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課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背景,然后細致描述了兩個場景: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么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國慶節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
課文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突出。集中體現在文中細致的心理描寫:剛開始,大家都很猶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樣解決該不該讓博萊克參加檢閱這個難題。又想使自己的檢閱隊伍整齊劃一,又不想傷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萊克。還是隊長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動自豪,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變化過程。
課文的語言描寫也很有特色。從文中幾個人物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鮮明的個性特點,人物形象比較豐滿。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語文學習的重點。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孩子真棒”“這些孩子真棒”的深層含義是學習本課的難點。另外,課文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意識和人文關懷:要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使學生在閱讀時初步感受到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俱樂部、鴉雀無聲、截肢、隊伍、沉默、局面、羨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臺、觀眾、糾正、淹沒”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隊員們美好的心靈。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
4積累課文中好的詞語。
三、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告訴學生學校即將開春季運動會的消息,回憶運動會上入場式的場景。
2體會“檢閱”一詞的意思(板書課題“檢閱”)。
3看課文教學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二、整體感知,初讀體驗
1課堂最美的瑯瑯書聲,請大家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然后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讀書時間三分鐘。
課堂上給足三分鐘讀書時間,希望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能有不同的提高。差生可以讀通讀流利,優生可以讀出自己的感悟。
2 匯報交流思考的問題:誰來用一句話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一步的問題設計失誤,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本想讓學生談談整篇文章讀下來的感受和問題或者是收獲,如果這樣設計可以很快理清“檢閱”的背景以及相關信息還有學生關注的問題,也可以奠定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的根本基調。這一環節沒有引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從整體上去把握對教材的初步感悟,是沒有以學生為主體沒有挖掘出教材深度的第一失誤!
3誰愿意把自己剛才讀得不太流利的詞語或者句子再來讀給大家聽聽。
本課要求認的字大多是形聲字,比較簡單,可以由學生自主識記。學生有簡短的課前預習時間,所以課堂上只根據學生所需對生字詞作了簡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