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說課設計
師:看著幸福的你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心中真是羨慕。于是老師就想呀,我要是能回到和你們一樣小,就也能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讀書學習了。可是——不可能了。因為我不可能回到和你們一樣小的年齡了,因為時間過去了,永遠不會回來了。同學們,你有這樣的經歷嗎?以此讓學生聯系生活經歷自由說,在切實理解的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失望,無奈,傷心等等)小結:是呀,我們從中感受到時間是多么——(板書:寶貴),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復返。(板書:一去不復返)
這3個自然段,是圍繞“時間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寫的。語言雖平實,含義卻深。學生沒有切身的經歷體驗是難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所以,設計了通過朗讀和聯系生活經歷體驗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的和突破教學重點。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過渡語:正因為作者心里感覺到時間是這么寶貴,所以充滿著不盡的著急、悲傷。那他為何這般著急和悲傷呢?過后,作者的心情又為何突然變得高興、快樂了呢?
課件出示內容: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后我常做這樣的游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自由讀,說說高興和快樂的理由。(努力,勤奮,珍惜時間,利用時間等等)
語文課要培養學生譴詞造句的能力,能品味詞語是能譴詞造句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品味詞語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通過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這里抓住“著急、悲傷”“高興、快樂”兩組詞語,通過訓練,以引導學生注意詞語表情達意的準確性。同學們,他這么珍惜時間,這么努力奮斗,那他會成功嗎?課件出示內容:
林清玄,中國臺灣高雄人。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作。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中國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中國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自幼立志成為作家,青年時期獲遍重要文學獎,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小結:一位作家,取得這么大的成功,受到這么多人的歡迎,我們不得不停下放飛的思緒,尋找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正因為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才更加努力,最終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板書:珍惜時間 努力奮斗 )
對文本中進行深入地解讀,加上真實材料輔佐驗證,學生的心里定能泛起不平靜的漣漪。不僅達到教育的功用,同時為下面內容的解讀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