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說課稿(通用2篇)
嫦娥奔月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嫦娥奔月》以傳統的神話故事為依托,主要講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讓奸詐之人成仙稱霸,吞下了長生不老藥升天成仙,從此夫妻分離的感人故事。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壯觀場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藥的驚險情節;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麗,又表現了她義無反顧吞下仙藥的機智勇敢。尤其是對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寫以及后羿回來后與妻子天人永隔的場景描寫,清冷凄美,有一種震攝人心的悲劇色彩。同時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為民的品質所感染。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意境美。
3、感受并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
2、感受并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四、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導入,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人物性格特征,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力求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實際、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五、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脈絡是:回憶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小結全文。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故事的主要內容及人物,這一步驟對故事情節層次進行了回顧梳理。
教學的第二階段——精讀感悟是重點部分。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讀悟結合為指導思想展開教學。首先品讀故事,感悟人物形象。讓學生默讀課文分別找出描寫后羿、嫦娥、逢蒙的語句,每個人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先在小組內探究,再全班交流,相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嫦娥與逢蒙周旋的情形讓學生想象表演,從而體會嫦娥的機智。嫦娥奔月的描寫指導學生感受意境之美,學習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鄉親們對嫦娥的思念之情又體現在哪兒呢?引導讀文感悟。
完成了對課文的精讀感悟,教學進入第三環節——拓展延伸。最后指導復述課文。先出示補充習題上的題目將下列詞語填在括號里。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思念期盼 后羿追妻 智斗逢蒙
( )→( ) → ( ) → ( ) → ( )
然后根據以上順序練習復述,按“自由練習——同桌互述——小組嘗試復述——指名復述”的程序進行復述練習。最終達到了感悟人物性格品質,有感情的講述神話故事的教學任務。
教學時,通過學生的自主或合作探究,以及一遍遍地讀,一層層深入,學生深刻體會到了嫦娥為民著想、犧牲個人幸福的美好形象,也充分感受到了另外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而走進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心靈的蕩滌。
嫦娥奔月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剖析
《嫦娥奔月》是九年責任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神話故事。重要是講俏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長生不老藥升天成仙的故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第一段就是1、2自然段,寫后羿為老百姓解除苦難,射下了九個太陽。第二段是3至7自然段,寫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了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這是全文的重點段。第三段是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惦念嫦娥,企盼團圓。這個俏麗的神話故事,情節活潑感人,文字精美,可讀性強,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的
根據教材的特色,本課的教學目的可擬訂為以下幾點:
1、能精確、流利、有情緒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借助語言文字訓練學生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3、在語言文字中了解人物特色,感受嫦娥心腸善良、舍己為人的品質。
(三)教學重點通過課文中的餓癥結詞句感悟人物的特色,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意境美。
(四)教學難點對人物心情的精確把握。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葉圣陶老先生的教學核心思想就是:“教是為了不教。”本著這一教學思想,我重要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
運用多媒體展示情境和音樂渲染情境,培育學生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以讀促悟法
引導學生讀書,感悟課文中蘊含的美
三、說學法
教為學服務。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控制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動,不應以教師的剖析來代替學生的餓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思中悟。
四、說教學程序
(一)賞“月”聽歌,吟詩,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月之圖),播放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吟誦描寫月亮的古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起來了。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課文中的意境美,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充分體現了情境教學法的恰到利益。
(二)欣賞嫦娥奔月之美,學習第六自然段
(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圖)首先讓學生想象圖畫后出示,引說圖上內容感受圖畫美。然后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描寫圖畫的有關段落,讀一讀,感受一下。指名學生讀,師生評議,對比圖畫再讀,找出重點詞句感受文字的意境美,培育學生的感悟能力,從而達到重點和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感受人物內心,學習3、4、5、7、8自然段
“嫦娥為什么要奔月?”、“她是個怎么樣的人?”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攜疑讀文。有目的地讀文,重要是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接著讓學生進行交換、討論、匯報。借助語言文字培育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老師的領導學生的讀來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特色,感受嫦娥心腸善良,舍己為人的品質。課文第七自然段學生的情緒得到進一步升華,“后羿和嫦娥的情緒如何?”當后羿回來不見了妻子的時候,他有什么反應?你從課文的那些細節感受出來?通過學生的多次情緒朗讀,充分感受到了人物的內心。最后讓學生說說人們為什么非常惦念嫦娥?這樣的做法重要是培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對課文的深入學習。
(四)總結全文
學習《嫦娥奔月》的故事,讓我們認識了三個不同的人物,(后羿、嫦娥、逢蒙)他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這樣的總結讓學生對人物的特色加深了印象。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它條理明確,涌現文章的線索,簡略明了,突出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是:
10、嫦娥奔月
后羿 神勇無比
嫦娥 俏麗善良 機智勇敢
逢蒙 奸詐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