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說課(通用2篇)
嫦娥奔月說課 篇1
教材分析:
嫦娥奔月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主要是講善良的嫦娥為了鄉親們不受害,吞下仙藥升天成仙的故事。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壯美,又有逢蒙威逼嫦娥的驚險。故事濃墨重彩地刻畫了嫦娥美麗、善良、勇敢、機智舍己為民的感人形象。《嫦娥奔月》故事版本不一,課文所選最動人。它是一幕凄美的愛情悲劇,抒發了人們企盼美好生活、企盼家人團圓的愿望。
教學設計:
今天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我們完成了識記本課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段,學習課文第一到四節等學習任務。第二課時的主要目標是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為民的品質。在第五小節教學中,讓學生把握嫦娥奔月的原因是重要的教學目標。所以,在這一段教學我圍繞了學生在第一課時提出的“嫦娥為什么奔月?”這樣一個問題展開教學。這個神話故事中,嫦娥是最為動人的形象,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讓學生對關鍵句、關鍵詞的品讀,體會嫦娥的勇敢、機智。作為反面人物的逢蒙,他的惡在教學中也帶領學生進行體會。逢蒙是惡的代表,顯然在故事中起到了以惡襯善的作用。對逢蒙的惡不宜過份渲染。認識到這一點,就分清了主次,也突出了我們宏揚善的主旨。這一小節中“周旋”這個詞,學生比較難懂。理解了周旋才能理解嫦娥的機智。什么是周旋?嫦娥在與逢蒙的周旋中會說些什么?設計這樣的問題并設置相關情境師生共演,讓學生在想象中,在對話中理解詞語,并為今后運用詞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第六到七節的時候,我設計了幾個環節。首先是扣住“飛”“飄飄悠悠”體會嫦娥在飛升過程中的依依不舍。第二、通過小練筆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其實在飛升的過程中她充滿對親人的留戀,對幸福的留戀。她舍棄了自己的幸福,才換來了鄉親們的安寧。第三,通過找出寫后羿尋找嫦娥那些讓人感動的詞句,讓學生們體會后羿與嫦娥之間的夫妻深情。后羿與嫦娥的真摯感情如一條脈脈紅線貫穿整個故事始終。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讓學生感悟真情真愛是我設計這些環節的出發點。
在學習最后一段時,讓學生了解到鄉親們對嫦娥的想念。以及企盼親人團聚的美好心愿,讓學生對嫦娥送出祝愿,激活學生積累的中秋與明月的詩句。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對中秋佳節的文化傳統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復述課文這個環節的設置是我備課時感到很矛盾的。以往教學中,我們一般不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復述課文練習。因為既費時,效果也不一定好。我查了一下,全冊教村僅有三篇課文有復述任務,而且這個文本故事性很強,適宜復述。復述課文對學生思維,表達能力,以及把握全文結構方面作用很大。基于這一點認識,我將復述課文的訓練放了進去。并作了一些指導。
最后一個環節是讓學生質疑,還有什么問題要問?這個環節的設計來源于我對文本本身的困惑。在一般的故事中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這篇文本最后逢蒙行兇后,并沒有被提及。還有,如果說逢蒙是嫦娥奔月的直接禍端,那么王母送的那一枚仙藥是不是也是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這些讓人疑竇叢生的地方,可以激發學生對這個故事進一步的探究興趣。
嫦娥奔月說課 篇2
一、教材分析
《嫦娥奔月》以傳統的神話故事為依托,主要講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讓奸詐之人成仙稱霸,吞下了長生不老藥升天成仙,從此夫妻分離的感人故事。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壯觀場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藥的驚險情節;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麗,又表現了她義無反顧吞下仙藥的機智勇敢。尤其是對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寫以及后羿回來后與妻子天人永隔的場景描寫,清冷凄美,有一種震攝人心的悲劇色彩。同時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為民的品質所感染。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意境美。
3、感受并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
2、感受并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四、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導入,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人物性格特征,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力求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實際、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五、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脈絡是:回憶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小結全文。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故事的主要內容及人物,這一步驟對故事情節層次進行了回顧梳理。
教學的第二階段——精讀感悟是重點部分。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讀悟結合為指導思想展開教學。首先品讀故事,感悟人物形象。讓學生默讀課文分別找出描寫后羿、嫦娥、逢蒙的語句,每個人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先在小組內探究,再全班交流,相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嫦娥與逢蒙周旋的情形讓學生想象表演,從而體會嫦娥的機智。嫦娥奔月的描寫指導學生感受意境之美,學習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鄉親們對嫦娥的思念之情又體現在哪兒呢?引導讀文感悟。
完成了對課文的精讀感悟,教學進入第三環節——拓展延伸。最后指導復述課文。先出示補充習題上的題目將下列詞語填在括號里。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思念期盼 后羿追妻 智斗逢蒙
( )→( ) → ( ) → ( ) → ( )
然后根據以上順序練習復述,按“自由練習——同桌互述——小組嘗試復述——指名復述”的程序進行復述練習。最終達到了感悟人物性格品質,有感情的講述神話故事的教學任務。
教學時,通過學生的自主或合作探究,以及一遍遍地讀,一層層深入,學生深刻體會到了嫦娥為民著想、犧牲個人幸福的美好形象,也充分感受到了另外兩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而走進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獲得情感的陶冶,心靈的蕩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