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教學反思
③夸父風一樣的速度不是微風,而是什么風?
用你的朗讀表示出來。
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相當于一眨眼就從杭州跑到了北京。
師:把這份感受讀出來吧
這就是神話故事的傳奇色彩。課文還有哪些地方也讓我們感受到神話的這種神奇魅力?自由讀讀課文找出來。
交流:
b、課件出示: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①指名談理解(口渴程度的神奇)
②你平時口渴最多能喝多少?喝水的聲音呢?夸父喝水的聲音是“咕嘟咕嘟”的聲音
拓展黃河、渭河資料(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長度5464千米,將近橫跨整個中國,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這樣的兩條大河夸父霎時間把他喝干了)
③誰來讀讀;浩浩蕩蕩的黃河水,渭河水被夸父喝得點滴不剩,可結果還是沒止住渴呀,誰再來讀讀。
評價:巨人喝水,那真是飲干江河水。。
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感受神話故事的這種傳奇色彩。
c、還有呢?
課件出示: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
① 談體會(體重的神奇)夸父倒下的聲音令人震耳(欲聾)、山崩(地裂)、地動(山搖)
② 讓我們一起來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③看到夸父的倒下,你的心情如何?(傷心、悲痛……)
④感到悲痛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巨人族的族人、大地、山河,甚至被他追逐的太陽。)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用悲傷的語氣去讀不要跟同學說,創造這種意境即可)
d、 課件出示: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①他在遺憾什么?他在深深地嘆息什么?
生自由回答(無可奈何,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②你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③盡管夸父已經筋疲力盡,盡管他已經不能再站起來,但是他并沒有屈服,他用盡最后一口氣,奮力將自己的手杖向前拋去。這一拋拋出的是?(桃林)
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四、拓展延伸
1、倒下的夸父變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
2、如果你就是那個后來同樣追尋光明的人。當你吃著鮮美的桃子,看著茂密的桃林,你有什么想對夸父說的?
小結:夸父因為渴求光明而充滿( )地去追趕太陽,卻因為口渴而充滿( )地倒下了,他用盡最后的力量把手杖化作了桃林,讓追求光明的人充滿( )。
3、學到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追求光明、樂于奉獻、勇于犧牲)
夸父不僅僅是留給我們巨人形象,他更是一個精神上的巨人。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決心和樂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精神,一直被全人類、全民族延續著。
但上了之后問題就出現了,當學生說出夸父巨人形象,體會他追求光明、樂于奉獻的精神后,我再讓學生體會神話的“神”時,出現了重復的現象。剛剛出現過的句子又出現了。這樣一來課堂的思路就很拖沓了。可見這樣把兩者分離開來,是不科學、不明智的。因為在認識夸父形象的同時,那些瑰麗的文句已經展示在學生眼前,不去認真體會、研讀,豈非走馬觀花,白白浪費資源?思前想后,我覺得還是該把兩者結合起來講,在研讀語言的同時加深對夸父形象的認識,條理更清晰。設計中第三環節的“交流”一節修改如下: