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教學設計
2、教師關注“讀”。語文課堂離不開讀,有讀才能有所悟。但值得思考的是我們老師怎樣有效地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生每次讀書的感受、讀書的目的、怎樣達到讀書的目的等,即讀書過程更應該關注。這樣,學生知識的形成,情感、價值的體驗就有了深一層的高度。如:老師整堂課要學生齊讀的次數較多,我覺得齊讀不利于教師具體指導學生閱讀質量。
朱小園評語:
首先,丁寧老師的課堂語言親切,富于教育性和鼓勵性,使聽課的人如沐春風,我想作為她的學生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學生的發言,她總是非常耐心地聽完并加以引導,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一名學生講得不是很準確,她就提示學生:“你可以在前面同學發言的基礎上加進自己的想法”,使學生的回答更有效。
其次,在這堂課上,學生讀得很充分,真正做到了在讀中感悟。第一遍是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讀是要學生有針對性地讀,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碰到讀不通的句子反復讀,在這一環節中,令人感動的是老師也跟著一起讀,讀得投入,激昂。再后面的讀是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尋找答案的讀,教師以讀代講,學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讀中感悟。
然而課堂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在這堂課上也如此。在比較兩個句子:“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時,教師還是略顯急躁地自己將句子的重音讀了出來,也許這樣節約了時間,但卻剝奪了學生自己發現的機會。
徐國麗評語:如果再有5分鐘
聽了丁寧老師的課,再一次感到教師基本功扎實,語文底蘊深厚,不愧是久經殺場的老教師。
本節課教師導入環節能緊緊結合我校實際,從“運動會檢閱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入手引出課題,再抓住重點段落進行課文分析,
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教師在分析課文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朗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特別在指導朗讀“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兩句話時,讀得很到位,讓學生體會到一字之差,表達的意思卻大不相同這個道理。
但本節課卻在學生思維剛剛活躍起來時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我想如果丁老師在課前能預設到這一結果,在前面的初讀、齊讀等環節稍微壓縮一下,節省出三到五分鐘,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合作交流自主領悟到本篇課文作者的寫作意圖,挖掘出文章的內涵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是不是能給這節語文課畫上一個更圓的句號呢?
邢洪波評語:
昨天,聽了丁老師的《檢閱》一課,現把感受最深的寫下來,與大家共享。
學生第一次是自由讀課文。第二次是齊讀課文,由于課文很長,學生讀著讀著就亂起來。丁老師見此情景,并沒有制止學生,而是拿起話筒和學生一起朗讀課文。學生聽見丁老師的聲音,馬上聲音響亮地跟讀,這一細節體現了丁老師的教育機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講讀課文時,丁老師直接切入課文重點:他們要討論什么重要的事?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把學生當成觀眾,體驗檢閱的氣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特別是觀眾的評價讀得很到位。把重音放在不同的位置,體現不同的意思,學生也領悟了這兩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