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說課設計
三、探究感悟
因為本課是略讀課文,所以在設計教學流程中我盡量突出略讀課文類型課的特點,以讀代講,只抓住了導讀提示中的一個問題“課文寫了珍珠泉的哪些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為主線,牽引我的第二個教學環節“探究感悟”。
我是這樣設想的:
1、師:同學們感受到珍珠泉非常美麗,那么課文中作者抓住珍珠泉的哪些特點來體現它的美麗?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下面請大家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然后和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
在這里讓學生細讀課文,找到有關的句子,在組內通過比賽朗讀的形式體會泉水的美麗以及作者對珍珠泉喜愛的感情。
2、班朗讀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板書,并相機指導朗讀。 估計學生從以下方面找到理由:
⑴ 描寫珍珠泉四周景物的句子,學生會感受到泉水四周的“綠”。
板書:泉水四周 (綠)
⑵ 描寫泉水特點的句子。
板書:清、深、綠。
⑶ 描寫水泡的句子。學生可能會感受到水泡的有趣。
板書:水泡有趣
當然學生可能不會按照書上的順序匯報,所以我會根據學生的匯報去隨機板書,隨機指導。也可能有的學生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感受不到位,就讓學生反復朗讀,從讀中體會,從讀中感悟。
3、師: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流露在字里行間,你還能從什么地方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這種感情呢?
對于這個問題如果學生回答有難度,可以讓學生通過齊讀、賽讀課文第四段,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從讀中品味、從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回顧感悟、梳理全文
1、自由朗讀全文
師:珍珠泉這么美麗、迷人,就讓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一次朗讀全文吧!自由朗讀全文。體現了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理念。
2、教師小結:
作者先寫了泉水的綠,然后抓住泉水清、深、綠以及水泡有趣的特點,寫出了作者對家鄉的喜愛之情。
在這里,教師指板書梳理全文旨在讓學生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3、積累詞句:
家鄉山林中那一眼清泉真是美麗,作者寫的也很美,請同學們在文中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并積累下來。
五、應用拓展
1、積累資料: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不僅有美麗的珍珠泉,還有很多神奇的泉。你們知道嗎?鼓勵學生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有關泉水的見聞。再讓學生獨立閱讀課后的資料袋,積累更多的知識。增加閱讀興趣。
2、作業延伸:
作者把家鄉的珍珠泉描寫的這么美麗,我們的家鄉也有這樣美好的景物,你能為同學們介紹介紹嗎?
如果時間夠用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如果時間倉促,可作為家庭作業讓學生去回憶,去觀察,為口語交際課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