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講讀第二則寓言《亡羊補牢》,體會其中寓意:懂得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重點】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改正。
【教學難點】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教學準備】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動畫課件或搜集兩則寓言的動畫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部分
1、上一課講了《揠苗助長》,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
2、《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你懂得一個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導入: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老師跟你們一樣在課前認真預習了這篇寓言,大概知道這寓言講的是什么內容,但是老師遇到了一個總想不通的問題:這個養羊人(示意學生看插圖),他究竟是一個聰明人,還是一個糊涂人?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認真學習《亡羊補牢》這篇寓言,幫老師解決這個別問題……
三、講讀悟理部分
1、聽課文錄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內容(幻燈出示本課第一個問題:寓言先講了什么?接著講什么,最后結果怎樣?)──目的:培養學生“把一段話說清楚”。
2、看學生表演的啞劇《亡羊補牢》。
。ㄟ^渡:聽了課文錄音,又看了啞劇,可能還有同學們還有不懂的地方,讓我們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們一道解決。)
3、自學課文,通過“出問題考大家”的自學活動共同解難釋疑。
課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丟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丟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計學生所提的總是如下:
字詞方面:
、拧那笆鞘裁匆馑蓟蛩近義詞是什么?(以前)
、啤⊙蛉Γ╦uàn)另外一個讀音組詞
⑶ 窟;窿查字典(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幾畫)
、取〗址皇鞘裁匆馑迹浚ㄠ従樱
、伞∨c“叼”最相似的字哪個?(叨)
內容理解方面:
、拧⊙驗槭裁磿坏鹱撸
、啤〗址皇窃鯓觿袼?
、恰○B羊人怎樣回答的?
、取∷幕卮饘?(注意:這個問題不必多講,留下懸念后面解決)
第二部分,學生可能提的問題有:
字詞方面:
、拧『蠡谑鞘裁匆馑迹
、啤窀嬉馑蓟蚪x詞?
、恰拇耸鞘裁匆馑?你能想出一個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取 皬拇恕痹炀。
內容理解方面:
、拧⊙驗槭裁从稚倭艘恢?
、啤∩倭说诙谎蚝箴B羊人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恰〉交氐谝徊糠值哪莻問題(第4小題)接:他對街坊的回答對嗎?(展開討論)
老師引導疏通,讓學生懂得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幫助學生悟出“亡羊補牢”的道理: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師生齊歸納,并板書)
5、到回老師上課前所提的問題:
他是聰明人還是糊涂人?(學生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
、拧『咳拴ぉひ驗樗麃G了一只羊又丟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為那個破窟窿,他沒有去修,真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