟屏幕上的詞語對一下,全對的給自己畫上星,有錯的趕快訂正過來
師:同學們,還記得嗎?讓節課我們提出的兩個問題是什么呢?
生1:發明家是怎樣把矛的進攻的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
生2:坦克是怎樣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
師:那我們現在就先來研究第一問題,發明家是怎樣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的呢?請同學們默讀1——4自然段,然后同桌合作學習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可以簡單地把這個過程畫下來,也可以簡單地寫下來
同桌合作學習
師:我們來交流我們的學習成果吧
生1:讓我來詳細地說一說吧開始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發明家發現盾太小了,如果有鐵屋子那么大,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他了,可以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不能打到敵人了,于是,發明家在鐵屋子里伸出個矛,當然,這個帶引號的矛就是槍或炮了可是這個鐵屋子不會動,還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就這樣發明了坦克
師:介紹得很清楚,還有誰愿意來
生2:我們先畫了一個盾,可是盾太小了,我們又畫了一個鐵屋子,從鐵屋子里伸出了炮口,再安上輪子和履帶,這樣鐵屋子就能走了,
生3:我來具體地介紹一下發明家與朋友的比賽中,想到盾太小了,想到了鐵屋子,又想鐵屋子只能保護自己,不能進攻,又在鐵屋子上伸出炮,為了讓鐵屋子能像人一樣行動自如,還給它裝上輪子,安上履帶,這樣坦克就發明出來了
師:介紹的很好,發明家根據盾的不足,步步改進,終于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集于一身,請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一到四自然段
生齊讀一至四自然段
師:從這個合二為一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1:我覺得發明家很善于思考,善于發現
生2:我也覺得發明家非常善于觀察和思考,他把矛和盾的長處集于一身,發明了坦克,怪不得題目叫矛和盾的集合呢
師:說得真好,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坦克在戰場上是如何大顯神威的呢?你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大顯神威的氣勢讀出來嗎?自己來練一練
生自讀課文
師:誰能把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氣勢讀出來呢?
生1:讀“1916年……十公里”
生2:我覺得他還沒有把大顯神威的氣勢讀出來,我再來讀一讀
師:的確是大顯神威呀,能談談你讀后聽感受嗎?
生1: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真是厲害,德國兵頭一回見到坦克這個龐然大物,被嚇得哇哇大叫,拼命地喊“救命,救命”亂成一團,打都沒打,就敗下陣了,
師:那發明發家發明坦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你們能不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呢?同桌間試著討論討論
同桌間討論
師:可以交流了嗎?誰先說
生1:我能舉一個實例來說明這個道理現在的鉛筆就是把鉛筆和橡皮的長處集合在一起,這樣用起來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