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嫦娥》賞析
【賞析二】
李商隱不僅是晚唐詩壇一顆耀眼的明星,即使在中國整個詩歌史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詩歌的朦朧多義性雖然思想內容千百年來很難讓人理解,但他那可供神游的意境,卻很容易在讀者心中出現,以及優美意境背后的人生思索也了然于胸。《嫦娥》即是這類詩的典型。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風是鑲嵌裝飾著云母的屏風,長河是銀河,曉星即黎明前出現于東方夜空的啟明星。這兩句的意思是:孤燈獨對,索居深宮的嫦娥,在天色微明時又度過了一個不眠的長夜。一二兩句簡單的交代了嫦娥的生活環境。”云母屏風燭影深“中著一”深”字最能點明深意,深又時間長久之意,也可以和世間生活的深宮聯系起來,用字這里正好表明了對那種并不如意的神仙生活的厭倦。當人們對循環往復的世俗生活厭倦之后,或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得志,于是就想尋找另一種寄托:駕鸞鳳,升紫府;騎白鶴,上瑤京。參滿天之華彩,表妙道之殷勤。卻不知這種若恍若惚,如杳如冥的神仙生活有一天也有過夠的時候。嫦娥就是這樣一個仙子。《淮南子 覽冥訓》中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高添注:“嫦娥,羿妻,羿請不是之藥于西王母,未之服之,嫦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
相傳可能當年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才賞賜不死之藥,而過夠了凡間勞苦生活的嫦娥先偷吃,結果她成仙了。但如今為何后悔偷吃了靈藥,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靈藥雖然使生命獲得了永恒,但也注定是一種永恒的孤獨。人活著應該是快樂的,如果不快樂,即使活上幾千幾萬年又能怎么樣呢?很顯然嫦娥是不快樂的。那種天上人間,無法相見,只能夜夜相思的夫妻離別生活怎能快樂?
絕句難寫,但對李商隱這樣的大家來說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區區二十八個字通過對一個千古遺憾的神話典故的運用,就勾勒出一種高遠清寂之境和永恒的寂寞感,溝通了不同類型的人物某種近似的心理,從而使詩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讀。又人認為此詩是李商隱對封建統治者崇奉神仙,信任方士以求長生不死之藥一類人的愚妄行經大膽的否定和嘲諷。雖又點道理,但似乎又太牽強,李商隱自己畢竟也學過道。
劉學鍇解此詩認為:“嫦娥竊藥奔月,遠離塵囂,鎬局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凈,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難排遣。此與女冠之學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與詩人蔑棄庸俗,向往高潔心境均極相似。連類而及原頗自然。故嫦娥女冠詩人實三位而一體,境類而心通”。(劉學鍇 《李商隱詩歌截集》黃山書社 2001年)女冠宋華陽乃李商隱年輕時追慕的女子,但終于沒有結成連理良緣。劉的解注似乎更能讓人接受,也更符合李詩的特色:形象大于思想,藝術形象蘊涵之豐富性,常以其同構對應之關系,而可亦此亦彼。
《嫦娥》詩子數不多,卻極盡特色。撇開那種朦朧多義的思想內涵不論,又有一個人生大問題擺在了面前:人生究竟在追求什么?我們追求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嫦娥當年豪氣風發,拋夫背義,偷吃靈藥,得登仙府后也并不快樂,女冠宋華陽,詩人自己呢?人生何處歸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