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樹》教學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路人高尚的心。
教學重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聯系生活實際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學難點:
1.讀課文,想想這條筆直的公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2.體會筑路工人保護橡樹、保護植物的高尚的心。
導學案
1.初讀課文, 初步感知
(1)朗讀課文,同桌互讀正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大體了解課文里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3)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主讀悟
自讀。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請你多讀幾遍。邊讀邊用筆畫出有關內容,讀后與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作個記號。
3.交流收獲
集體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組內交流。
b全班交流。
①引導重點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圖及課文景后一句話。
②齊讀這句話。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③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高尚”的,舉例說。
④為什么說筑這條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c讀書,找依據,討論交流。
拓展積累
結合實際,你還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嗎?
作業設計
1.摘抄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收集人們自覺保護環境的感人故事。
課堂檢測
我會填:
坐車過往這里的人( )的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 )的心。”
板書設計
8.路旁的橡樹
工程師 筑路工人
高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