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夸父追日教案和反思
教學分析
《夸父追日》是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以神話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弘揚了一種為著理想勇敢無畏、執著追求的精神。
學生讀神話,總是被這神奇的故事,神化的人物,夸張的語言所吸引。這個故事非常生動,但不復雜,學生想說,而且能說。而神奇的故事,正是來源于夸張的語言,學習品味夸張的語言,能將學生的對故事、對人物的體會引向深入,也能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學的重點,還是得放在對典型語言的品讀感悟上。對夸父這個人物的認識,自古至今都有不同的解讀,學生也一樣,我們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感悟的機會,同時給予正確價值觀的引導。神話至今有著無窮的魅力,又源于神話所蘊涵的精神魅力,所以本課的學習,在引導學生感悟神話語言的夸張神奇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體會神話中夸父為了光明執著追求的偉大精神。
這一篇是“神話傳說”主題單元的略讀課文,所以讓學生運用這單元神話類課文的學習方法,自主閱讀感悟,而教師就給予適當的組織與引導,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增量。
教學目標
1.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神奇的故事。
2.通過自主閱讀、合作討論以及教師指導下的深入想象、寫話,感悟神話故事語言的夸張。
3.在學生的多元解讀中,教師適當引領,拓展文本,體會夸父為著理想執著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感悟神話傳說語言的夸張,體會夸父執著、奉獻的精神。
閱讀主線索:通過自主閱讀、合作討論以及教師指導下的深入探究,感悟神話夸張的語言,體會夸父為著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第一次嘗試明暗兩條主線的融合。)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讀通課文;教師: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走進神奇故事。
1.創設情境,走近神奇故事。
教師導語:我國古代有一套專門記載神話、地理、民俗等方面的書《山海經》,這本書中的故事都非常神奇與語言非常的夸張。今天老師就要和你們講這么一個故事:在上古時代的北方,有一座山叫成都載天山,山上住著一群巨人。山上的冬季非常漫長,白天的時間非常的短暫,山上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太陽就匆匆落下去了。這群巨人常常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永久高懸在天空,該多好啊!終于有一天,一個青年站了出來,他說:……
出示句子“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自由讀,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向往光明,要征服大自然,追趕太陽,抓住太陽的雄心壯志!)
是啊,他的決心真大,請你讀出來。(指名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他追求光明的決心。
2.揭示課題,讀課題。
這個青年這就是夸父,大家看!(出示圖像)你看到了怎么樣的一個夸父呢?
夸父身材高大,肌肉發達,是一個被神化了的英雄。夸父追日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一個非常神奇的故事。(板書課題)
讀課題。
夸父追日的決心非常大,你們學好這篇課文的決心大嗎?
3.好,首先檢查一下大家預習情況
看這組詞語:虞淵 黃河 渭河 大澤 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